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豬周期能否再現?
核心觀點
重視生豬板塊低估值、預期差!在25年豬價持續低位&成本或難有下降甚至擡升&疫情或有所幹擾情況下,後續產能去化容易程度及復產難度或再度提升,產能長期仍有望波動去化。估值目前處在相對低位,生豬板塊價值凸顯。從2024年頭均市值看,多股估值處在歷史相對底部區間,頭均市值或仍有顯著上漲空間。
摘要
1、復盤:近兩輪周期去化幅度足夠,復產進程快拖累行業盈利
復盤來看,歷史上的豬周期通常3-5年演繹一輪,而自18年行業經歷非瘟後,豬周期有所變形,每輪周期演繹時長均較非瘟前有所縮短。分析其核心原因,我們認爲主要是:
1)產能去化:去化幅度決定豬價上行高度,過去兩輪周期去化幅度足夠。近兩輪官方能繁去化幅度均約10%,且在22、24年周期上行期間,自繁自養頭均盈利分別實現1228.39元/頭和681.76元/頭(周度),基本與非瘟前頭均盈利水平持平或好於非瘟前。
2)產能復產:復產進度決定下行速度,過去兩輪復產進程快拖累行業盈利。①豬舍:由於過去三年因非瘟帶來的行業高盈利吸引了產業內&產業外資本大量的湧入導致大量豬舍投產,使得在近兩輪周期復產的過程中,即無需等待欄舍的建設(通常建設周期在1-2年),直接可投苗進行生產;②母豬:行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彌補了產能缺口,20-21年的大量種豬進口不僅大幅提升了母豬的生產效率,同時也儲備了較爲充足的後備母豬產能,使得後非瘟時代復產的代價較低。
2、展望:產能去化概率較大,復產難度較前兩輪大幅提升
結合行業產能變化的三要素,即豬舍、母豬和流動資金,我們可以預測到非瘟後的紅利或已基本結束,豬周期有望逐步回歸常態,蛛網模型仍將繼續演繹。
1)產能去化:24年雖豬價上漲帶動行業盈利,但豬企盈利資金多數用於降負債,截至24Q3末,資產負債率在歷史周期中仍處在較高水平,後續豬企或仍有降負債的需求;從账面現金來看,24Q3末與24Q1末並無增長,且規模豬企25年整體出欄量同比仍在增長,若行業再度進入虧損,資金承受能力或弱於22-23年;同時豬價供強需弱,行業或再度進入虧損狀態,產能去化概率大。
2)產能復產:①豬舍:目前行業的豬舍產能利用率已經處於合理區間,行業top20豬企產能利用率已提升至81%(截至24年年底),且考慮到疫情、行情、資金等綜合影響因素,進一步提升空間較爲有限。因此,若需繼續擴張,新周期或需新一輪資本开支,復產面臨資金&1年以上建設周期需求,客觀延緩復產速度。②母豬:優質後備母豬供應或邊際減少,20-21年進口的種豬產能釋放高峰已過,且隨着在產種豬逐步進入高胎齡,生產效率難有持續提升,後續仍需要通過種豬進口、母豬擴繁的方式獲得產能擴張,對應復產時間相比非瘟後的紅利時期或被拉長。③壁壘提升:非瘟後的行業壁壘有所提升,養殖的難度、資本开支(e.g.加裝空氣過濾系統)投入均較非瘟前發生較大變化,相應的復產難度有所加大。
3、投資建議:
重視生豬板塊低估值、預期差!在25年豬價持續低位&成本或難有下降甚至擡升&疫情或有所幹擾情況下,後續產能去化容易程度及復產難度或再度提升,產能長期仍有望波動去化。估值目前處在相對低位,生豬板塊價值凸顯。從2024年頭均市值看,多股估值處在歷史相對底部區間,頭均市值或仍有顯著上漲空間。標的上,養殖龍頭首推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其次建議關注新希望;彈性標的建議關注:華統股份、神農集團、天康生物、巨星農牧、唐人神、德康農牧、新五豐等。
風險提示:養殖疫病風險、價格波動風險、市場系統性風險、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出欄量不及預期風險。
注:本文來自天風證券於2025年3月27日發布的《天風·農業 | 超級豬周期能否再現?》,分析師:吳立S1110517010002;陳瀟S1110519070002
標題:超級豬周期能否再現?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