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經濟工作作出全面系統部署後,各部委和央企工作會議相繼召开,對2025年相關工作作出安排。

根據各部委的會議和講話,2025年的穩增長重點集中在民航、水利、電網投資、消費和工業生產方面;對於地產、交通、鐵路等,總體訴求以穩爲主。

具體來看:

國家發改委:以“兩重兩新”爲基石擴大內需。2025年各省市重大項目計劃投資規模大多提升,其中,經濟大省增長尤爲顯著,浙江、北京分別大幅增長1500億元、1389億元。

住建部:突出城市更新和舊改。首要工作是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貨幣化安置仍以房票安置爲主。各省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目標或有下調。

交通運輸部:預計交通投資增速回正。自下而上角度觀察,江蘇省、浙江省等多個省份基本完成2024年規劃目標,同時2025年投資目標規模略高於2024年。

民航總局:計劃增速回落、但絕對水平並不低。2025年運輸總周轉量1610億噸公裏、旅客運輸量7.8億人次、貨郵運輸量950萬噸,較2024年實際數同比增長8.6%、6.8%、5.8%。

水利部:預計水利投資維持高增。2025年“兩重”水利建設工作將繼續加快新建、在建水利重大工程。

工信部: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工業經濟有效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作用,數字產業持續壯大。展望2025年,總需求偏弱,生產端對經濟支撐依舊是關鍵。

農業農村部: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對於未來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一是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上下功夫;二是在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上下功夫;三是在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上下功夫;四是在提高財產性收入上下功夫。

商務部:加力擴圍實施以舊換新,吸收外資存在不確定性。展望2025年,首要任務是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其次是全力以赴穩外貿。

重點央企年度工作安排:1)國鐵集團:高鐵投產裏程目標並不算高,但從實際完成角度,有望超額完成年初工作目標;2)國家電網:2025年電網投資目標保持高增,全年電網投資有望首次超過6500億元;3)南方電網: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亮眼,2025年電網投資規模至少在1325億元以上;4)中國一汽:預計汽車銷量保持較高增速,2025年集團公司目標銷量345萬輛、營業收入5956億元,相比2024年分別增長7.8%、7.3%。

綜合來看,2025年穩增長的抓手集中在“兩重”、“兩新”,資金來源集中在特別國債和專項債。

我們預計2025年赤字率將達4%,專項債新增4.9萬億,超長期限特別國債2萬億,可能有1萬億超長期限特別國債用於消費補貼。

風險提示:政策不確定性,政策調控超預期,外部環境變化

正文

歲末年初,各部委相繼召开工作會議,本文通過對比梳理,試圖從中進一步分析2025年政策重心與基本面導向。


01

國家發改委:以“兩重兩新”爲基石擴大內需


2024年12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作會議在京召开,對於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爲。同時,與12月政治局會議的“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表述類似,本次工作會議強調“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

對於2025年重點任務,本次會議將擴內需提到首要位置。投資方面重點強調了“兩重”建設,用好各類建設資金,引入民間資本;消費方面則強調了“兩新”工作,推動消費擴量提質增效。

此外,對比往年,2025年重點任務的覆蓋面更廣。其中,單獨提到了“擴大高水平對外开放”、“深入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還增加了“統籌區域战略深化實施和區域聯動融合發展”。

梳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國家發改委主要政策動態,與發改委年度工作會議的重心基本一致。

2025年1月3日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祕書長袁達介紹2025年“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時指出:

“兩重”建設: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一是加大建設力度。二是加強軟硬結合。三是加快工作進度。在2024年提前下達2025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的基礎上,近期將再下達一批項目清單,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兩新”工作: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一是擴大範圍。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二是提升標准。三是完善機制。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分配,向2024年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傾斜。

對於2025年宏觀經濟政策發力重點方面,副祕書長袁達回答道:

