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聚焦新時代的核心資產
投資要點
一、海外展望:下半年美國經濟降速但仍有韌性,美國核心通脹下行趨勢有望更加明朗,參考 1995 年,今年下半年美國降息和美債收益率下行或有可能,但不要過度期待。與1995 年相比,2024 年美國經濟的韌性更強。
二、中國投資展望: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在行業競爭格局改善的領域尋找“熬出來的精華”
2.1、新舊動能切換的陣痛有望依靠“熬練內功”緩解,內外部的政策放松或許有,但是不要過度期待。
立足政治經濟學的思維,認知並順應中國經濟發展新模式。政策立足底线思維“防風險”,堅持從地產驅動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新發展模式轉變。
下半年,房地產等舊動能滑坡對中國經濟增速負面衝擊逐步減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乃至房地產等產業政策有可能進一步發力。
結合化解債務壓力,長期而言,中國無風險收益率仍有望下移。
新發展模式下的新動能:出海新動能、消費新動能、科技新動能。
2.2、新發展模式下,投資中國股票要聚焦中觀——在行業競爭格局改善的領域尋找“熬出來的精華”。
根據庫存周期和產能周期,供給側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
“剩”者爲王,經濟新舊動能切換的後期,龍頭盈利能力更強,重點關注供給偏緊、產能受限、需求平穩或者迎來邊際改善的行業。
三、新時代核心資產:推崇“重視股東回報”的股權文化
3.1、分紅和回購是海外發達市場值得借鑑的股權文化。
美、歐代表性指數股息+回購收益率維持在 4-5%,日本股市 2016 年以來維持在 3%。2005-2023 年,美歐日股息和回購貢獻指數約一半的收益。
3.2、爲什么可以有這樣穩定的股權回報?擁有股權文化氛圍。
以蘋果等美股的股權文化爲例,分紅和回購長期提升股價和股東回報。
3.3、中國 A 股和港股的股權文化正從“側重融資”走向“回報股東”。
港股市場現金派息和回購金額遠大於融資,股權文化較爲成熟。
央國企分紅穩定性和動力增強。互聯網龍頭顯著提升回購力度。
四、中國權益策略:聚焦新時代的核心資產,熬出精華
4.1、行情展望:看多下半年港股,愛在深秋,年內高點或在四季度。
本輪港股行情的本質是新時代的核心資產行情,有望持續數年。本輪核心資產具備新發展模式下的新特徵——熬出來的精華,更重視股東回報。
下半年特別是 8 月份到 11 月美國大選前,港股第二段趨勢性向上行情值得期待。
4.2、投資策略:逢低配置高勝率資產(核心資產+高股息資產)是港股的贏家之道
掘金港股高勝率資產之主线一:新時代核心資產的戴維斯雙擊。1)優先推薦互聯網等 TMT 行業龍頭。2)精選內需新趨勢的受益者,關注教育、服務業、先進制造、醫藥等行業的新贏家。3)精選出海“卷王”,關注電動工具、家電家具、互聯網、消費電子、汽車等產業鏈優勝者。4)精選具備金融屬性、供需緊平衡狀態下的上遊資源、能源領域的“剩者爲王”。
掘金港股高勝率資產之主线二:高股息資產是長期底倉資產。除了傳統類債券央國企龍頭之外,下半年可以進一步關注1)受益提價、盈利有向上彈性,從而能夠增加分紅的標的,如公用事業等。2)“預期差”修復動能較大的紅利資產,精選地產產業鏈的優質央國企龍頭,香港本地股中的優質高股息紅利資產。
風險提示:大國博弈風險;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經濟增速下行超預期風險。
報告正文
一、海外展望:下半年美國經濟降速但仍有韌性,美債收益率有望走弱
1.1、2024年下半年,美國經濟短期增長動能和通脹都有望降溫
首先,消費者支出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2024年下半年,支撐美國消費動能的關鍵變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
美國居民超額儲蓄在2024年一季度末耗盡。2021年8月,美國居民部門積累的超額儲蓄總量達到2.1萬億美元的峰值。之後,2022年至今的高利率高通脹環境下,超額儲蓄持續轉化爲居民消費的動力。截至2024年3月,根據舊金山聯儲的判斷,美國整體上的超額儲蓄已完全耗盡。
財政政策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振較2023年下降。2023年美國居民繳納稅收下降拉動個人可支配收入實際同比增速提升了約2個百分點,2024年1-4月居民繳納稅收上升,拖累了個人可支配收入實際同比增速約1個百分點。
隨着勞動力市場供求有所緩和,實際工資同比增速放緩將越來越明顯。當前,美國職位空缺率持續回落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相比疫情前,名義小時工資同比增速持續高位回落,剔除通脹後的實際名義小時工資同比增速則已經低於2012-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
