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开始盯着老年人做生意了
最近有一個詞很火,叫:銀發經濟
大概意思是年輕人的錢不好掙了,爲什么不轉去看看那些有錢有闲,退休金比鬧鐘還准時的老年群體
一則群體夠大
據復旦大學老年研究院預測,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爲19.1萬億元,佔總消費比重爲27.8%,佔GDP比重爲9.6%
再則消費能力好像也在往更年長的人轉移
根據大規模調研,截至2018年底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士
整理自《BCG&建設銀行:2019中國私人銀行》
其中48%的客戶平均年齡超過50歲
單憑這兩點就可以想象裏面可以創造多少商機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
盯准商機的方式會如此魔幻
故事還得從那天我在抖音刷短劇,偶然看到這樣的畫面說起
來源: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我那56歲的父親,每天晚上8點准時上牀
卻在凌晨偷偷做着60歲霸總的夢...
01
是的,抖音短劇也开始進軍老年市場了
要說今年什么最當紅,一定是短劇
最近我就看新聞說是一位27歲影視傳媒學院畢業的學生,從直播到轉入短劇拍攝從零起步
日薪從幾百元直接漲到現在5000元
行業暴利當然會吸引更多人湧入,而與之對應這些“7天寫完劇本”、“一周拍完100集”的劇情,難免也會陷入同質化
於是類似被偷聽心聲後豪門全家追着我寵、京圈太子爺每天都想轉正..
這些內容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很幼稚
但對老年人剛剛好
雖然已經猜到劇本情節大概率也是換湯不換藥,只是稍微調整了下標題,又拔高了點演員的年齡段
但當受衆切換成爺叔阿姨們,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樣
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瞬間开始大量收割起大爺大媽們的少女心
比如年輕霸總失寵了,比不上“閃婚老伴是豪門”
來源: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
劇情講的是作爲農村離異婦女的女主,因爲兒子入贅千金小姐家,但遭千金小姐嫌棄各種刁難,女主最孤立無援的時候,最終機緣巧合和「假扮修空調」的男主相識相戀
而男主身份是平平無奇「雷氏集團董事長」
就這樣我媽看了都要舉報詐騙的劇情,但據統計該短劇一周內充值金額就高達3000萬
其中六成以上是41歲以上的中年男性,還有不少超過50歲
有沒可能每一個午夜夢回我的老父親都在思考,自己和霸道總裁的距離
來源:短劇《一夜幸孕,閃婚老伴寵上天》
只差了一副金絲眼睛
而被短劇衝昏頭腦的,不止大爺,還有保潔大媽
比如勵志打工妹不喫香了,比不上“保潔阿姨”成熟有魅力
來源:短劇《保潔老媽無極歸來》
也是關於27歲總裁愛上45歲保潔阿姨的故事,真實身份其實是世界首富
沒想到《都挺好》裏那句“圖你年紀大,圖你不洗澡”竟然是真的,拜托,誰不想被霸總叫一聲老baby呢
又是一場讓人上頭的愛情劇
當然你會說,這看着就俗套的劇情,大爺大媽們真會买账么
俗不俗套不好說
但這倒讓我想起了另外兩位曾經迷倒萬千中年婦女、以及萬千大爺們的網紅頂流,從他們早期抖音視頻的留言就可以看出
就衝着當年被調侃pk一晚能把一個省退休金pk掉的勁
不是年輕人不看劇了,而是曾經那批看劇追星的人變老了
所以你會發現這些短劇有多火
輕則到了阿姨們邊做飯邊看短劇,結果把鍋給燒糊了,痛失一頓午飯的地步
情節嚴重的,已經充錢一波又一波了
一开始1塊2塊的充,到後面39.9元、49.9元
更癡迷點的還會通宵熬夜追劇,充值時間分別是01:03、01:21、04:47
都說風水輪流轉,再這樣下去以前針對青少年的“未成年防沉迷系統”,未來很可能會因爲短劇被轉移到老年人這裏
焊死在各大老年機
甚至這種趨勢還可能愈演愈烈,根據《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日均在线超過10小時的老年網民人數已經突破10萬人
完全可以想象,如今短劇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未來說不定還會有
奶奶教你學穿搭,60歲爺爺熬夜直播間,84歲外婆入駐小紅書...
