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湯圓不怕積食,因爲做對這些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農歷新年後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元宵往往寓意着圓滿團圓。
元宵節是“過年”這部民俗大戲的壓軸節目,是廣府地區的重要節日,在不少人心中,過完元宵節才算是真正圓滿地過完年。
據傳,湯圓的原始形態是宋代流行的一種小喫“元(圓)子”,這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記載。古漢語裏,“湯”是开水的意思,後來人們逐漸改叫湯團、湯圓。
元宵節快到了,即使沒時間賞花燈、逛廟會,也總要想辦法喫一碗湯圓,那樣才叫過元宵。
1. 湯圓不能喫太多
湯圓的主料是糯米,其性溫,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對脾胃虛寒有較好的補益效果,在冬末春初之際,喫用湯圓可以驅寒暖脾胃。
但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湯圓不能多喫,老人兒童及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更要注意湯圓的份量,喫了湯圓,也應該同時減少主食的攝入,以免積食、胃脹。
2. 生姜、陳皮一起煮
喜歡喫湯圓,又不想積食的話,可以試試用生姜、陳皮一起煮湯圓。
做法非常簡單:煮湯圓時,在水裏放生姜、陳皮各2片。如果是喫有餡的湯圓,湯裏就不用放糖,如果是喫無餡的小湯圓,可以往湯裏加一點冰糖或紅糖。
生姜和陳皮熱、溫的特性,以及其中含有的揮發油,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優質的新會陳皮還能爲湯圓增香解膩。
3. 原湯化原食
俗語有言:原湯化原食。煮澱粉類食物時,隨着水溫不斷升高,澱粉微粒會發生糊化現象,部分溶解到湯中。喝這種溶解了澱粉的熱湯,可以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幫助消化食物。
湯圓的湯比較濃稠,喝後也有一定飽腹感。所以喫湯圓時,可以把煮湯圓的生姜陳皮水也喝掉,不僅能夠驅寒辛散,還能減少主食攝入,促進消化,幫助人體吸收營養,不容易積食。
4. 喝點消食茶
喫完湯圓等難消化的食物,喝一些茶,清腸的同時也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
最簡單的可以喝點熟普洱、老白茶,也可以往茶裏加入一片陳皮悶泡,同樣能起到很好的消食作用。
5. 散步“走百病”
“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出門不爲尋親友,一走能將百病消。”除了賞燈、喫湯圓之外,古代元宵這天還有“走百病”的習俗,是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元宵節喫完湯圓後,可以散散步,動則生陽,適當散步有利於氣血流通、疏通筋脈、溫通經絡,也有助於消食化積。
新會陳皮人家編輯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內容來源:廣州日報、雲南中醫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標題:喫湯圓不怕積食,因爲做對這些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