持續的高利率將進一步壓制美國消費意愿和能力。消費者信貸余額佔美國居民消費的比例超過25%,但是,消費信貸余額同比增速自2023年2月以來持續下降,對利率敏感的非循環消費信貸余額同比增速已降至0%附近。
其次,2024年下半年,美國核心通脹下行趨勢有望更加明朗,住房服務通脹和超級核心服務通脹均有望回落。而一季度核心CPI下降速度放緩,美國服務消費和就業需求仍然旺盛、住房市場回暖,導致美國高通脹的粘性較強。
美國ZORI的新籤租約租金指數預示住房通脹將繼續回落。該指數的同比增速從2021年9月开始,持續回落至2023年9月,此後一直維持在低於疫情前水平的區間;該指數的環比增速近幾個月持續小幅回落。
超級核心服務通脹將受益於勞動力供求關系的正常化。人工成本佔了除住房以外的服務業成本的一半,服務業工資增速回落有助於降低服務通脹。
1.2、參考1995年,今年下半年美債收益率或難輕松走弱
以史爲鑑,復盤科技浪潮之下的1995年,美聯儲降息之前的經濟數據走弱、金融風險爆發;降息之後,美國經濟“軟着陸”、美債收益率出現階段性反彈。
1.2.1、復盤1995年美聯儲降息之前:經濟數據特別是非農就業走弱+金融風險爆發
美聯儲1994年2月开始加息,至1995年2月共加息300bp,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3%上升至6%。1995年2月是此輪美聯儲加息周期的最後一次。
危機頻發以及經濟數據开始走弱的情況下,美聯儲認爲通脹出現緩和,1995年7月美聯儲降息25bp,並於12月再度降息25bp,1996年1月最後一次降息25bp,1995-1996年該輪降息周期幅度僅75bp。
1994年12月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橙縣財政危機迅速升級,最終導致了破產保護申請。1994年底墨西哥比索危機爆發。
1995年7月之前,個人消費支出同比增速持續放緩、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連續幾個月保持在較低水平。
1.2.2、1995年降息之後,美國經濟軟着陸,美債收益率短期“不降反升”
1995年7月降息之後,個人消費支出和私人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快速回升,特別是科技浪潮中設備和軟件投資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私人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例從1996年的14%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17%以上,美國實際GDP增速從1996年2季度到2000年2季度一直保持在4%以上。
復盤1995年降息後,美債10年期收益率的下行進程反而出現階段性反彈。
1994年11月,10年期美債利率先於政策利率見頂(10年期國債利率最高接近8%),之後,墨西哥貨幣危機、橙縣破產、美國經濟數據走弱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美債10年期收益率先於聯儲降息自1995年5月开始加速下行,1995年7月第一次降息時,10年期國國債利率回落到6%。
聯儲於1995年7月第一次降息的靴子落地之後,美債10年期收益率反而出現了接近兩個月的反彈。
此後,伴隨進一步的降息,美國經濟开始溫和回升,美債10年期收益率的回落趨緩,在1996年初最後一次降息時,達到5.5%的低點。
降息結束後,美債利率再度上行,10年期國債利率回升至7%左右。
1.2.3、參考1995年,今年下半年不應過度期待美國降息和美債收益率下行
與1995年相比,2024年美國經濟的韌性更強,“軟着陸”甚至“不着陸”的預期在不斷升溫,此前市場擔憂的商業地產、回購市場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並未失控,因此,2024年下半年,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已經降低至1次,甚至可能不降息。我們對於下半年美債10年期收益率的下行目標的預測,調整到4%左右。
當前,美國家庭債務負擔的壓力較小、風險偏好高、財產性收入預期強,支撐了美國經濟的中期韌性。美國家庭債務支付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23年4季度爲9.9%,處於歷史低位水平。美國居民部門槓杆率2023年4季度爲72.9%,低於2019年4季度的75.1%,遠低於歷史峰值2008年1季度的98.7%,相對健康。
