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國債很可能迎來更大的供給壓力,但我們認爲判斷其對債市影響的關鍵在於央行數量端工具取向。目前央行態度依然維持中性偏寬松,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後續仍可期待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交易型機構在當前點位的止盈動機或已逐步增強,有可能和特別國債的集中供給形成共振,給債市帶來較大的擾動。

二季度國債供給壓力擡升。

我們參考此前各個季度的國債發行計劃,以及近期的單只國債發行規模,預計二季度普通國債可能發行2.7萬億元,淨融資可能達到6000億元,較一季度的淨融資壓力明顯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國債單只發行規模較年初有所增加,或預示着國債發行提速已經拉开帷幕。此外,除了普通國債,二季度可能是特別國債的發行高峰。

寬財政對債市影響的歷史梳理。

通過梳理2000年到2023年中的6輪相對典型的寬財政發力時段,央行的操作以及市場的反應,我們發現,相較於政府債多發引起的流動性缺口,較強的寬財政預期更容易引起長債利率脈衝式上升,因此,財政發力引起的資金面調整通常是階段性的,核心影響因素仍是央行數量端工具取向。

如何理解目前央行的態度。

1)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一方面,近期央行表態稱“我國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工具儲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仍有下降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實際利率依然較高,後續仍可期待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

2)防空轉可能形成一定的掣肘:近期央行散量OMO操作與MLF縮量續作以及避免資金沉澱空轉的表述引發市場擔憂,我們認爲這更多指向大型企業部門借助低息貸款進行套利的現象,但央行對於高槓杆帶來的金融風險一直有所關注,因此短端的資金利率難有大幅下行空間,曲线平坦化或將持續推進。

後市展望:

經我們測算,二季度國債很可能迎來更大的供給壓力,然而通過寬財政的歷史情況梳理,我們認爲關鍵在於央行數量端工具取向。目前來看,央行態度依然維持中性偏寬松,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後續仍可期待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此外,考慮到許多金融機構依然面臨“資產荒”的問題,我們認爲不用過分擔心國債供給壓力。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交易型機構在當前點位的止盈動機或已逐步增強,有可能和特別國債的集中供給形成共振,給債市帶來較大的擾動。

風險因素:

貨幣政策不及預期;經濟修復不及預期;流動性超預期收緊等。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3月22日發布的《債市啓明系列20240322—二季度國債供給會對債市產生衝擊嗎?》;明明 章立聰 史雨潔



標題:二季度國債供給會對債市產生衝擊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230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