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4月工業利潤增速轉正主因低基數、節假日調休、出口改善,但可持續性不同。

4月利潤增速反彈主因營收、成本同比均改善,但兩者真實表現相反。4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持平4.3%,當月同比回升7.5pct4.0%回升幅度較大主因低基數效應4月利潤環比-0.4%,與季節性(0.4%)接近。

拆分利潤當月增速結構來看,貢獻之一源於營收增速回升(同比+4.5pct3.3%),其一源於基數較低,其二從環比來看4月營收環比爲-5%,也好於季節性(-7.9%),說明營收增速實際也在回升貢獻之二爲成本同比改善,貢獻利潤增速回升,但環比來看壓力仍在。

4月成本對利潤增速的拖累放緩,但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低基數影響,而當月成本率爲85.8%仍明顯高於季節性(84.5%)。

營收:低基數與節假日分布等短期因素推升營收,但出口改善也形成支撐。總體來看,4月營收改善既反映假期調休對工業生產的短期擾動影響,也有出口改善的中期支撐。

由於假期調休影響,今年4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了2天,而工業企業營收並不是最終需求指標,其中包括了大量中間品、生產資料的銷售收入,工作日的增加推動了4月工業生產明顯改善,也對這類商品的營業收入形成了拉動。此外,雖然4月內需指標仍然偏弱,但出口明顯改善對企業營收形成支撐。

拆分結構來看,出口依賴型中下遊行業營收增速改善幅度最大,也反映出口改善對於營收的額外支撐。譬如通用設備、紡織服裝、船舶等。

利潤率:油價上升、國內煤鋼價回落、下遊產能過剩剛性成本擡升,三者共同擠壓利潤率。4月工業企業利潤率回升20bp5.4%,回升幅度小於季節性。

其中成本壓力偏高是主要原因,結構上成本壓力來自三大領域

其一,前期國際油價再度走高擡升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成本率。石油化工產業鏈成本率持平85.8%的高位,爲近五年同期次高值。

其二,國內煤價鋼價下滑,煤炭冶金產業鏈成本率偏高(86.9%),由於我國煤炭冶金產業鏈上遊環節在國內,煤價鋼價下跌雖然帶動下遊成本率下降,但中上遊成本率上升,總體成本率往往趨於上升。

其三,消費需求走弱而前期下遊投資過熱,產能過剩風險繼續加劇下遊剛性成本壓力。下遊消費行業成本率環比大幅上行121bp84.1%,爲近五年同期最高值,其中汽車(87.7%)、計算機電子設備(87.9%)成本率均上行。

利潤:回升幅度,石油化工產業鏈>下遊消費>投資驅動的煤炭冶金產業鏈。總體來看,各行業利潤增速改善均有低基數和節假日分布的影響,但分行業看,石油化工產業鏈在營收回升、成本壓力持平高位背景下,利潤增速(+15.3pct10.7%)改善幅度最大。下遊消費行業營收增速雖明顯回升,但成本壓力卻也明顯擡升,總體利潤增速(+4.5pct17.3%)改善幅度次之。相較而言,營收增速改善幅度不大,且成本壓力也在擡升的煤炭冶金產業鏈,利潤增速在低基數下僅改善1.8pct-11.7%

庫存:規模以上工業庫存回升,但中下遊庫存仍然偏低。4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回升0.6pct3.1%,延續2312月以來回升勢頭,實際庫存同比回升0.8pct6.7%。拆分結構看,截止3月,上遊(+4.5pct6.2%)庫存回補仍是支撐本輪工業庫存回升的主要來源,但中遊(-0.8pct6.3%)、下遊(+0.2pct2.8%)庫存增速表現仍然低迷,這與前兩輪工業補庫時(2017-20192021-2022)下遊高於中上遊有明顯差異

總結:三大因素支撐4月利潤,但可持續性不同。總結4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低基數、假期調休影響工作日分布、出口改善是帶動4月利潤反彈的主要原因。

但展望5月及之後其一工業利潤基數將逐步走高,其二假期調休的影響逐步消退,營收的改善速度或將放緩。

因此4月數據結構中,只有出口改善對利潤的支撐可持續期待,後者並不需要依賴發達國家經濟強勁,本輪發達國家需求下滑但進口回升、對我國出口形成支撐,背後是去庫存結束對於進口的支撐效果。

下半年利潤率或“接棒”量,對工業利潤形成支撐。下半年國際油價仍有下行壓力,背後是美國大選共和黨上任預期強化、相應對傳統原油增產的支持,以及歷史最低份額下OPEC競爭性增產的潛在動機。此外,國內雙碳政策強化也有助於推動大宗價格止跌回升。兩者均有利於推動利潤率改善。但在此過程中,下遊產能過剩疊加中上遊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預計企業盈利更多向中上遊集中,下遊利潤中出口相關行業利潤或將好於內需相關行業。

風險提示:國際油價超預期上行,國內工業品需求恢復不及預期。


一、4月利潤增速反彈主因營收、成本同比均改善,但兩者真實表現相反

4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持平4.3%,當月同比回升7.5pct4.0%回升幅度較大主因低基數效應4月利潤環比-0.4%,與季節性(0.4%)接近。拆分利潤當月增速結構來看:

貢獻之一源於營收增速回升(同比+4.5pct3.3%),其一源於基數較低,其二從環比來看4月營收環比爲-5%,也好於季節性(-7.9%),說明營收增速實際也在回升,估算營收對利潤增速的單月貢獻回升4.7個百分點至3.5個百分點。