中期看,AI科技浪潮或將提升美國社會經濟效率,這輪朱格拉周期將進入設備和應用投資的共振爆發階段。在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的刺激、疊加AI的湧現式發展下,2021年美國計算機、電子和電氣設備等行業的建築开支开始激增;2024年1季度設備投資和軟件投資已經出現了企穩回升的跡象。
二、中國投資展望: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在行業競爭格局改善的領域尋找“熬出來的精華”
2.1、下半年新舊動能切換的陣痛有望依靠“熬練內功”緩解,內外部的政策放松或許有,但是不要過度期待
下半年,房地產等舊動能滑坡對中國經濟增速負面衝擊逐步減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乃至房地產等產業政策有可能進一步發力,結合化解債務壓力,可以判斷的是長期而言,中國無風險收益率仍有望下移。
2024年以來地方債發行速度偏慢,4月政治局會議提及“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5月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都开始加速,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
下半年,隨着美國經濟動能走弱,匯率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掣肘將放松,貨幣政策放松空間進一步打开。4月以來,聯儲寬松預期修正導致美債收益率、美元指數保持強勢,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偏離中間價的幅度加大。
2.2、新發展模式下的新動能:出海新動能、消費新動能、科技新動能
2.2.1、出海新動能:從歐美市場到新興市場,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
首先,從宏觀層面來看:
短期,美國去庫存結束,雖然美國消費下行,但只是減速並非失速,低基數下出口回暖。重點關注處於補庫階段或去庫尾聲,且美國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家具及家居擺設、家電、電氣和電子產品、日用品、紡服等。
中期,隨着中國出口新興市場份額繼續上漲,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需求支撐中國外需的持續性,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有望在歐美或新興市場直接設廠,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從GDP走向GNP。
微觀層面,參考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的出海經驗,中國企業將從產品出海走向產能出海,有望爲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提供新動能。
日本在美日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开始產能出海。日本制造業企業海外子公司銷售收入佔比從1990年的6.4%,上升至2021年的25.8%。
日本制造業企業從1989到2019年利潤復合增長率爲1.06%,海外子公司利潤復合增長率9.81%,海外子公司貢獻了利潤增量的70%,海外子公司利潤佔制造業企業利潤的比例從1989年1.7%提升到2016年最高超過30%。
2.2.2、消費新動能:高性價比消費、新興服務消費
首先,高性價比消費保持快速增長。以電商爲代表的高性價比消費滲透率繼續提升,以拼多多爲代表的低客單價的電商平台增速更高。
其次,新興的服務消費佔比有望繼續提升,提供情緒價值的消費快速增長。
1)消費從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轉移是大趨勢,並不因經濟的轉型而停滯,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服務消費佔比都達到50%以上。中國當前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僅43%,在老齡化、少子化趨勢下,服務性消費佔比有望繼續提升。
2)中國2020-2023年消費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相比2016-2019年下降,但以體育娛樂爲代表的情緒價值消費增速超過疫情前,並在2024年1-5月進一步提升。居民出行的數據同樣反映了情緒價值消費的需求旺盛,2024年春節、五一、端午假期三個假期的旅遊收入和旅遊人次超過疫情前。
2.2.3、科技新動能:全球AI科技浪潮+中國科技自立自強
首先,2024年AI大模型能力持續快速提升,疊加推理成本下降,有望驅動AI終端與應用服務需求,AI投資機會將延伸到更多賽道。
