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前,往往是平靜的。

今天A股衝高回落,兩市全天成交額9745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578億,創年內第二地量。

特朗普葫蘆裏的關稅,究竟長什么樣子,明天即將揭曉。

在清晰度尚且較低的情況下,也能夠理解市場爲何不再踩油門交易。

昨夜的美股,難道只是一次“回光返照”?


01

縮量


今天行情衝高回落得比較明顯,三大指數微幅上漲。

截至收盤,滬指漲0.05%,深成指漲0.09%,創業板指漲0.13%,只有2755只個股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9745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578億,是今年第二低的成交額。

盤面上,林木、工程器械、紡織服裝、日用化工、互聯網等板塊拉升,人形機器人、熱泵概念、新型煙草概念等活躍,貴金屬、航天軍工、電力、能源設備、汽車等板塊走低,

機器人概念股回暖,精工科技、天和磁材漲停,秦川機牀、大洋電機觸及漲停,賽摩智能、雙林股份、集智股份、東土科技等大漲。

消息面上,宇樹科技發布Unitree Dex5靈巧手,具備單手20自由度(16主動+4被動,人手約27自由度),能柔順絲滑反向驅動(直接本體力控),以及單手94個靈敏觸點。視頻中能完成拋橙子、展开撲克牌、擰魔方、書本翻頁的任務。

宇樹科技)

機器人商業化進程也傳來進展。20台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將於今年上半年在東風柳汽的汽車制造工廠完成部署,應用於汽車整車制造,提升該工廠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水平及效率。今天港股優必選漲超5%

創新藥繼續活躍,海倫藥業-U漲超15%,哈三聯、潤都股份、金城醫藥、歐林生物等漲幅居前。

4月首個交易日,AH股醫藥板塊全线爆發,創新藥、CRO、醫療保健等細分板塊領漲。最核心的催化劑來自集採松綁的預期。326日國家醫保局召开優化醫藥集採工作研發會,小作文聞風出動,市場預期會議可能推進藥品集採優化細則。

與此同時,國家藥監局綜合司近日公开徵求《關於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意見,釋放出支持醫療器械創新的明確信號。此外,國資委日前表示,鼓勵國有企業在生物醫藥等領域开展並購重組。

上周一些創新藥藥劑公司持續公布業績及業務利好,恆瑞醫藥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9.85億元,同比增22.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61.78億元,同比增49.18%

港股方面,同樣衝高回落。

恆生指數收跌0.02%,恆生科技指數漲0.35%但南向資金今天淨买入了117.17億港元。板塊方面,汽車股、半導體股、消費股領漲。

多家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3月成績單。零跑汽車交付37095台,首次超越理想、小鵬等頭部品牌,登頂新勢力銷冠

小鵬汽車3月交付智能電動汽車33205輛,同比增長268%,已連續第五個月交付量超3萬輛;理想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26.5%;蔚來交付同比增長26.7%

而小米汽車,包括雷軍本人對近期出現的嚴重交通事故做出了回應。雷軍代表小米承諾不會回避,盡最大努力配合警方調查跟進。

零跑汽車漲13%,吉利汽車漲4.69%。小米集團早盤跌超4%之後完一度收復失地,但是午後再度跳水,最終還是收跌4%

過去的一季度裏,在中國AI科技崛起的敘事加持下,恆指、恆科分別錄得了15%21%的漲幅。不僅漲幅全球首屈一指,募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根據德勤中國,2025年一季度港交所錄得融資額182億港元,同比上升287%,完成15IPO集資額排名爲全球第四,前三名分別爲納斯達克、紐交所及東京證券交易所。


02

謹慎樂觀?


從本周一开始,全球市場都只關注一件事情。

白宮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美東時間42日(周三)下午3時,即北京時間43日(周四)凌晨3時公布對等關稅。

上個版本表示,特朗普團隊考慮對幾乎所有進口產品徵收20%的普遍關稅(universal tariff),而不是採取針對不同國家徵收不同關稅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在准備第三個方案,即對部分國家徵收全面關稅(across-the-board tariff),而且關稅可能不會像20%的普遍關稅稅率那么高。

版本切換如此迅速,股市是如何反應的?

關稅揭曉之前,昨夜美國公布的2月職位空缺數和3月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均保持低迷,數據公布後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齊跌,但在Mag 7帶動下,美股居然有了一絲“回光返照”的跡象,標普5000.38%,納斯達克指數漲0.82%

市場謹慎樂觀的情緒可能依存於,即便更多關稅信息正在得到確定,也依舊難以把握特朗普政府真正的政策意圖,因爲關稅的不確定性正是特朗普團隊可能拿來談判的籌碼。

同時,目前的經濟數據尚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衰退跡象。2月份消費者支出增長0.4%,略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但較1月份0.3%的下降有所回升。2月份的最新就業報告顯示,失業率仍然徘徊在4%以上的低位。

最大的疑問是,美國是否會針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統一的對等關稅,還是會根據具體國家來量身定制稅率。

大摩對此做了推演,明天關稅落地將回答兩個關鍵問題:

釋放的信息能否更加明確;關稅尺度是否足夠大到進一步惡化經濟前景。

最不理想的情況,就是信息明確而且關稅尺度大幅增加,對股市修復將會是非常不利的。

高盛前幾天也出了兩篇報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第二次上調了關稅預期,認爲明天關稅落地帶來的風險比許多市場參與者此前預期得更大,並且深度分析了對等關稅落地對中/美經濟分別的影響。

總體來看,特朗普這次關稅對美國的影響遠大於對中國影響,屬於“殺敵200,自損1000”的招數,變相搞了一場人爲的經濟衰退,將美國未來12個月出現經濟衰退的概率從20%上調至35%

基於昨晚的表現,有些投資者希望這種不確定性會等到明天消除,形成所謂“利空落地”,但只不過更傾向於押注一個明確的貿易政策。

特朗普即將採取行動之後,可能還會引發一段充滿談判、報復和各國及企業遊說的動蕩時期。

除非關稅政策真的很溫和,各種技術指標都在證明,下跌趨勢依然沒有停止。在交易層面上,我們圈子裏的投顧老師會更傾向於政策會給股市帶來持續壓力,這種情況下納指還有4%的下跌空間。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尹紀宗,登記編號A0160624110002;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03

尾聲


4月是市場調整的關鍵時間窗口。

決斷來自三重壓力,A股年報一季報驗證期,中國經濟數據驗證期,美國關稅兌現期。

而最後的關稅就像拆盲盒一樣,盡管已經有了預期,但我們並不知道市場會不會喜歡這個盲盒裏的東西。

但我們的投顧在圈子裏已經有所提示,關稅力度最終會通過影響匯率來幹擾短期港股和A股走勢,溫和關稅肯定是利好,但對於港A市場而言不算是核心影響因素。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尹紀宗,登記編號A0160624110002;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但關稅的定價會讓指數有一個合理的安全邊際。如果最終是一個中性的結果,則將更加利好中國資產。譬如距離高點回調超過20%的小米,事故催化了股價向下調整,但汽車的增長故事還沒有講完。(全文完)



標題:決斷時刻!等待明天靴子落地?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80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