一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二是推進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三是擴大高水平對外开放。四是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六是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關注了民營企業和統一大市場建設等。2024年12月31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开座談會,聽取外向型民營企業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2025年1月7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有關情況,並向社會全文公开《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

自下而上角度觀察,梳理各省份2025年重大項目投資規劃,2025年已公布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的省份規模上較2024年整體有所提升。在兩年均公布投資規模的省份中,經濟大省增長尤爲顯著,浙江、北京分別大幅增長1500億元、1389億元,上海、江蘇均小幅增長100億元左右,廣東則保持不變;湖北、天津均小幅下降200億元左右,而河南下降幅度較高,相較於2024年兩批總計規模下降1396億元。

基於此,我們認爲保持投資增速仍爲2025年穩增長重要抓手,經濟大省將充當挑大梁的角色,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預計將發揮重要資金支持作用。


02

住建部:突出城市更新和舊改


首要工作是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12月24日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开,提出2025年重點抓好5個方面的工作。

對於需求側,以城市更新爲重點,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對於供給側,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

根據中國建設報統計 ,2024年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12省設立專項資金給予獎補或貸款貼息,12個省發行專項債近1000億元用於各類更新改造。

2025年1月3日 ,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开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時指出,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安排,2025年我國將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持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既有建築改造利用和老舊街區更新改造等。

目前貨幣化安置仍以房票安置爲主。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 ,2024年以來,我國已有超過90個城(區)鼓勵採用房票安置方式對拆遷安置戶實施安置。


03

交通運輸部:預計交通投資增速回正


2024年全國公路水路固定資產建設增速大幅下滑並轉負,主因公路建設投資拖累。2024年1-11月全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9.6% ,遠低於2023年同期的2.4% 。其中,公路建設投資23627.02億元,下降幅度達到了10.8%,而水運建設投資1979.66億元,同比增長8.3%。

2024年12月25日 ,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开幕,系統部署2025年交通運輸重點九項工作。“一是加快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二是深入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四是發展壯大交通運輸領域新質生產力。五是提高國家重大战略服務保障能力。六是全力做好交通運輸安全穩定工作。七是深化交通運輸對外开放合作。八是扎實做好“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九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2025年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預計2025年全國交通運輸建設投資增速回正。

2024年12月27日,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表示,2024年預計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3.8萬億元,同時,展望2025年表示,“交通運輸行業將用好政策紅利,制定出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2025年版)》,謀劃啓動或者有序推進實施20個左右重大工程包、40個左右單體重大項目;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預計2025年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達到3000億元,爲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帶來強力支撐推動深化綜合運輸體系改革,推進鐵路體制改革,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通過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自下而上角度觀察,江蘇省、浙江省等多個省份基本完成2024年規劃目標,同時2025年投資目標規模略高於2024年。


04

民航總局:計劃增速回落、但絕對水平並不低


2024年民航未明確投資規模,但對周轉量等要求同比多增。全國民航工作會議 並未對民航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民航機場建設目標披露明確規劃。但明確2024年力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1360億噸公裏、6.9億人次和76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約14%、11%和3%,上調力度較大。

實際完成顯著超過計劃。從實際完成情況來看,2024年完成民航固定資產投資1350億元 ,連續5年超千億,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17.39%。2024年全國運輸機場總數達到263個,新增4個,同比少增1個。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482.2億噸公裏、旅客運輸量7.3億人次、貨郵運輸量898.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17.9%、22.1%,超額完成年初目標 。

2025年提出的周轉量等目標增速低於2024年,但絕對水平依舊較高。2025年民航總局工作會議 同樣未明確民航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民航機場建設目標,但提出運輸總周轉量1610億噸公裏、旅客運輸量7.8億人次、貨郵運輸量950萬噸,較2024年實際數同比增長8.6%、6.8%、5.8%。

預計2025年全國運輸機場建設將大幅發力支撐固定資產投資。結合《“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  來看,到2025年計劃建成民用運輸機場270個,目前還有7個缺口,按每年4-6個建設進度來看,民航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增。