1)龍頭互聯網平台兼具AI落地應用場景與大模型能力靠前的優勢,國內AIGC的變現場景豐富。AI廣告優化將直接提高社交媒體平台的商業化水平。“AI+電商”模式提升電商效率,推動電商行業的進一步升級。AI賦能在线旅遊行業的場景主要集中在智能行程規劃和自動客服場景,AI客服可提高OTA服務效率。
2)AI創新產品拉動消費電子企穩。手機方面,隨着擁有底層系統的兩家公司,蘋果與谷歌發布AI手機系統,或吸引更多用戶更換AI手機,同時手機上AI應用的推廣,也能帶來更多潛在推理算力;PC方面,根據IDC預測,AI PC(定義爲帶有NPU的設備)出貨量佔比預計將從今年的大約1/5上升到2028年的近2/3。
其次,中國科技自立自強領域不斷實現突破、政策紅利持續催化。
國家大基金三期於5月24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達3440億元人民幣,超過前兩期總和,將持續支撐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
行業層面上,半導體、消費電子、光模塊和軍工等基本面預期正在改善。4月電子元器件售價近三月均值爲14.1元/件,同比降幅由3月的-20.2%明顯收窄至-6.7%。5月存儲價格繼續上漲,反映DRAM存儲器景氣的DXI指數同比上漲42.5%。
2.3、新發展模式下,投資中國股票要聚焦中觀——在行業競爭格局改善的領域尋找“熬出來的精華”
2.3.1、根據庫存周期和產能周期,供給側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
從A股2024年一季報來看,非金融企業庫存去化已經結束,庫存同比降速收斂。始於2021年的產能擴張周期也已經於2023年底觸頂,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同比增速回落,Capex同比增速已經降至低位,2024年二季度有望轉負,進一步帶動固定資產同比增速下行。
行業層面來看,2021年以來的產能投資周期是以電力設備、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先進制造業引領的產能周期。但是,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產能擴張幅度並不大,固定資產同比增速甚至低於同期的收入同比增速。
2.3.2、要更加重視能漲價的行業,其龍頭公司的盈利彈性將恢復
今年以來,PPI相對低迷,但有不少商品提價,漲價成爲重要的投資线索,背後的原因正是供給側面臨約束、需求平穩或邊際改善推動的供需改善。
下半年,隨着需求趨穩,沿着供需格局進一步改善的线索找機會,重點關注供給偏緊、產能受限、需求平穩或者迎來邊際改善的行業。根據興證策略團隊:
第一類,具備供給偏緊特徵,且政策關注程度較高、產能面臨較強約束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上遊周期及部分中遊制造業:石油石化、煤炭、鋼鐵、有色金屬(鋁),以及火電、火電設備、電機、商用車等。
第二類,政策未明確涉及強制性約束,但供給格局較緊的行業:(1)上遊周期:有色金屬(小金屬及金屬新材料)、航運等;(2)制造:電網設備(電工儀器儀表、電網自動化設備)、專用設備(能源及重型設備、農用機械)等;(3)消費:文娛用品、家電(家電零部件、照明設備、黑色家電)、體育等;(4)TMT:面板、消費電子、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制造等。
2.3.3、“剩”者爲王——經濟新舊動能切換的後期,龍頭盈利能力更強
當前,新增供給壓力減弱,但是,存量供給過多的情況仍需要時間來消化出清,在經濟出清階段,往往會出現盈利向龍頭企業集中的狀況。
參考2015年-2018年固定資產同比增速見頂回落的周期,行業盈利集中度提升。
本輪周期,盈利也开始向龍頭集中。根據興證策略團隊的研究,2024Q1,龍頭整體淨利潤同比增速爲-0.91%,同比增速高於全部A股3.35個百分點,領先優勢較2023年的0.10個百分點明顯擴大。2024Q1龍頭業績增速佔優的行業數量佔比從2023年的61.29%顯著提高到70.97%。
三、新時代核心資產:推崇“重視股東回報”的股權文化
3.1、海外成熟市場的股權文化
3.1.1、分紅和回購是海外發達市場值得借鑑的股權文化
參考美股、日股、歐股等海外成熟股票市場,美國、歐洲股市代表性指數的股息+回購收益率維持在4-5%,而日本股市自2000年以來呈顯著不斷上行的趨勢,2016年以來維持在3%的中樞水平。
長期來看,發達市場核心指數的年復合收益率中,股息和回購年均收益率約能貢獻一半。2005-2023年,標普500年均復合回報9.6%,其中股息和回購年均收益率合計4.9%;日經225指數年均復合回報5.9%,股息和回購收益率3.0%;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年均復合回報5.0%,股息和回購收益率合計5.2%。
