9月14日傍晚,央行宣布,將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不含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年內第二次降准落地。

在8月15日第二次降息之後,市場已經預期到央行下一階段將會選擇降准操作。考慮到11月MLF到期規模年內最高,市場更多認爲降准可能落在11月,所以,此次降准時間提前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預期。

央行之所以提前降准,主要提到了兩個方面的政策考量,即“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我們認爲,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也是重要目標。具體來看:

首先是穩經濟。從近期情況來看,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指標方面,6月-8月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回升,暑期出行、觀影等服務消費暢旺,8月汽車銷售增速反彈,出口降幅收窄,基建先行指標走高,CPI和PPI雙雙回升等,都顯示出經濟正在企穩。

但經濟面臨的巨大壓力仍不容忽視。居民雖然消費意愿高漲,但消費能力仍然低迷,特別是加槓杆意愿疲弱,使得房地產市場欲振乏力;民營企業信心上未改觀,8月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出現回落,8月末M1增速降至2.2%,刷新自去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企業活力仍有不足;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居高不下,一些市縣償債能力變弱、債務風險較高,個別地方公开表示靠自身能力無法化債。所以這些,都需要加碼逆周期調節措施來予以應對。

其次是寬貨幣。8月以來,隨着地方債發行速度加快和貸款投放加速,市場剩余流動性快速消耗。8月末M2同比增速爲10.6%,社融存量同比增長9.0%,M2與社融剪刀差收窄至1.6%,爲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經濟中的剩余流動性在持續減少,近期10年期國債和同業存單收益率連續回升即與此有關。

目前看,9月資金面仍然較緊。一方面,9月專項債剩余0.75萬億等待發行,再加上一般債和普通再融資債券,9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將超過萬億。此外,特殊再融資債券最早將在9月發行,無疑將會繼續增加9月利率債的供給。

另一方面,監管在8月18日召开電視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信貸投放加速,必然會對超儲形成消耗,加劇流動性壓力。因此,央行在9月上旬加大逆回購釋放流動性之後,選擇通過降准這種更直接的方式來釋放流動性。

第三是提信心。央行在9月11日盤中提前發布8月金融數據,以及發布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議通稿,震懾空頭和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意圖非常明顯。不過,政策效果持續時間有限,近幾日資本市場又开始走弱。所以,降准時間提前,應也有呵護市場的意圖。

最後是降成本。通過降准可以釋放長期資金,進而降低金融機構融資成本。目前一年期MLF利率爲2.50%,而法定存款准備金利率爲1.62%,期間有88個基點的利差。通過降准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進而保證商業銀行維持合理利潤水平,並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當然,降准釋放的寬貨幣信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但在央行發出“三個堅決”的震懾信號之後,近期市場的貶值預期有所消退,這爲貨幣政策“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平衡”爭取了空間。

央行此前曾指出,“用降准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約爲7.4%,距離5%的隱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間,後續央行將根據現實需要進行調整,以“穩固支持實體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標題:央行此次降准的政策考量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26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