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海上風電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從而帶動產業鏈出貨量增加。國內來看,2025年國內新增海上風電的規模有望超過12GW,同比增長有望翻倍,且隨着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的啓動,中長期穩定增長有望獲得保障;海外來看,雖然歐洲新建海風規模爲2.6GW,同比下降30%,但2024年歐洲風電核准數量爲19.9GW,同比增長46.3%,爲後續項目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儲備,2025-2030年,歐洲海風有望迎來新的增長周期。國內外海上風電的發展將帶動產業鏈出貨量的增加,且很多企業也把海上和海外的“兩海”战略作爲重點,我們建議關注風機、海纜、樁基、鑄鍛件等環節。

开工項目多,國內海上風電有望迎來較快增長。

成本下降帶來的經濟性的提升、吊裝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東部沿海地區解決清潔能源用電問題等多種因素促進了海上風電的發展。2025Q1以來,國內海上風電項目逐步啓動,根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等媒體信息,其中廣東帆石一1GW海上風電項目已經於一季度开工;江蘇大豐1.65GW海上風電項目也進入开工階段。廣東、遼寧、江蘇等省份新一輪海上風電項目競配逐步臨近,且深遠海風電示範項目也有望逐步啓動。我們看到,在短期國內海上風電景氣度逐步提升的情況下,中長期海上風電的發展景氣度也日趨明朗。我們預計2025、2026年國內海上風電的裝機規模有望超過12GW和15GW,分別有望增長100%和25%,從而帶動風電產業鏈景氣度的提升和出貨量的增長。

項目儲備豐富,歐洲海上風電逐步开啓景氣周期。

根據WindEurope數據,2024年歐洲新建風電16.4GW,同比下降約10%,其中海上風電2.6GW,同比下降約30%。但歐洲在2024年整體核准了約38.6GW的風電規模,同比增長35%,核准海風規模19.9GW,同比增加46.3%,預計2025-2027年歐洲海風的核准規模將達到34.7/23.2/30.2GW,從而爲後續建設提供充足的項目儲備。GWEC預測,2025-2030年歐洲海上風電的建設將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周期,預計未來5年累計海上風電裝機73GW,年均裝機12GW,大幅高於2024年的2.6GW。歐洲海上風電建設景氣度的提升,爲國內海上風電產業鏈進一步擴張歐洲市場份額,支撐歐洲海風建設提供了契機。我們預計上述相關情況也將爲能夠進入歐洲的海上風電產業鏈公司帶來明確的發展契機。

Q1景氣度高,出口趨勢明確,競爭優勢明顯,關注國內風電零部件出海。

2025Q1以來風電行業景氣旺盛,結合產業鏈調研和中國新聞網等媒體信息,我們判斷2025Q1風電行業排產將大幅增長,整機、鑄鍛件、齒輪箱、軸承等多個環節排產或出貨增幅均達50%-100%。同時,隨着排產走高和原材料價格的下降,零部件中如大型鑄鍛件價格回升幅度有望超預期,從而帶來零部件盈利大幅好轉。我們還看到,風電零部件競爭優勢明顯且出口趨勢明確,風電零部件環節考慮原材料的豐富程度、電價等生產要素水平、產品的技術和工藝水平、工廠的管理能力、以及熟練的技術工人等,同時風電零部件的非標品屬性和自動化程度較低,使得其靠近生產要素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而國內的風電零部件企業不僅具備成本上的優勢,還有產品質量的競爭力。在此情況下,海外整機企業料會加大對於國內風電零部件的採購,從而帶動風電零部件出口量的增加。另外,我們看到在海纜、基礎、鑄鍛件等環節國內企業已經實現了對海上風電市場的拓展,且具備了明確的競爭優勢。

風險因素:

新增風電裝機低於預期,多種因素可能影響海上風電裝機,貿易壁壘可能對風電整機和零部件出口產生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

投資策略。

風電行業景氣提升,國內外海上風電都有望迎來較快增長,且國內風電零部件已經實現了海外市場的拓展。在國內外海上風電需求的帶動下,對此產業鏈有所布局的公司也將因此受益。我們建議關注整機以及海纜、樁基、鑄鍛件等環節。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22日發布的《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風電行業觀察28—國內外海上風電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報告,分析師:華鵬偉 林劼 S1010521010007 S1010519040001



標題:中信證券:國內外海上風電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423.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