美股市場股權文化以回購爲主,特別是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金融、醫療保健等行業回購收益較高;而日本、歐洲股市以股息收益爲主。
從行業分布來看,無論是成長還是價值風格,各行業均有股息+回購收益,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些行業。
3.1.2、爲什么可以有這樣穩定的股權回報?擁有股權文化氛圍
以美股爲例,標普500公司現金流充足,有能力支撐分紅和回購。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收入“含金量較高”,經營性現金流與收入的比重自2008年以來一直維持在17%左右的水平,且呈現出上行趨勢。經營現金流足以覆蓋Capex支出,Capex佔經營性現金流的比重從2008年的47.1%下降至2023年的37.6%。
美股公司大股東多爲機構投資者,給予股東回報的意愿強。根據彭博數據統計,截至6月18日,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機構持股佔比平均值高達91.9%。以美股“M7”(Magnificent 7)爲例,前三大股東主要是機構投資者。
3.1.3、從美股公司分紅和回購看股權文化
美股卷煙制造商菲利普莫裏斯憑借高ROE、高毛利率、充裕的現金流的特徵,自2014年以來,每年分紅比例超過80%,平均值達到93%,淨股息率維持在5%的中樞水平,成爲美國大盤股中分紅收益率最高的股票之一;而其2014-2023年近10年股價(不復權)年化復合回報率僅0.8%,遠不及股息回報。
高成長的科技龍頭往往回購都很慷慨,甚至也有分紅。以美股蘋果公司爲例,2012年以來,蘋果公司年度分紅金額不斷提升,而回購金額自2018年以來更是維持在650億美元以上的絕對高位水平,2023財年分紅金額達到150.25億美元,回購金額達到775.5億美元。分紅和回購給股東帶來的回報在2018年一度達到11.5%,近年來雖有回落,但也有4%左右的收益率。
3.2、中國A股和港股的股權文化正從“側重融資”走向“回報股東”
2017年以來,全A非金融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及投資活動現金流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下降,反映出企業投資需求下降,現金流改善,從而有能力進行分紅回購。
港股市場現金派息和回購金額遠大於融資,股權文化較爲成熟。2016年以來,港股市場的派息+回購總額始終高於當年融資總額,該差距在2023年進一步擴大至2.0萬億港元。2023年港股市場現金派息總額約2.03萬億港元,回購金額約1270億港元,而當年IPO+上市後募資僅1507.1億港元,現金派息和回購金額遠遠超過募資金額。而截至2024年5月31日,港股2024年回購金額已經達到884. 5億港元。
央國企分紅穩定性和動力增強。以三桶油、四大行、三大運營商爲代表的港股高股息優質央國企分紅金額、分紅比例整體呈現出平穩上行趨勢。
互聯網龍頭顯著提升回購力度,增加分紅,不斷改善股東回報。2024年以來,以騰訊控股、阿裏巴巴、京東集團、美團、快手、攜程等爲代表的互聯網龍頭相繼更新了公司的回購、分紅計劃。
四、中國權益策略:聚焦新時代的核心資產,熬出精華
4.1、行情展望:看多下半年港股,愛在深秋,年內高點或在四季度
4.1.1、本輪港股行情的本質是新時代的核心資產行情,有望持續數年,行情的關鍵在於核心資產持續的戴維斯雙擊
本輪港股行情不是簡單的、交易型跌深反彈,而是類似2016-2020年核心資產行情,今年开始的這一輪核心資產行情也可能延續數年,這輪核心資產具備新發展模式下的新特徵——熬出來的精華,更重視股東回報。
3月21日報告《港股的春天:高勝率投資是贏家之道》強調2024年港股有望底部擡升,從過去數年的空頭市場逐步回歸多頭市場。
5月14日《新時代的港股核心資產》指出,以高股息央國企龍頭爲長期配置的底倉資產,以新時代核心資產爲中期進攻的方向,並提出選股標准:1、股息率+回購收益率在3%以上,良好的現金流以支撐分紅及業績的持續性,體現了重視股東回報的股權文化;2、業績增速不低於10%,高標准在15%以上;由股息、回購和淨利潤增長帶來的綜合回報至少能夠超過15%。
4.1.2、下半年特別是8月份到11月美國大選之前,港股第二段趨勢性向上行情值得期待
4月份以來的行情是港股行情的第一階段,核心特徵是空頭回補,導火索是外資進行“高低切換”回流港股,外資共振驅動港股走強。
5月底我們提示港股行情步入震蕩調整期的風險,並判斷6、7月份是震蕩、空中加油階段,建議逢低爲下半年行情布局核心資產。
展望2024年下半年,8月份中報季开始,隨着各領域核心資產盈利改善以及業績指引上調,疊加,中國宏觀政策效果有望顯現,美國經濟動能弱化,吸引外資流入,從而引發核心資產的戴維斯雙擊。
首先,8月份港股中報季,港股龍頭的業績指引或更樂觀。當前投資者對於港股的盈利增速預期並不高,彭博提供的一致預期恆生指數2024年EPS同比增速僅6.6%,甚至低於2023年的EPS增速。隨着中國名義GDP企穩回升,後續龍頭公司盈利超預期概率大。
