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農村地區,由於生活條件相對落後,各類物資較爲匱乏,這一現狀促使許多老一輩人形成了一種習慣:在冬季來臨之前,會在家中儲備各種必需品,包括大米、蔬菜以及柴火等。這種做法旨在確保冬季有足夠的食物供應,體現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

在這些儲備物資中,大米和柴火的保質期較長,而蔬菜則相對較短。即便在寒冷的冬季,蔬菜也難以長時間保存。因此,許多老一輩人還養成了將各種蔬菜醃制成爲醃菜的習慣,以此來延長蔬菜的保質期並防止其變質。

盡管現代生活條件已顯著改善,冬季食物短缺的問題已不復存在,但許多老一輩人仍舊偏愛在冬季囤積蔬菜並制作醃菜。他們總覺得,若不醃制幾壇醃菜,便會感到不自在。

隨着冬季的臨近,不少農民朋友已經开始前往山區,積極挖掘一種可用於醃制的野菜,這種野菜便是“草石蠶”。

草石蠶這一名稱對於許多人而言可能較爲陌生,因爲在衆多農村地區,人們通常不會使用其學名,而是習慣於稱呼其俗稱,例如螺絲菜、寶塔菜、地環、甘露等。

草石蠶作爲一種野生植物,在我國的分布範圍極爲廣泛,涵蓋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浙江、江蘇、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各個角落。這種植物在農村山區尤爲常見,多生長於沼澤地、水邊等潮溼環境中。

盡管草石蠶的植株本身並不具備顯著價值,但其根部卻極具重要性,既可作爲藥材亦可作爲食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展开全文

在其原產地,草石蠶的根部通常被俗稱爲“螺絲菜”。盡管它是一種植物根部,但其外觀頗具吸引力。挖掘出土並清洗幹淨後,其色澤晶瑩剔透,表面呈現出環狀紋理,與螺螄相似,因此得名。

螺絲菜的塊莖質地脆嫩,可直接食用,味道甜美,類似於地瓜。在過去,它是許多農村兒童喜愛的零食之一。作者回憶起童年時期,每當陪同鄰居伯伯放牛時,總會在渴望零食的時刻挖掘十幾根螺絲菜作爲消遣。

然而,作爲零食並非螺絲菜的主要用途。在過去,其主要應用是制作蜜餞和醃菜。

螺絲菜天然具有甘甜的口感,無需額外添加糖分,通過短時間的熬煮以及隨後的陽光暴曬,便可制成美味的蜜餞。此外,利用螺絲菜制作醃菜亦是一項獨特技藝。螺絲菜以其甘甜和清脆的質地著稱,僅需簡單的醬油醃制處理,便可轉化爲佐餐佳餚。

在我童年時期,每年大約在10月至11月間,都會陪同父母前往山區採集螺絲菜。每次採集的數量可達數十斤。採集歸來後,將螺絲菜清洗幹淨,並直接全部置入壇中,隨後倒入自家釀制的醬油,加蓋後开始醃制過程。經過約3至5天的醃制,螺絲菜即可食用。

這種傳統的醃制方法相對簡單,主要是由於過去條件的限制所致。隨着現代條件的改善,湧現出多種醃制方式,例如加入泡椒、辣椒等調料,使得醃制出的螺絲菜呈現出甜辣脆爽的口感,極爲开胃。

總體而言,利用螺絲菜制作醃菜是一項獨特的技藝。正是由於其美味的口感,螺絲菜如今已成爲市場上廣受歡迎的醃菜原料之一。

然而,目前專門從事螺絲菜種植的人數並不多,主要依賴於野生採集。因此,市場上的螺絲菜價格相對較高。不同地區的市場價格可能有所差異,我所在地區醃制好的螺絲菜通常售價爲每斤10元,常常一經上市便迅速售罄。

螺絲菜的採挖季節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之間,但最佳採挖時間是在農歷九月中旬之後,即霜降之後。此時,螺絲菜的植株已經枯萎,便於採集,同時塊莖也達到最大且飽滿的狀態,口感更佳。例如,在我的家鄉,霜降過後便有大量農民前往山區積極採挖,以免被他人搶先採完。

若對此感興趣,不妨在此時間段嘗試前往山區採挖一些螺絲菜,以免隨着天氣轉冷,採挖變得不便。然而,需注意的是,在採挖過程中應避免將所有螺絲菜一次性挖盡,應保留部分作爲種子,以便其能夠繼續繁殖生長,從而實現長期可持續採挖。

親愛的朋友們,您是否曾親自採挖過螺絲菜?您認爲用螺絲菜制作的醃菜口感如何?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經驗與看法!



標題:長得像螺螄,生喫甘甜清脆,做成醃菜更是一絕,目前10元/斤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127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