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本周債市大幅下跌,曲线倒掛進一步加深。本周債市出現顯著調整。2025221日,R007DR007分別上升至2.3%2.2%的高位,1AAA存單更是大幅攀升15.0bps1.96%。短端的持續上升和預期變化也帶來長端調整,本周10年和30年國債利率分別較上周上升6.5bps8.5bps1.72%1.91%。

債市情緒走弱,對債市調整擔憂加深。市場擔憂科技牛對債市形成擠壓,也擔心基本面回升,並且擔憂調整可能再度引發贖回潮,導致債市加速下跌。而最爲重要的,則是資金持續偏緊對債市的約束。那么如何看待這些因素對債市的壓制,當前環境下債市是否會繼續調整,空間和壓力如何呢?

融資依然由傳統經濟主導,而科技牛市也需要低利率保駕護航。當前新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同時也需要看到,對於我們目前的經濟結構來說,傳統經濟依然是主體。無論是經濟產出、就業還是融資等方面,傳統經濟都佔據着主體。2022年以房地產投資爲主的個人貸款、建築業、房地產業以及基建合計佔比65.0%,而制造業佔比爲9.9%。另外,近期科技股牛市強勁,市場擔憂會對債市產生擠壓作用。對此應理性看待,目前A股科技牛市更多是來自估值修復,而估值的上升需要低利率環境,可以看到,股市估值倒數與債券收益率之差與制造業PMI高度相關,這顯示當前基本面環境下估值回升更需要低利率支撐。

而目前來看,基本面尚未出現強勁回升,傳統行業依然需要低利率呵護。從目前高頻數據來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強勁。房地產方面,春節對齊之後,新房銷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於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並未擴大。而基建方面,春節之後建築企業復工緩慢,根據百年建築網數據,到春節後第三周,建築企業復工率僅爲47.7%,是過去五年最低水平。基本面改善依然需要低利率環境呵護

另外,雖然市場快速調整,但目前尚沒有確定信號會發生贖回潮。目前來看,整體贖回壓力相對可控。2025222理財破淨率雖有上升,但也只有3.33%。如果贖回基金,也更多是預防性。這種預防性贖回的持續性需要取決於對未來市場調整空間的判斷

當前市場最爲重要的約束,依然來自於偏緊資金的約束。當前持續偏緊的資金推高短端利率,1AAA存單和10年國債利差深度倒掛24bps,和30年國債利差甚至倒掛5bps,這對整體債市形成抑制。我們在上周周報中對此進行過全面分析。但持續偏緊的資金也會面臨約束,一方面,資金收緊會帶來後續信貸社融的放緩,不利於當前基本面的持續修復;另一方面,銀行淨息差的壓力會明顯上升,這會影響銀行持續穩定經營。因而當前環境下,資金並不具備持續偏緊的條件。從往年節奏來看,3月初資金有望季節性回落。

參照2023年以來歷次債市調整,本次債市調整利率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我們參考2023年以來過去幾次債市調整,10年國債調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內,平均在12.7bps。本次調整已經達到12.4bps,繼續調整空間有限。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會帶來另一個方向的風險。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後,央行政策往往可能會緩和資金面以穩定市場。如果參考過去兩年歷次調整幅度,如果10年期國債上升幅度不超過16bps,那么這次調整10年國債上限估計在1.75%左右。

從資產比價角度來看,當前債券利率並未過度下行。去年4季度貸款利率大幅下行,4季度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3季度下行39bps3.28%。從下行幅度來看,10年國債從3季度2.17%的均值下行與貸款類似幅度,對應的也是在1.7%-1.8%區間。而且去年4季度銀行貸款不良率爲1.5%3.28%的貸款利率僅僅扣除不良,綜合收益就會下降至1.7%-1.8%區間,如果考慮稅收和資本佔用,貸款綜合收益更低。因此,當前債券利率下行幅度與貸款一致,並未過度下行,而且從資產比較角度來看,性價比並不差。

我們認爲債券利率並不具備大幅上行基礎,當前減持性價比並不高,建議擇機增配。雖然近期市場情緒變化,帶來債市持續調整壓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並不十分強勁,持續回升需要低利率環境。同時,科技牛對債市擠壓有限,持續的估值提升同樣需要低利率環境。當前調整尚未帶來顯著的贖回潮壓力,配置型機構增配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也無意引發利率過快上升帶來的風險。結合近兩年歷次債券調整幅度以及與貸款的資產比價,我們認爲債市繼續調整空間有限,10年國債高點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資金季節性回落,債市有望再度企穩回升。

風險提示:外部風險超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偏好恢復超預期;歷史經驗可能失效

正文


本周債市大幅下跌,曲线倒掛進一步加深。本周資金繼續保持偏緊,並且市場預期出現變化,導致債市出現大幅調整。2025221日,R007DR007分別上升至2.3%2.2%的高位,1AAA存單更是大幅攀升15.0bps1.96%。短端的持續上升和預期變化也帶來長端調整,本周10年和30年國債利率分別較上周上升6.5bps8.5bps1.72%1.91%10年國債與1年存單倒掛深度也達到24bps的高位。

債市情緒走弱,對債市調整擔憂加深。市場擔憂科技牛對債市形成擠壓,也擔心基本面回升,並且擔憂調整可能再度引發贖回潮,導致債市加速下跌。而最爲重要的,則是資金持續偏緊對債市的約束。那么如何看待這些因素對債市的壓制,當前環境下債市是否會繼續調整,空間和壓力如何呢?

