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供需並重,多角度實現居民增收減負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重視從供需兩端提振消費,助力居民增收減負。這一方案同以往相比,不僅延續了對優化消費供給的關注,還尤其重視從需求端加大政策力度。我們認爲,在各部委各項促消費政策的協同配合下,居民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也將更爲突出。
▍《方案》重視從供需兩端提振消費,注重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多部委協同配合有望提振居民消費。
和以往的促消費政策文件相比,《方案》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延續了對優化消費供給的關注:“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二、重視增收以及從需求端提振消費:“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3月17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各部委有關負責人也對各項政策舉措進行了更爲具體的闡述。今年1-2月社零同比增長4.0%,略超過去幾年的增長中樞,體現出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推動下,居民消費的持續復蘇。展望後續,我們認爲在促消費政策的助力下,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也將更爲突出。
▍促進居民增收:提振消費的首要工作。
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有助於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進而提振消費。《方案》中提到了多項促進居民增收的舉措,例如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解決企業拖欠款問題等。2024年我國居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淨收入分別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6%和8%,二者共佔近2/3,這兩項收入的增長和渠道拓寬將有助於提升居民的總體收入。對於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提高,《方案》中明確了要推動險資、社保、養老、年金等中長期資金的入市以及對資產價格的重視,並將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品種。
▍多方位加強消費能力保障:發放育兒補貼,強化教育、醫療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自3月13日呼和浩特發布育兒補貼細則以來,全國多地开始探索鼓勵育兒補貼的政策,後續可能會在全國層面有更爲統一明確的補貼政策出台。此外,《方案》中還提及強化教育支撐、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等方面,例如擴大學齡人口淨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方式。
▍服務消費提質惠民,延續對消費供給優化的重視。
《方案》中提及要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此外,生活服務消費、文體旅遊消費、冰雪消費、入境消費等在春節等節假日表現較好,也將是後續提振消費行動中提升服務供給的重要方向。《方案》中還提及要支持新型消費發展,“AI+消費”將是後續新產品、新業態的重要助力。
▍大宗消費更新升級: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穩住樓市、延伸汽車消費鏈條。
去年實施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顯著,通訊器材、家具、家電等品類零售增長較快,今年用於支持以舊換新的國債資金規模翻倍至3000億,並將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同樣納入補貼範圍,有望進一步推動相關品類增速的提升。地產方面,《方案》中提到要“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更爲強調住房的消費屬性,淡化投資屬性。此外,《方案》中還提到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和擴大公積金使用範圍,後續可以更多關注公積金相關政策的優化對地產銷售的積極影響。
▍助力居民減負:保障休息休假權益等。
《方案》中提到要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此外,還創新性地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休假權益的保障將有助於減少消費限制,釋放消費潛力,帶動文旅、假日等消費。
▍加強各部委各項促消費政策的協同聯動。
《方案》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而在3月1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中央財政將對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以及居民個人消費貸進行貼息支持;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表示,央行將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財政貼息、創設新的結構性工具等方式將有助更好地實現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的協同配合,既加強對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支持,又能更好地促進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的提升。
▍風險因素:
國內政策力度超預期變化;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海外主要經濟體衰退風險;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加劇。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明明 彭陽 章立聰 周成華
標題:提振消費供需並重,多角度實現居民增收減負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