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有益健康,「喝對時機」的喝水法,比起單純「多喝水」,也更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多喝水有益健康,「喝對時機」的喝水法,比起單純「多喝水」,也更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若在3餐前喝水,例如早上250毫升、午餐與晚餐前各500毫升,可讓空腹血糖在8周內下降超過30 mg/dL。「幾乎等同於部分血糖藥的效果」。

今天喝對水了嗎?

從小到大,我們常聽長輩叮嚀:「多喝水沒事,多喝水保平安。」但說真的,大多數人其實不太清楚——喝水到底對健康有什麼好處?什麼才叫「多」?又該在什麼時候喝、怎麼喝,才能真的讓身體受益?這句話在生活中就像一個約定俗成的口號,聽久了、說習慣了,卻從來沒有被好好拿出來、用科學角度仔細討論過。

而現在,終於有一份來自2024年《JAMA Network Open》期刊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替我們把這句「從小聽到大」的健康忠告,升級成一套有依據、有數據、有方向的生活實踐指南。喝水,不再只是憑感覺的習慣,而是一種有策略、有結構的健康選擇。

喝水這件事,真的有標準答案嗎?

而這些研究給出的喝水量,大多集中在每天增加1500到2000毫升 的純水攝取。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換算,一餐前喝一杯(約500毫升),一天三餐剛好1500毫升,加上起牀與睡前再一杯,就完成目標了。

餐前喝水是黃金關鍵,對體重與血糖都有效

其中一個最讓我們驚訝的發現,是餐前喝水這個小習慣,竟然可以顯著加速減重。研究發現:在正餐前喝水,能讓胃有預先的飽足感,也能幫助我們減少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的機會。

餐前喝水會不會稀釋胃酸?

其實不會。正常情況下,胃酸會根據胃內容物自動調節分泌量。餐前喝200~500毫升的水,不會影響消化,反而有助於胃部預熱、保護胃黏膜,還能幫助控制食量,是健康又實用的好習慣。除非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才需個別調整。

對於腎結石與泌尿道感染者,水是您最平價的預防藥



標題:想改善糖尿病,別只光靠喫藥!醫生曝「1時間喝水」,降血糖效果幾乎等於喫藥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57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