融資依然由傳統經濟主導,而科技牛市也需要低利率保駕護航。當前新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同時也需要看到,對於我們目前的經濟結構來說,傳統經濟依然是主體。無論是經濟產出、就業還是融資等方面,傳統經濟都佔據着主體。因而,短期總量指標依然由傳統經濟主導。從融資結構來看,基建地產等傳統經濟依然是融資主體。2022年以房地產投資爲主的個人貸款、建築業、房地產業以及基建合計佔比65.0%,而制造業佔比爲9.9%

另外,近期科技股牛市強勁,市場擔憂會對債市產生擠壓作用。對此應理性看待,一方面,目前A股科技牛市更多是來自估值修復,而估值的上升需要低利率環境,可以看到,股市估值倒數與債券收益率之差與制造業PMI高度相關,這顯示當前基本面環境下估值回升更需要低利率支撐;另一方面,從機構行爲來看,並非所有債市投資者都能夠選擇權益資產或者選擇科技股,科技股投資方面保險等長期資本也不具備明顯優勢。因而科技股牛市對債市的擠壓作用應理性看待。

而目前來看,基本面尚未出現強勁回升,傳統行業依然需要低利率呵護。從目前高頻數據來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強勁。房地產方面,春節對齊之後,新房銷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於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並未擴大。而基建方面,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依然緩慢,年初以來累計發行4000億左右。春節之後建築企業復工緩慢,根據百年建築網數據,到春節後第三周,建築企業復工率僅爲47.7%,是過去五年最低水平。形勢基本面並非有強勁回升,依然需要低利率環境呵護。

另外,雖然市場快速調整,但目前尚沒有確定信號會發生贖回潮。本輪短債利率調整幅度更大,因而過去一段時期,短債基金贖回更多。同時,銀行由於負債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贖回來貨幣基金。但目前來看,整體贖回壓力相對可控。2025222日理財破淨率雖有上升,但也只有3.33%。如果贖回基金,也更多是預防性。這種預防性贖回的持續性需要取決於對未來市場調整空間的判斷

當前市場最爲重要的約束,依然來自於偏緊資金的約束。當前持續偏緊的資金推高短端利率,1年AAA存單和10年國債利差深度倒掛24bps,和30年國債利差甚至倒掛5bps,這對整體債市形成抑制。我們在上周周報[1]中對此進行過全面分析。但持續偏緊的資金也會面臨約束,一方面,資金收緊會帶來後續信貸社融的放緩,不利於當前基本面的持續修復;另一方面,銀行淨息差的壓力會明顯上升,這會影響銀行持續穩定經營。因而當前環境下,資金並不具備持續偏緊的條件。從往年節奏來看,3月初資金有望季節性回落。

參照2023年以來歷次債市調整,本次債市調整利率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我們參考2023年以來過去幾次債市調整,10年國債調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內,平均在12.7bps。如果主趨勢不變,本次調整已經達到12.4bps,繼續調整空間有限。同時,這也反映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會帶來另一個方向的風險。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後,央行政策往往可能會緩和資金面以穩定市場。另外,市場擔心這次利率下行幅度較大,因而可能面臨較大調整壓力。事實上,231024日到24423日,10年國債利率下行幅度也有50bps左右,而這一輪利率從241120日的2.1%的水平下行至202526日的1.6%,同樣下行50bps左右,幅度也較爲相近。如果參考過去兩年歷次調整幅度,如果10年期國債上升幅度不超過16bps,那么這次調整10年期國債估計上限在1.75%左右。

從資產比價角度來看,當前債券利率並未過度下行。去年4季度貸款利率大幅下行,4季度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3季度下行39bps3.28%。從下行幅度來看,10年國債從3季度2.17%的均值下行與貸款類似幅度,對應的也是在1.7%-1.8%區間。而且去年4季度銀行貸款不良率爲1.5%3.28%的貸款利率僅僅扣除不良,綜合收益就會下降至1.7%-1.8%區間,如果考慮稅收和資本佔用,貸款綜合收益更低。因此,當前債券利率下行幅度與貸款一致,並未過度下行,而且從資產比較角度來看,性價比並不差

我們認爲債券利率並不具備大幅上行基礎,當前減持性價比並不高,建議擇機增配雖然近期市場情緒變化,帶來債市持續調整壓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並不十分強勁,持續回升需要低利率環境。同時,科技牛對債市擠壓有限,持續的估值提升同樣需要低利率環境。當前調整尚未帶來顯著的贖回潮壓力,配置型機構增配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也無意引發利率過快上升帶來的風險。結合近兩年歷次債券調整幅度以及與貸款的資產比價,我們認爲債市繼續調整空間有限,10年國債高點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資金季節性回落,債市有望再度企穩回升

風險提示

外部風險超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偏好恢復超預期;歷史經驗可能失效


注: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於2025年2月23日發布的研報《如何看待債市調整壓力與空間》;楊業偉 S0680520050001 



標題:如何看待債市調整壓力與空間?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2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