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主线板塊當前處在什么位置?
一個季度過去了,市場最關注的幾個主线板塊都處在什么位置?後續還可以期待什么?
我們從股價、估值、基本面等維度自上而下梳理了科技、消費、醫藥、新能源、紅利、出海六大板塊一季度運行動態,並給出了相關配置线索。
▍六大主线板塊當前處在什么位置?後續還可以期待什么?
1)科技:AI板塊股價和估值分化加劇,但相對低位環節後續催化不斷,機器人板塊欲延續對資金吸引力需更強勢催化,關稅擾動下自主可控板塊或成短期資金避風港。
對於AI板塊,上遊算力基建環節普遍“偏貴”,如AI芯片、液冷、AIDC、電源環節PE-TTM(中位數,下同)均處在歷史(2020年以來,下同)75%分位以上,而端側硬件及下遊應用仍處低位,端側AI新品發布、大廠多模態模型更新、芯片禁令下國產算力進展、及車展新車對智駕助推是可能催化點。
對於機器人板塊,一季度幾乎所有環節在股價和估值層面均得到較充分演繹,機械零部件領漲(其中精密行星減速器、軸承漲幅翻倍)。除集成環節外,電控、機械、傳感各個環節PE-TTM普遍超歷史75%分位。因此,需更強勢催化方可維系資金吸引力,後續觀察點包括1X預售及Figure量產動態、華爲機器人及其他國產機器人進展等。
此外,在關稅擾動和科技“卡脖子”背景下,具備技術壁壘和國產替代高確定性的自主可控板塊或成爲短期資金避風港。
2)消費:板塊級配置機遇未到,現階段建議聚焦自下而上的個股α機會。股價表現上,個護、寵物、教育是一季度佔優方向,而零食、紡織制造、種業、家居承壓。板塊25個細分方向中,有14個PE-TTM在歷史25%分位以下,集中在必選消費領域。短期視角下,即便關稅擾動落地,中國或不會貿然推出基建地產等短效刺激政策保增長;中期視角下,降准降息、社會保障、生育補貼等舉措預計將按計劃落地。因此,當前或並非板塊最佳配置時間,現階段建議聚焦自下而上的個股α機會,板塊級機會需等待可能於25Q2多數行業壓力見底的窗口。
3)醫藥:政策催化密集的底部板塊,年中前有望走出相對獨立的估值修復行情。股價維度,創新藥表現大幅領先,一季度漲幅超30%,其次是科學服務和生物制藥上遊供應鏈、CXO,而醫藥分銷、疫苗、中藥表現相對靠後。估值維度,板塊底部特徵凸顯,12個細分方向PE-TTM全部都低於歷史中位數,有9個在歷史25%分位以下。展望後續,集採優化、推進商保支付、丙類藥品目錄落地依然是較明確催化,但醫藥上下遊廣、專業度高,預計難與其他板塊形成聯動,年中前有望走出相對獨立的估值修復行情。
4)新能源:股價和估值位置雙低,未來高切低的潛在受益方向。板塊18個環節中有8個(近半數)PE-TTM在歷史25%分位以下,低估的集中在除逆變器外的光伏、鋰電池環節。此外,一季度漲幅表現領先的儲能PCS(+45%)以AIDC邏輯爲主,而電驅電控(+26%)以機器人邏輯爲主,尚未見到板塊自身邏輯的強勢演繹。綜合看,預計新能源依然是後續資金高切低的主力受益方向,後續關注供給側產能政策指引、以及產業鏈價格的變動情況。
5)紅利:交易熱度、估值、相對債券吸引力均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不確定加劇下的穩健選擇。股價表現上,一季度消費型紅利>壟斷型紅利>能源資源型紅利,但均未錄得正收益。當前板塊不管交易擁擠度還是估值均已回落,截至3月28日,中證紅利與萬得全A換手率比值處在2010年以來-1x標准差以下,中證紅利/萬得全A PE-TTM也處在2010年以來的27%分位。此外,中證紅利股息率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比值(3.45)較2月初高點(3.92)也有所下滑,相對債券吸引力回落或是配置思路的掣肘。但在不確定加劇情況下,壟斷型紅利以優質的商業模式、較高的壁壘仍具備明顯的防御屬性。但也需注意,若市場演繹全面衰退,紅利板塊可能也會因爲EPS波動喪失防御性,從而在市場修復過程中缺乏彈性,屆時相對而言銀行、消費類紅利可能更受益。
6)出海:業績韌性難以抵擋關稅擾動帶來的情緒衝擊,但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會因中美博弈而改變。出海板塊一季度漲幅達8.1%,而估值(PE-TTM 18.5x)顯著低於歷史25%分位(21.8x)。此外,業績維度,出海板塊無論是預喜佔比(92.6%),還是已披露年報樣本業績(單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33.8%),均在所有板塊中韌性最強。關稅衝擊帶來的短期情緒擾動,導致板塊即便基本面強勁,短時間內也難有亮眼表現。但從過去演繹看,板塊行情大多以個股爲主導,伴隨轉口貿易國的談判與豁免漸次落地,中企海外產能相對國內產能給估值溢價的趨勢或將進一步強化,對於部分具備技術獨佔性優勢的制造業出海企業,股價充分調整反而給予較好的配置機會。
對於科技板塊,短期建議關注不懼地緣擾動的自主可控公司,中期持續關注AI產品、模型發布等事件催化。對於消費板塊,現階段自下而上選個股>自上而下選板塊,短期關注內需屬性明確、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選消費品種,中期靜待二季度後板塊級機會开啓。對於醫藥板塊,政策催化下有望走出相對獨立的估值修復行情,但領漲品種如創新藥需密切跟蹤美國FDA收緊預算、美國擬出台針對海外生物技術企業的數據安全限制法案,以及5月ASCO大會等影響。對於新能源板塊,低位靜待催化,有望持續成爲資金高切低的受益方向。對於紅利板塊,盡管圍繞回報率和性價比的比較成爲掣肘,不確定加劇下壟斷型紅利依然是較穩健選擇,但需警惕EPS波動對防御屬性的影響。對於出海板塊,中企出海和全球化趨勢不會因關稅博弈而改變,部分具備技術獨佔性優勢的制造業出海企業在股價充分調整後預計將出現較好配置機會。我們也附上六大板塊一季度的輪動軌跡圖,供投資人參考。
中美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加劇;國內政策力度、實施效果及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海內外宏觀流動性超預期收緊;地緣政治風險。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8日發布的《板塊配置系列—六大主线板塊當前處在什么位置?》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分析師:裘翔 S1010518080002
標題:六大主线板塊當前處在什么位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