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主食一換,每年癌死少一半,提倡喫3種主食,建議看看
癌症作爲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常讓人感到恐懼。它的復雜性和突如其來的侵襲讓許多人對健康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打破了傳統認知,揭示了一個令人喫驚的真相——癌症和我們日常的主食竟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更讓人驚訝的是,研究發現,只要我們改變主食,癌症死亡率竟能直接降低一半!
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么究竟是哪三種主食能夠幫我們減少癌症的風險呢?
一、研究證實:主食與癌症死亡率密切相關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2020年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全球約有22%的死亡與不良飲食習慣相關,其中不良的膳食結構是導致慢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據《柳葉刀》於2021年發布的全球飲食研究報告,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數與不良飲食習慣相關,相當於每年約1100萬人死亡。
在中國,不良飲食導致的死亡人數位居世界首位。該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精制谷物(如白米、白面)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密切相關。
因此建議將全谷物、雜豆類和薯類的攝入量佔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以降低相關疾病的風險。
此外,2024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綜合分析了17個高質量的前瞻性研究,發現高攝入量的面包與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之間未發現顯著關聯。
這表明,面包的攝入量與癌症風險之間可能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然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24年12月15日的《Redox Biology》期刊上發表研究,發現將精制谷物替換爲全谷物主食,經過6周的幹預,參與者的促炎細胞因子IL-22和IL-23水平顯著降低,表明全谷物有助於抑制炎症反應。
其實早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發現,油炸食品、燒烤食品和甜食的偏好與糖尿病風險呈正相關,而辛辣食物的偏好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
這提示飲食結構的不同可能影響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二、3種主食降低癌症死亡率
科學研究表明,某些食物不僅對我們維持體力有幫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癌症的風險。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在日常飲食中能夠幫助降低癌症死亡率的三種主食。
1.全谷物
全谷物包括了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等,它們保留了谷物的完整營養成分。相比精制谷物,全谷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以及礦物質。
這些成分不僅能夠調節血糖水平,還能減少體內炎症反應,對預防癌症具有積極作用。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減少便祕問題,並能夠排除體內的有害物質,從而降低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而且全谷物的低升糖指數,能幫助控制體重,減少肥胖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
2.薯類
說到薯類,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土豆,實際上紅薯、山藥等也是非常健康的選擇。
薯類富含復雜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多種抗氧化物質,這些成分有助於減緩血糖的升高,避免血糖過度波動引起的健康問題。
薯類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對防癌抗癌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防止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癌症方面,薯類的作用不可忽視。
它們不僅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還能促進腸道的有益菌群生長,維持腸道的健康生態,從而減少患癌風險。
3.雜豆類
雜豆類包括了黃豆、綠豆、紅豆、黑豆等。這些小小的豆類,往往被人忽視,但它們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
豆類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維生素E,這些成分不僅能夠增強免疫力,還能有效地減少體內的炎症反應。
豆類中的植物雌激素對女性健康也有幫助,可以調節體內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此外豆類的抗氧化物質對預防癌症,特別是腸癌和乳腺癌等相關癌症,具有顯著的作用。
多喫一些豆類,不僅可以幫助身體保持充足的能量,還能在防癌路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飲食結構中合理搭配這三種主食,不僅能夠滿足日常所需的營養成分,還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降低慢性病和癌症的發生幾率。
這三種主食富含的膳食纖維、植物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僅能調節我們的腸道功能,還能通過調節激素水平、減緩炎症反應等途徑,進一步降低癌症的風險。
而與此相反,過量食用精制主食,容易導致血糖快速升高,長期下去可能會增加癌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延伸:不喫主食會造成的4個影響
不喫主食的做法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一些人的推崇,尤其是一些追求減肥或健康飲食的人群。然而完全不喫主食並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
短期內可能會看到體重下降,但長期不喫主食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我們來看看,如果不喫主食,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1.營養不良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而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獲得能量的重要途徑。如果完全不喫主食,身體就無法獲得充足的糖分作爲能量,導致日常活動中缺乏活力。
久而久之,身體的代謝會變慢,容易感到疲倦和乏力。這種能量不足的狀態還可能影響到大腦的運作,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緒波動,表現爲焦慮、煩躁等情緒問題。
因此不喫主食會讓你感到身體和心理上的疲憊,無法有效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
2.電解質失衡
主食中除了提供能量,還含有一些對身體有益的礦物質,比如鉀、鎂等。當我們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少時,身體會开始依賴脂肪作爲主要能源。
這一過程中,電解質的平衡很容易受到影響。電解質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關鍵元素,特別是在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過程中。
如果電解質失衡,可能會出現頭暈、肌肉抽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健康問題。
因此完全不喫主食不僅讓身體失去了重要的營養成分,也會使得身體的正常運作受到幹擾。
3.消化不良
主食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特別是全谷物和雜豆類,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如果缺少了主食,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大幅減少,腸道的正常功能會受到影響。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便祕。便祕不僅讓人感到不適,還可能導致一些腸道問題的發生,長期下去甚至可能增加腸癌的風險。
缺乏膳食纖維還會影響到腸道菌群的平衡,導致有害菌過度生長,進一步損害消化系統的健康。
4.骨骼變脆
碳水化合物有助於體內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少,鈣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會下降,長時間下去,骨骼的密度可能會降低,導致骨質疏松的風險增加。
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這種影響更加顯著。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骨骼可能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或其他骨骼疾病。
四、結語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關於主食的爭議,有人說它是減肥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爲它是健康飲食的核心。
但其實主食本身並不是壞東西,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和搭配它。
通過科學合理地選擇全谷物、雜豆類和薯類等健康主食,我們不僅能滿足身體的能量需求,還能降低疾病風險,增強身體免疫力。
那些一味排斥主食的做法,雖然可能短期內有些許效果,但從長期來看,卻可能爲健康埋下隱患。
標題:研究發現:主食一換,每年癌死少一半,提倡喫3種主食,建議看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