02
而线下KTV、舞吧這些闲置場所,也不會放過
线上火熱线下也不能闲着
而之所以說是闲置場所,想當初還年輕的時候去KTV還是件頂新潮的事,生日、聚會、搖晃的紅酒杯都有它
但是各位還能想得起自己上一次去KTV是多久么
一份來自《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的數據,7年前的2016年,離現在已經有些年頭了,但光這一年的傳統KTV數量就斷崖式減少了近60%
於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
獻給長輩的爺爺奶奶們
而且別以爲都是60-80歲的老人家們會放不开,不得不說KTV和他們那叫一個契合
在家裏小孩不愛聽的《松花江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KTV這不是隨意發揮
還可以是全程女高音的美聲唱法
而KTV也沒有浪費這波潑天的流量,如今日常這種中包工作日下午收費358元左右,但是經過團購,最後每人平攤
32元/人
這個32元還是從上午10點KTV營業开始,可以唱7個小時,唱到下午5點
更聰明的還有直接設置中老年專屬的夕陽紅卡
類似這樣的活動,各位幾乎現在去上海任何一家KTV都可以找到,並且都默許爺叔阿姨自己帶飯、帶飲料、帶茶水
包括舞廳也是如此
最近我就去了一趟上海某菜市場附近的舞廳,嗯,菜市場附近
本打工人平時早上出門上班,最常看見的就是爺爺奶奶們都已經大包小包买菜回家的路上了,每次還得感慨現在的老年人真是朝氣蓬勃啊
所以這種下午跳完舞就能去菜場的舞廳,這選址真是絕了
更絕的是你見過現在貼舞廳門口的告示
直接就是挑明我就是做老年人生意
“高齡老年人不得參加激烈運動”、“本舞廳禁止嗑瓜子”
而我去到舞廳是晚上8點,雖然還不是人氣最旺的時候,但整個場子已經开始明顯熱起來了
尤其各位注意看右下角箭頭
已經有大爺开始提前預熱,非常陶醉
幾百平的舞池中間,快三、慢三、倫巴、吉特巴,雙人舞都是手到擒來,不知道等會哪位阿姨會被這樣專業的舞伴邀請
而工作人員告訴我,其實每天早上去跳舞的人最多,早上8點就有人了,都是附近的叔叔阿姨
畢竟相比廣場舞而言,這裏有空調吹吹,有桌子椅子可以坐坐和喝茶,也不用擔心音樂擾民
用10塊、9塊就能买來的快樂何樂而不爲呢
03
所以爲什么都开始做老年人的生意了
如果說以前無論是諸如抖音短劇這樣的影視作品,還是KTV這種的线下娛樂場所,針對的都是年輕人爲主
而現在爲什么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消費被大家看見,順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只是外因
更核心的
第一,老年人也意識到,生活更多是用來取悅自己
記得很久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講的是在北京的菖蒲河公園,你可以理解爲上海的人民廣場相親角
只不過聚集在這裏的老人,不是爲兒子女兒,而是爲自己而來
並且老年人的相親可比我們想象中猛多了
類似你是離婚還是喪偶?有沒有退休金?有沒有醫保?還有沒有性需求?
每個問題都是直擊要害
甚至只要看對眼,那是說話都不帶臉紅的
性本身從來就不該按照年齡劃分成爲禁忌
所以你說老年人沒有需求么,只是因爲某種程度上因爲家庭因爲兒女,他們的需求只不過被掩蓋了,但不表露並不代表沒有
包括這樣的需求甚至是可以有細分的
根據最新麥肯錫發布的《2024中國消費趨勢調研》報告,按照不同城市线級、年齡、家庭收入等多個維度,細分出108個人群
而其中總結出中國消費者主要的5種類型爲:
Z世代、一线富裕銀發族、三线富裕中老年、一二线新中產和農村中老年
是的,老年群體甚至佔了3個
對於一线富裕銀發族走向個人取悅,蘋果、富士相機店裏的老藝術家們可不少
對於三线富裕中老年,注重品質提升,家用大彩電、實木家具說換就換
包括農村中老年也开始關注自身健康,日常個人護理家用醫藥包少不了
於是這些需求也在延伸出更多消費場景
最近如果各位有在晚上去逛逛上海的街邊酒吧
很可能你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從最早的KTV到星巴克、Tims這樣的咖啡店
再到點上一杯啤酒的街頭酒吧
更多的老年人也开始爲自己消費,爲情緒意愿买單
並且這樣改變的影響並非單向的
第二,對於商家以及很多業態來說,也給到他們另一個選擇
最典型的是就幼兒園轉型問題
自2022年全國幼兒園數量出現了200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之後,2023年,幼兒園數量相比上一年又減少了1.48萬所
從各種新聞中我們也看到
幼兒園的關停潮仍在繼續...
那么問題來了,上幼兒園的人少了那曾經修建的幼兒園怎么辦,要知道不少幼兒園的基礎配套都非常好
於是,當把用戶轉變成老年群體,市場就來了
來看一組數據
就是如果將歷年來新生兒和60歲以上老年人口放在一個表格
整理自:國家統計局、民政部老齡工作局
這個類似剪刀的圖形其實也在表明
在新生兒本就每年100、200萬減少的時候,反之本就以“億”級別計算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到2023年的接近3億規模
平均每年增加約940萬人
而如此規模的人群背後一定是巨量的市場需求,於是幼兒園改養老院成爲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坐落在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的上海頤養第一敬老院
前身便是姚家角幼兒園
更多的還有在浙江金華、在深圳、太原、濟南等多地都开啓了“幼轉老”“老幼共托”的模式
04
所以今天跟大家聊了很多,但本質上想說的是不僅是從影視劇、KTV酒吧背後蕴含着養老服務的商機
而是商機背後,老年人的需求不應該被忽視
畢竟在很多刻板印象裏,老人就該是在家帶帶孫子,或者更清心寡欲,曾經老年群體也更多都在以配角的姿態出場
但現在我們看見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費模式都在變得更加繽紛多彩
反之
對於機構來說,類似關停幼兒園的闲置空間能夠再次被盤活利用,老年人的需求也很好的被解決
本質上這也是一種雙贏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帖子,叫做:“我老了之後也要這樣”
我老了之後也要喝奶茶打遊戲
我老了之後也要和老閨蜜一起再去一次迪士尼
以及
自己優雅的老去也不錯
每個人都會老去,善待和平等的對待他們,當銀發經濟真的蓬勃旺盛的時候
也是等同於對待未來我們自己
標題:現在都开始盯着老年人做生意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