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裏,不如一盤鮮嫩欲滴的馬齒莧。每到三四月份,我總會拎着小籃子,迫不及待奔向田野,只爲尋覓這位被譽爲"春菜之王"的綠色精靈。記得奶奶常說:"春喫馬齒莧,不用醫生看。"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藏在角落的"綠色維C之王"

你可能見過它,卻不曾留意。馬齒莧,這看似不起眼的野菜,竟然是超級營養寶庫!它的葉酸含量是蘋果的38倍,維生素C比檸檬還高,鉀、鎂、鈣含量也遠超普通蔬菜。

前幾天,我和幾位老友相聚,席間提起春季野菜,大家紛紛感嘆:"現在城裏人哪還認識這些野菜啊?“確實,這些曾經救過我們祖輩溫飽的野菜,如今卻成了餐桌上的"稀客”。

殊不知,國外早已把馬齒莧視爲"超級食物",歐美國家的高檔餐廳都以能提供野生馬齒莧爲榮。而在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裏,它一直是春季餐桌上的寶貝。

尋找完美的馬齒莧,有這幾個訣竅

上周,我專程回老家,跟着七旬的張大爺學採摘馬齒莧。"看莖看葉,都有門道。"他邊走邊教我。

展开全文

挑選馬齒莧要選莖紅葉嫩、肉質飽滿的。野生的馬齒莧莖呈紅色或紫紅色,葉片肥厚,微微發亮,這樣的口感最佳。但現在野生的越來越少,市場上多是家種的,同樣美味,只是莖色略淡。

值得一提的是,採摘時間最好選在晴天上午10點前,此時馬齒莧的營養最爲豐富,口感也最爲鮮嫩。你平時會注意這些小細節嗎?

五分鐘極簡料理,鎖住最鮮的味道

馬齒莧最驚豔的喫法,莫過於一盤簡單的涼拌。記得我第一次嘗試做涼拌馬齒莧時,鄰居張阿姨看我直接用沸水煮,連忙喊住我:“錯了錯了,這樣會失去它的靈魂!”

正確做法是:

將鮮嫩的馬齒莧摘洗幹淨,投入沸水中焯30秒後迅速撈出,立即放入冰水中冷卻。瀝幹水分後,加入蒜末、香油、米醋、精鹽和少許白糖,輕輕拌勻。這樣做出來的馬齒莧,脆嫩鮮甜,微酸中帶着獨特的清香,一口下去,春天的氣息瞬間在舌尖綻放。

"關鍵在於焯水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營養流失不說,口感也會變得綿軟。"張阿姨的這句話,如今成了我做涼拌馬齒莧的金科玉律。你們有沒有自己的野菜料理絕招呢?

千年野菜,不只是一道美食

馬齒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稱它"利水解毒,清熱消腫"。從古至今,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民間常用的保健佳品。

記得小時候,夏天痱子長得厲害,外婆總會摘些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清涼舒適。如今想來,那些看似簡單的民間智慧,其實蕴含着深厚的生活哲理。

近些年,隨着返璞歸真的飲食理念興起,馬齒莧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都說"春日食野,夏日食瓜",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多食用一些春季野菜,不僅能幫助身體調節陰陽,更能感受大自然的饋贈。

一年中能喫到新鮮馬齒莧的日子屈指可數,錯過了,真的要再等一年。當我們追逐快節奏生活的同時,是否也該停下來,尋找那些簡單而珍貴的美好?

春光正好,不妨這個周末帶上家人,去尋覓一下這位"春菜之王",嘗一口最原始的鮮甜滋味。那種來自大地的饋贈,比任何精致料理都來得真誠動人。

你今年喫過馬齒莧了嗎?最喜歡哪種做法?



標題:春菜之王!這野菜葉酸是蘋果38倍,5分鐘涼拌脆嫩鮮甜,錯過等一年!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7328.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