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成都斷崖式的降溫,讓步入尾聲的春糖略感寒意,有人調侃:妥妥的撤回了一個夏天。這於深度調整期的中國酒業而言,一語雙關,成都春糖近些年已成爲中國酒業的晴雨表。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冷暖溫度的變化,是要有成熟的心智去應對。當下這股酒業的“春寒”其實早有預兆……

目前酒業整體格局,呈現出承壓與分化的雙重特徵

冷暖交替,而非此消彼長。

首先看市場規模與參展熱度。本屆糖酒會展覽面積達32.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6600家,與上屆基本持平,但核心展位人流量同比減少許多,頭部酒企展位面積縮減。表明行業整體進入調整周期,中小酒企加速出清,頭部企業通過控量保價、數字化直配強化競爭力。

其次看渠道庫存與價格壓力。目前庫存現狀是次高端白酒庫存周期超3個月,醬酒渠道庫存普遍超6個月,部分品牌價格倒掛幅度達30%。這背後是存量(縮量)市場的到來,而我們大多數酒企還沉溺在曾經的榮光裏,沒有意識到,產品(或服務)已不符合當下市場需求。既沒有盤活存量的“入冬”准備,也沒有如何做優增量“喜迎新春”的革故鼎新。

消費趨勢分級化與場景革命並行

首先消費層級分化是指6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佔比提升至38%,瀘州老窖、雪花啤酒通過“窖主節”“潮飲節”等活動強化商務宴請場景。100-300元大衆酒增速達10%,汾酒玻汾、洋河第七代海之藍等高性價比產品受熱捧,滿足“極致性價比”需求。

其次年輕化與健康化創新,95後出生的Z世代消費佔比達34%,推動白酒消費場景向露營、閨蜜聚會等延伸。茅台悠蜜藍莓氣泡酒等健康化產品成爲新亮點。

三是本屆春糖低度潮飲展區面積擴大許多,尤其是第四屆果酒發展大會舉辦期間,還舉行了本次春糖唯一的專業果酒展。但保健酒、果酒等健康化產品面臨標准缺失、技術短板和消費者認知偏差等問題。

當下酒業正處渠道變革期,正經歷從壓貨到服務升級

尾大不掉的老問題,去中間化一直讓酒業供應鏈的上遊制造端耿耿於懷。但在新時期與數字化直連,頭部企業加速布局C端運營,五糧液通過數字化會員系統直接觸達消費者。瀘州老窖新增用戶數據中台,提升終端動銷效率。

隨着競爭加劇,利潤空間壓縮,消費者對品質和服務的要求近乎苛刻,經銷商轉型與服務平台化亦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變被動爲主動,一方面整合上遊供應鏈,與優質品牌深度合作,打造多品類矩陣。另一方面,賦能下遊,爲終端客戶提供物流、推廣、金融等一站式服務等,強化渠道穩定性。

中小經銷商轉向高毛利區域酒,依托本土情懷和縣域消費升級需求拓展市場。

區域酒與名酒博弈,本土崛起與全國化挑战

本屆糖酒會明顯的感受到,區域品牌逆勢突圍。仰韶、天佑德青稞、伊力特、阿拉嘉寶等酒企通過“本土情懷+高扶持政策”吸引經銷商,酒店展人流量逆勢增長,主攻100-500元價格帶。

而名酒全國化也承壓,茅台、五糧液通過高鐵廣告、城市核心區活動鞏固品牌勢能,但商務需求恢復滯後導致回款分化。

第112屆糖酒會既是行業調整期的“晴雨表”,也是創新突圍的試驗場。頭部企業通過數字化、場景化鞏固優勢,區域品牌依托本土化搶佔細分市場,而技術升級與國際化布局將成爲未來競爭的核心變量。

(作者吳勇,系酒業公益品牌酉賢創始人、中國酒業智庫專家)



標題:成都春糖是一個縮影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8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