其次,今年三季度港股市場或迎來內、外資共振式流入。
一方面,美債利率頂部已經確認,三季度隨着美國通脹及經濟增速有望回落,不論9月降不降息,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至少向上反彈風險不大,跟隨美債利率走向的香港銀行同業折息(HIBOR)向下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一旦當前過度擁擠的做多美國大盤科技股策略出現短期反噬,可能會導致海外資金特別是亞太資金重新配置港股。
另一方面,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的空間可能進一步打开,疊加港股的賺錢效應恢復,將進一步提升內地資金對港股的投資意愿。中長期來看,內地的低利率環境下,港股高勝率資產的性價比更加凸顯,內地資金特別是保險、理財等配置型資金,將繼續加大港股配置。如果出現港股通的紅利稅政策的優化,則內地資金將更加可能成爲港股市場的“定海神針”。
4.2、投資策略:逢低配置高勝率資產(核心資產+高股息資產)是港股的贏家之道
4.2.1、掘金港股高勝率資產之主线一:新時代核心資產的戴維斯雙擊
新時代的港股核心資產,指的是在具有良好的現金流可以支撐分紅及業績的持續性(股息率+回購收益率在3%以上),未來能夠有不低的業績增速(業績增速不低於10%,高標准在15%以上) 。如此,由股息、回購和淨利潤增長帶來的綜合回報至少能夠超過15%,高標准在18%以上。其中,如果業績年復合增速持續超15%,股息率和回購收益率可以爲0。
經歷4年多的深度調整之後,港股各行業最具競爭力的龍頭們的估值體系重塑已經完成,即使以偏悲觀的業績預期來看,估值也不高。以互聯網公司爲例,港股主要互聯網公司的2024年PE估值在8-21倍的區間,PEG在0.2-1.8之間, PS/G除了騰訊控股0.53倍,其余均不高於0.5倍。
隨着下半年經濟企穩並改善,好公司們有望迎來“基本面數據沒有此前預期那么糟”到“基本面持續改善”的時刻。
港股核心資產重估1:優先推薦互聯網等 TMT 行業龍頭。港股互聯網龍頭的估值已經進入到價值股的邏輯。互聯網龍頭盈利持續性、穩定性持續改善,分紅、回購的力度加大。互聯網行業收入和盈利增長,受益於性價比消費趨勢和積極布局出海。互聯網龍頭平台受益AI應用落地。
港股核心資產重估2:精選內需新趨勢的受益者,關注教育、服務業、先進制造、醫藥等行業的新贏家。
港股核心資產重估3:精選出海“卷王”,關注電動工具、家電家具、互聯網、消費電子、汽車及清潔能源產業鏈等出海產業鏈的優勝者。
港股核心資產重估4:精選具備金融屬性、供需緊平衡狀態下的上遊資源、能源領域的“剩者爲王”。
4.2.2、掘金港股高勝率資產之主线二:高股息資產是長期底倉資產
中長期來看,相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能夠提供穩定的高股息的資產難能可貴。低波紅利資產是未來配置中國權益資產的重要投資策略之一。
繼續長线看好傳統“類債券”央國企龍頭,除此之外,下半年可以進一步關注1)受益提價、盈利有向上彈性,從而能夠增加分紅的標的,如公用事業等。2)“預期差”修復動能較大的紅利資產,精選地產產業鏈的優質央國企龍頭,香港本地股中的優質高股息紅利資產。
五、風險提示
大國博弈風險: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經貿、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摩擦或制裁風險。
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美聯儲不降息的風險以及引發局部金融市場動蕩風險。
經濟增速下行超預期風險:如果海外經濟動能持續回落,存在外溢效應超預期風險。
注:本文來自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6月23日發布的《熬出的精華:核心資產星火燎原——2024年中期港股策略報告》,報告分析師:張憶東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0110012、SFC HK執業證書編號:BIS749;李彥霖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0110015;遲玉怡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2040001
標題:張憶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聚焦新時代的核心資產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2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