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大王”开始叫賣 現點現做現炒了。

圖源:氫商業攝

你說高端餐飲做現炒,這事兒不新奇,但放到了米村拌飯身上,總有種“你個濃眉大眼的也叛變”的感覺。

畢竟,這朝鮮族非遺拌飯連鎖巨擘這些年走紅時,對於售賣預制菜從不藏着掖着。“ 操作員把牛肉、雞肉等食材一一开包,放到鐵板上加熱拌勻,加進醬汁料包,就被端上桌”,《財經天下》曾寫道,“ 在米村拌飯,除了雞蛋,都是半成品,包括蔥花。”

因此有網友調侃米村拌飯的員工“都是 資深表演家,透過廚房小窗能看到他們賣力翻炒,又顛勺又顛鍋,實際鍋裏裝的是半成品。”

米村拌飯如今更新了菜單,所有菜品旁要么是“ 現點現做”,要么是“ 小鍋現炒”。看到新菜單的網友抓耳撓腮想不明白“米村拌飯不是預制菜嗎,怎么开始現炒了?難道是給料理包換了種加熱的方式?”

圖源:氫商業攝

展开全文

我也好奇,於是快馬加鞭跑去樓下品嘗了這米村拌飯綠葉菜sku。有人把它當成米村裏的減脂餐,搭配免費小菜或可成爲韓國人來華下一個必喫項目;還有人感慨“終於能在米村裏喫到綠葉菜,彌補了打工人的喫菜焦慮”。

所有人變着法地誇贊這現點現做綠葉菜,但卻沒人說味道如何。我怒斥9塊9後覺得這道菜並不適合我, 喫起來像是“死”了很久的蔬菜,軟塌塌更適合我沒牙的太奶

圖源:氫商業攝

雖然菜品喫起來少了幾分鍋氣,甚至有人形容就是“油水煮菜”,但好像【現點現做】都沒有錯。我到了座位上打开手機掃碼現點,員工看到點單後“現場做好端上來”。

和【現】緊緊掛鉤的米村拌飯不再是“預制菜大王”了嗎?

我都在後廚掄出火星子了,你還說我預制。”米村拌飯後廚員工指出,“雖然調味醬料是用袋子裝好的,但以香辣魷魚爲例,是用工廠清洗幹淨包裝好的生魷魚加調配好的醬料現炒,這應該不能算是預制菜吧?”

也確實不能再說米村拌飯是預制菜大王了。

2024年3月,衛健委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範圍。關於連鎖餐飲企業的中央廚房明確寫到: 中央廚房自行制作並向自有門店配送的淨菜、半成品、成品菜餚,“不納入預制菜範圍”

新規推出後,不少專業人士解讀:“通俗來說,就是只有料理包算預制菜”。

於是,預制菜大王得以標榜現點現做現炒,至於菜心到底是新鮮的還是半成品都沒有任何問題,原料狀態和現場顛鍋是兩碼事。

不僅僅是米村拌飯實現了“華麗變身”。 商場裏“沒有”了預制菜,卻突然出現了大批【現炒菜】

現炒菜最初流行在快餐領域,後來在2019年左右,隨着預制浪潮興起,大量品牌开始建立中央廚房,更快、更便宜的“前預制菜”們就這樣打敗現炒,席卷商場。5分鐘就上菜、濃芡都沒調开就上桌,“花錢原來买的是加熱料理包”很快惹怒了打工人。

預制菜一時間風聲鶴唳,突然有一天, 原本被詬病的預制重災區,紛紛化身“現炒鍋氣的王”

現炒菜开始席卷商場,以湘菜爲錨點,各大菜系爭奪現炒王。費大廚叫做“專業大廚炒”,胡子大廚賣的是“道道現炒”,湘辣辣則是叫做“現炒黃牛肉”,從大廚到食材,單單是湘菜的現炒法門都能寫出一篇文獻綜述。

圖源:餐企老板內參

【現炒】變成了一個餐飲業的時尚單品,所有的餐飲都可以用【現炒】重新包裝一次

比如說火鍋的賣點开始用現炒。火鍋這個品類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廚師,減少人力成本。 現炒火鍋的出現像是違背了老祖宗意愿,到店發現所謂的現炒只是炒底料。

這種拆了某個“零件”賣現炒的做法還有 澆頭面。滬上澆頭面一向以現炒爲特點,只不過從前的黃魚面、肥腸面如今都加上了爆炒”的title,主打從字眼上增加鍋氣。鍋氣太美,就連一向做中式養生面的和府撈面都推出了子品牌“和府小面小點”,專賣在門店裏現炒肥腸、豬肝的拌面。

爲了給菜一點活人感,各大品牌也是抓破了腦袋。

一道菜做不到現炒,那就拆成某個零件,再不濟,就把某個制作流程改成現制

火鍋店裏鮮切的肉、餛飩包子店裏現擀的皮、奶茶店裏現煮的珍珠、燒烤店現烤的韭菜,以及滷味店裏剛剛撈上的滷味,各個講究【現】,家家賣新鮮。

恭喜所有人,在喫飯這事兒,我們“消滅”了預制。餐廳還是那家餐廳、半成品還是原來的半成品,但聽到“現炒”兩個字就湧現莫名的安心。

以後網絡流行語不再是“我的預制人生”,而是今天你現了嗎?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1.餐企老板內參,《現炒、現撈、現滷、現炸……“現做”就能火?》,2024.04

2.財經天下WEEKLY,《3元喫到撐,中國版“薩莉亞”擠滿年輕人》,2024.10

3.新聞聯播,《國家首次明確預制菜範圍,六部門重磅發文》,2024.03



標題:蔥花都預制的米村拌飯賣「現點現做蔬菜」,“喫起來咋還像速凍加熱的?”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755.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