貢獻之二爲成本同比改善,貢獻利潤增速回升,但環比來看壓力仍在。4月利潤率變動對利潤增速的影響由3-2.5個百分點扭轉爲4+0.8個百分點,主因成本對利潤增速的拖累放緩(同期由-6.1個百分點變爲爲-3個百分點),但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低基數影響,而從環比來看,4月成本率爲85.8%,仍明顯高於季節性(84.5%),成本率環比也高於季節性。

二、營收:低基數與節假日分布等短期因素推升營收,但出口改善也形成支撐

總體來看,4月營收改善既反映假期調休對工業生產的短期擾動影響,也有出口改善的中期支撐。上文提到,4月營收增速回升其一源於低基數貢獻,其二源於環比本身也好於季節性。由於假期調休影響,今年4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了2天,而工業企業營收並不是最終需求指標,其中包括了大量中間品、生產資料的銷售收入,工作日的增加推動了4月工業生產明顯改善,也對這類商品的營業收入形成了拉動。此外,雖然4月內需指標仍然偏弱,但出口明顯改善對企業營收形成支撐。

拆分結構來看,出口依賴型中下遊行業營收增速改善幅度最大,也反映出口改善對於營收的額外支撐。細分行業來看,4月營收改善幅度較大的主要包括皮革制品(+14.1pct12.9%)、通用設備(+8.3pct4.1%)、紡織服裝(+6.5pct-2.3%)、、鐵路船舶等交運設備(+5.9pct9.0%)、家具(+5.0pct2.3%)等等,上述行業也是4月出口表現較強的行業。

而其他行業方面,石油化工產業鏈營收增速整體回升4.1pct5%,但內部分化,其中上遊石油开採(+5.3pct11%)營收增速明顯回升,但中遊石油加工(-0.3pct-0.4%),顯示雖然國際油價走高對名義營收形成支撐,但高油價也相應對需求形成抑制,尤其是在需求本身就偏弱的背景下。

三、利潤率:油價上升、國內煤鋼價回落、下遊產能過剩剛性成本擡升,三者共同擠壓利潤率

4月工業企業利潤率回升20bp5.4%,回升幅度小於季節性(54bp)。其中成本壓力偏高是主要原因,成本率環比回升24bp85.8%,環比升幅大於季節性(+10bp)。結構上成本壓力來自三大領域:其一,前期國際油價再度走高擡升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成本率。石油化工產業鏈成本率持平85.8%的高位,爲近五年同期次高值。其二,國內煤價鋼價下滑,煤炭冶金產業鏈成本率偏高(86.9%),由於我國煤炭冶金產業鏈上遊環節在國內,煤價鋼價下跌雖然帶動下遊成本率下降,但中上遊成本率上升,總體成本率往往趨於上升。其三,消費需求走弱而前期下遊投資過熱,產能過剩風險繼續加劇下遊剛性成本壓力。下遊消費行業成本率環比大幅上行121bp84.1%,爲近五年同期最高值,其中汽車(87.7%)、計算機電子設備(87.9%)成本率均上行。

四、利潤:回升幅度,石油化工產業鏈>下遊消費>投資驅動的煤炭冶金產業鏈

總體來看,各行業利潤增速改善均有低基數和節假日分布的影響,但分行業看,石油化工產業鏈在營收回升、成本壓力持平高位背景下,利潤增速(+15.3pct10.7%)改善幅度最大。下遊消費行業營收增速雖明顯回升,但成本壓力卻也明顯擡升,總體利潤增速(+4.5pct17.3%)改善幅度次之。相較而言,營收增速改善幅度不大,且成本壓力也在擡升的煤炭冶金產業鏈,利潤增速在低基數下僅改善1.8pct-11.7%

五、庫存:規模以上工業庫存回升,但中下遊庫存仍然偏低

4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回升0.6pct3.1%,延續2312月以來持續回升勢頭,實際庫存同比回升0.8pct6.7%。拆分結構來看,截止3月,上遊(+4.5pct6.2%)庫存回補仍是支撐本輪工業庫存回升的主要來源,但中遊(-0.8pct6.3%)、下遊(+0.2pct2.8%)庫存增速表現仍然低迷,這與前兩輪工業補庫啓動時(2017-20192021-2022)下遊高於中上遊有明顯差異。本輪工業企業尚未出現明確的持續補庫跡象,從實際庫存增速絕對水平來看也處於歷史中樞水平、並非低點。

六、三大因素支撐4月利潤,但可持續性不同

總結4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低基數、假期調休影響工作日分布、出口改善是帶動4月利潤反彈的主要原因。但展望5月及之後,其一工業利潤基數將逐步走高,其二假期調休的影響逐步消退,營收的改善速度或將放緩。因此4月數據結構中,只有出口改善對利潤的支撐可持續期待,後者並不需要依賴發達國家經濟強勁,本輪發達國家需求下滑但進口回升、對我國出口形成支撐,背後是去庫存結束對於進口的支撐效果。

下半年利潤率或“接棒”量,對工業利潤形成支撐。下半年國際油價仍有下行壓力,背後是美國大選共和黨上任預期強化、相應對傳統原油增產的支持,以及歷史最低份額下OPEC競爭性增產的潛在動機。此外,國內雙碳政策強化也有助於推動大宗價格止跌回升。兩者均有利於推動利潤率改善。但在此過程中,下遊產能過剩疊加中上遊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預計企業盈利更多向中上遊集中,下遊利潤中出口相關行業利潤或將好於內需相關行業。

風險提示:國際油價超預期上行,國內工業品需求恢復不及預期。

內容節選自申萬宏源宏觀研究報告:

本文來自申萬宏源發布的報告《4月利潤增速回正的三個原因——工業企業效益數據點評(24.04)》,分析師:屠強 王勝



標題:4月利潤增速回正的三個原因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1113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