05

水利部:預計水利投資維持高增


2024年水利投資高增。2025年1月13日,2025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召开,公布2024年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3529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同比增長12.8%,增速較2023年有所提升。其中,新开工國家水網重大工程41項,實施水利工程項目46967個,明顯多於往年。大規模水利建設吸納就業314.7萬人、同比增長14.9%,有效發揮了穩增長、穩就業重要作用 。

2024年12月31日 國新發布會中,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了2025年“兩重”水利建設工作安排,繼續加快新建、在建水利重大工程。首先,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比如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重慶渝西水資源配置、黃河古賢水利樞紐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進度。其次,推動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設。在“兩重”政策的支持下,按照《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明確的目標任務,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推動开工一批發展急需、前期工作有基礎、作用顯著的灌區、水庫、引調水等國家水網重大項目。第三,完善重大項目建設管理運行機制。一方面,進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充分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現有中央水利投資渠道等資金的帶動作用,再一方面,健全水價形成機制,鼓勵供需雙方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水利工程供水價格。”

2025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部署了2025年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數字化、智能化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一要完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二要構建國家水網工程體系。三要完善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四要完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五要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體系。六要健全水利科技創新體系。七要完善水治理體制機制法治體系。八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自下而上觀察,2025年全國水利投資規模大概率維持高增。 


06

工信部: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工業經濟有效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作用。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保持增長,31個省份中29個實現同比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四成 。

數字產業持續壯大。2024年前11個月完成數字產業業務收入31.7萬億元,同比增長5.4%,數字產業實現利潤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4.0%。全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超過1.7萬億元,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0%。

2025年,首要任務仍然是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展望2025年,總需求偏弱,生產端對經濟支撐依舊是關鍵。工信部2025年工作會議部署十二個方面重點任務 ,要求實施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加強對工業大省運行調度和督促指導,加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政策落實,通過供給升級激發有效需求。

2025年1月21日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還明確,加大對工業大省、工業大市的支持力度;着眼“十五五”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分級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抓發展環境優化,推動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措施,合理降低制造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


07

農業農村部: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


2024年12月18日 ,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嚴守耕地紅线,高質量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要積極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线。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對於未來拓展農民增收渠道,1月20日國新辦發布會 中明確,“一是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上下功夫。二是在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上下功夫。三是在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上下功夫。四是在提高財產性收入上下功夫。”


08

商務部:加力擴圍實施以舊換新,吸收外資存在不確定性


2024年 商務部重點推進六方面工作,一是推動消費持續擴大,二是推進貿易強國建設,三是加大引資穩資力度,四是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創新發展,五是持續深化多雙邊經貿關系,六是堅決維護經濟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展望2025年,商務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部署八個方面重點任務,“一是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二是全力以赴穩外貿,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三是促進吸引外資穩存量擴增量,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四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高水平建設开放平台。五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提升對外投資合作質量水平。六是加強務實經貿合作,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七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多雙邊區域經貿合作。八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2025年1月24日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提到,“2025年要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就是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資金力度。前期,中央財政已預下達首批810億元支持資金。‘擴圍’主要體現在:一是首次實施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政策;二是將汽車報廢更新舊車範圍擴大;三是將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擴圍至12大類;四是在對家裝廚衛“煥新”所用物品和材料給予補貼的”。

目前以舊換新實施效果成效顯著。截至2025年1月23日,全國共收到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報廢更新補貼申請3.4萬份,84.4萬名消費者購买了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103.7萬台。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首次納入了中央資金補貼支持範圍,1月20日實施以來,已有7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078.6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預計2025年外商投資同比可能仍存壓力。2024年 ,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1%。2025年1月23日 ,商務部發布會釋放穩外資信號,“一是擴大开放,持續放寬市場准入;二是打造品牌,高質量辦好“投資中國”活動。三是強化服務,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但外商投資與國內基本面息息相關,2025年可能仍有一定壓力。


