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2月23日,德國提前舉行了聯邦議院選舉。

根據公共廣播公司ARD的估計和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贏得了28.5%的選票,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AfD)以20.7%的得票率位居第二,而現任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僅獲得16.5%的選票,排名第三,這是該黨自二战以來的最差成績。

值得一提是,與以往乏味的選舉不同,此次的投票參與率達到了驚人的84%,是自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高水平。


默茨勝選與組閣挑战


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裏德裏希·默茨在選舉結束後宣布勝選,並呼籲盡快組成新政府。他強調,“世界不會等待德國,我們必須迅速具備執政能力。”默茨承諾將確保德國重新回到穩定、高效的治理軌道上,並全力以赴推動國家發展。

然而,盡管聯盟黨贏得了最多選票,但其得票率僅爲28.5%,這意味着默茨必須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才能獲得議會多數席位。

根據德國的選舉制度,選民並非直接選舉總理,而是選舉議員,再由議員推選總理。因此,未來德國政府的組成仍存在不確定性。默茨的中右翼聯盟最有可能的聯合夥伴是社民黨或綠黨。

然而,社民黨聯合領導人拉爾斯·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暗示,該黨可能會選擇不與默茨結盟,這使得組閣的艱巨任務落在了默茨肩上。

此外,基民盟與社民黨在社會福利支出、移民政策以及國防开支等關鍵問題上存在顯著分歧,這也爲組閣談判增添了復雜性。

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在他自創的“真實社交”平台上發文評論說,“看來德國保守黨贏得了這場備受期待的重大選舉。與美國一樣,德國人民厭倦了多年來盛行的不合常理的議程,特別是在能源和移民問題上。對於德國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對於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來說,這也是一個偉大的日子。”


 極右翼勢力的崛起


此次選舉中,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其得票率高達20.7%,僅次於聯盟黨。該黨主張德國脫離歐盟及其單一貨幣,並呼籲驅逐數十萬無證移民。

德國選擇黨在東德的三個州分會被列爲極端主義組織,受到德國國內情報部門的監視。

盡管如此,該黨在此次選舉中的崛起仍標志着歐洲極右翼勢力支持率上升的浪潮。德國選擇黨的候選人愛麗絲·魏德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黨將在下屆大選中超越默茨的聯盟黨,並取得勝利。

極右翼勢力的崛起反映了德國社會在經濟困境和移民問題上的深刻分歧。

當前,德國經濟已連續兩年萎縮,工業外遷現象嚴重,能源成本居高不下,民衆生活成本急劇攀升。這些問題加劇了民衆的不滿情緒,也爲極右翼政黨提供了發展空間。

然而,德國所有主流政黨均拒絕與德國選擇黨進行聯合談判,這實際上將該黨排除在政府之外。


 國際局勢與德國的挑战


此次德國選舉不僅關乎國內政治,也對國際局勢產生了重要影響。

當前,歐洲面臨諸多挑战,包括經濟增長停滯、俄烏衝突以及美國新政府對外政策的變化。歐盟領導人將於本周召开緊急會議,討論歐盟的國防形勢以及美國可能取消對烏克蘭的軍事和財政支持的前景。

此外,美國新政府在沒有北約盟國參與的情況下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和平協議展开直接談判,這一舉動令跨大西洋關系岌岌可危。

默茨在選舉前曾表示,當務之急是加強歐洲的實力,使德國逐步從美國獨立出來。他強調,歐洲的命運對某些美國人來說並不重要。

德國迫切需要深入改革,以恢復關鍵工業部門的競爭力。新政府對企業和降息的支持使投資者信心達到了兩年來的最高點,基准DAX指數也因此受到提振。

然而,德國仍面臨諸多挑战,包括中國經濟困境對其出口的影響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摩擦。



標題:德國政局突變,總理朔爾茨敗選,極右翼創紀錄崛起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3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