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科技持倉保持高位,電子行業持續超配
中信證券根據公募基金披露數據分析了2023Q4主動偏股型基金對於科技產業的重倉股持倉情況,並比對了同期北向資金的配置方向。截至2023Q4,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持續超配電子行業,配置比例、超配比例均處於過去五年歷史高位,持續的資金流入使得電子行業成爲2023Q4科技產業中唯一錄得增長的板塊。公募和北向均在23Q4降低了對汽車、通信、傳媒和計算機行業的配置比例。在板塊維度上,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體現出了大方向上的一致性,但對於部分具體個股兩者存在差異,比亞迪和工業富聯在獲得北向資金大幅加倉的同時,在公募基金中的持倉市值明顯下降。南向資金同樣大幅流入科技產業。
▍23Q4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對科技產業持倉維持高位,電子板塊系主要配置對象,其他板塊持倉比例有所回落。
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技產業(電子,通信,計算機,汽車,傳媒)的重倉股持倉比例爲25.4%,較23Q3小幅回升,在過去五年中僅略低於23Q2,處於五年歷史相對高位。23Q4科技產業整體超配比例1.1%,相較23Q3回調0.4pct。分具體行業看,電子行業持倉比例14.8%,超配4.7%,是科技產業中唯一超配的子行業,同樣處在過去五年歷史高位;汽車/通信/計算機/傳媒持倉比例分別爲3.4%/2.3%/4.0%/1.0%;超配-0.4%/-0.3%/-1.6%/-1.4%。
▍23Q4電子板塊上漲3.9%,是科技產業中該季度唯一錄得正增長的板塊。
汽車/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23Q4漲跌幅分別爲-0.9% /3.9% /-5.6% /-4.4%/-2.5%。科技各子板塊在2024年开年截至2月5日均出現大幅回調,漲跌幅分別爲-22.0% /-28.1% /-18.0% /-31.9%/-24.3%,目前汽車/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十年PE分位數分別爲53% /54% /10%/30%/70%,通信、計算機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傳媒仍然處於相對高位。
▍北向資金繼續超配科技產業。
2023Q4北向資金科技產業持倉比例環比上行1.2pcts至19%,同時,受科技板塊股價回調影響,北向資金科技產業持倉市值較2023Q3相比下降2.3%。2023Q4北向資金持倉佔比體現與公募基金配置相似趨勢,電子行業配置比例進一步上升1.6pcts至16%,超過公募配置的14.8%;汽車、通信、計算機、傳媒持倉比例進一步下降,其中傳媒行業持股數量下滑較快,23Q4北向持股數量下滑達13.2%。
▍北向資金與公募基金在部分個股操作存在差異。
23Q4長安汽車、江淮汽車、立訊精密、瀾起科技、通富微電、海康威視、中芯國際、歌爾股份、卓勝微、北方華創、韋爾股份、新易盛、寶信軟件等獲得公募基金大幅加倉。比亞迪、德賽西威、大華股份、中興通訊、工業富聯、金山辦公等公募持倉市值減少幅度較大。北向資金則大幅加倉福耀玻璃、長安汽車、比亞迪、傳音控股、韋爾股份、卓勝微、長電科技、中際旭創和工業富聯等個股。
▍南向資金大幅流入科技板塊。
南向資金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科技產業南向資金持倉共計7533億港元,2023Q4南向資金科技產業持股數量大幅增加7%,整體市值微降0.3%,計算機、汽車、通信行業均獲得較大幅度倉位增加。科技股佔據南向資金持倉市值前20名中的8席。
▍風險因素:
AI核心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科技領域政策監管持續收緊風險;私有數據相關的政策監管風險;全球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風險;AI潛在倫理、道德、用戶隱私風險;企業數據泄露、信息安全風險;全球雲計算市場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風險;地緣風險等。
▍投資策略:
人工智能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基礎大模型能力及其應用持續快速迭代。OpenAI領跑全球AI產業,其技術發展、商業化進程等方面動向值得持續關注,同時,國內公司正緊密追趕海外AI發展趨勢,國產大模型產業方興未艾。中信證券預計算力仍將是2024投資主线,建議關注5大方向:1)行業整體算力增長。2)網絡技術迭代。3)AI 邊緣端部署。4)國產算力芯片。5)先進封裝。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2月7日發布的《科技產業2023年四季度基金持倉追蹤—科技持倉保持高位,電子行業持續超配》報告,分析師:許英博S1010510120041;陳俊雲S1010517080001;徐濤S1010517080003;楊澤原S1010517080002;袁健聰S1010517080005;黃亞元S1010520040001;王冠然S1010519040005;尹欣馳S1010519040002
標題:中信證券:科技持倉保持高位,電子行業持續超配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