09

重點央企年度工作安排


(1)國鐵集團:高鐵投產裏程目標並不算高

2024年初 ,國鐵集團披露2024年預計完成旅客發送量38.55億人,完成貨物發送量39.31億噸;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线1000公裏以上;完成運輸總收入1萬億元,同比增收359億元、增長3.7%。

從實際完成情況來看,國鐵集團連續多年超額完成年初工作目標。2024年 國家鐵路發送旅客40.8億人次,同比增長10.8%;累計完成貨物發送量39.9億噸,同比增長1.9%,連續8年實現增長;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06億元,同比增長11.3%,持續保持高位運行;投產新线3113公裏,繼續超額完成年度鐵路建設任務,其中高鐵2457公裏,鐵路建設成效顯著。

展望2025年,國家鐵路局會議 在部署2025年鐵路重點任務時提到要“確保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加快發展鐵路建設新質生產力,科學謀劃鐵路發展規劃”。

但具體目標設定並不算高。在具體目標設定上 ,2025年全國鐵路將高質量推進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力爭完成基建投資5900億元,投產新线2600公裏。發揮鐵路建設投資拉動作用,統籌推進國家102項重大工程中的鐵路項目建設,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邊等重要通道項目加快實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預計到2030年,全國鐵路運營裏程達到18萬公裏左右,其中高鐵6萬公裏左右,全國1、2、3小時鐵路出行圈和1、2、3天快貨物流圈全面形成。

(2)國家電網:2025年電網投資目標保持高增

2024年 國家電網披露電網建設投資總規模將超5000億元,實際完成投資6083億元 ,同比增長15.3%。

2022年8月,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在《求是》雜志發布署名文章題爲《爲美好生活充電 爲美麗中國賦能》 ,提出“十四五”期間,計劃投入電網投資2.4萬億元,大力推進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截止2024年,已完成投資2.13萬億元,完成約88.90%的“十四五”電網投資目標。

展望2025年,國家電網1月15日發布的信息顯示 ,2025年國家電網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全年電網投資有望首次超過6500億元。 

(3)南方電網: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亮眼

2024年 南方電網固定資產投資將達1730億元,同比增長23.5%,內容覆蓋電網建設、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領域,共計194項能源重點工程。

爲完成“十四五”目標,2025年電網投資規模至少在1325億元以上。2021年11月,南方電網 發布《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以加快數字電網和現代化電網建設進程,推動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其中,2021-2024年投資規模分別爲995億元、1250億元、1400億元、1730億元。 

(4)中國一汽:預計汽車銷量保持較高增速

2025年1月13日 ,中國一汽召开2025年工作會議指出,“2024年全年實現整車銷量320萬輛、營業收入5550.1億元,其中自主品牌銷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銷量、海外出口銷量均大幅增長,增速分別優於行業10.2、5.5、16.9個百分點。”

展望2025年,要聚力抓好“1156”年度工作部署,即:把牢產品成功經營主线,促進發展質量效益提升;做強能力提升關鍵支撐,夯實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堅決實現加速自主百萬、確保合資穩健、推進綠色跨越、持續海外突破、加快生態做優等五大目標,打贏高質量轉型升級突破战;統籌抓好全維战略管控、全速科技創新、全域極致降本、全員數智轉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六項重點工作,切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對於2025年的具體目標,工作會議提到“2025年集團公司目標銷量345萬輛、營業收入5956億元”,分別相比2024年增長7.8%、7.3%。

風險提示

政策不確定性,政策調控超預期,外部環境變化

注:本文爲天風證券2025年2月1日研究報告:《利率 | 從部委會議看穩增長重心》,分析師:孫彬彬S1110516090003、隋修平S1110523110001

本資料爲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布,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復制、發表、許可或仿制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爲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布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爲准。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標題:從部委會議看穩增長重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93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