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我國共進行了五次航天發射,兩次爲固體火箭,三次爲商業火箭發射,其中兩次爲民營火箭公司發射。商業航天時代,航天活動遵循以盈利爲主要目的、遵循市場機制,因此運載火箭的低成本、大運力是未來的趨勢。固體火箭發射便捷靈活,而液體火箭引領可回收技術發展。近年來我國持續的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爲衛星互聯網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礎。星網+G60星鏈的建設推進,標志着我國衛星互聯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參考SpaceX的發展歷程,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商業火箭核心受益於衛星星座建設,市場空間將達千億規模。

一周五箭,商業航天提速。

2023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我國共進行了五次航天發射,兩次爲固體火箭,三次爲商業火箭發射,其中兩次爲民營火箭公司發射,代表着商業火箭在航天發射參與程度提升。捷龍三號成功發射標志着捷龍三號順利邁入商業化發射交付新階段;谷神星一號是星河動力研制的一款固體運載火箭,本次發射是國內民營火箭公司首次成功實施晨昏軌道發射任務;朱雀二號是藍箭航天研制的全球首款連續發射成功的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標志技術狀態成熟度和穩定性得到進一步驗證,可靠性達到商業化發射交付要求。此外,根據東方空間官方微博,東方空間的中型全固體捆綁式運載火箭“引力一號”也將於12月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首飛,商業火箭發展迎來提速。

商業航天“低成本、大運力”勢在必行。

商業航天時代,航天活動遵循以盈利爲主要目的、遵循市場機制,因此運載火箭的低成本、大運力是未來的趨勢。固體火箭結構簡單,易於實現小型化,同時方便存儲,可以實現快速響應的發射。東方空間的引力一號具備6.5噸LEO運力、4.2噸SSO運力,若首飛成功,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垂直起落是當前重點發展的回收手段,目前主要由美國的SpaceX引領該技術。液體火箭有更高的性能,同時可以多次啓動和推力可調,進而實現火箭的垂直回收,對於降低發射成本至關重要。我國航天界雖然還未完成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的入軌發射及垂直回收的全流程工程實踐,但已經對相關理論做了多年儲備,多家公司完成了地面近距離的火箭垂直着陸“蚱蜢跳”試驗,真正工程實現值得期待。

衛星互聯網战略價值凸顯,揚帆起航在即。

衛星互聯網在全球覆蓋、6G通信、特種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價值,正成爲全球競爭的“新战場”。相較於地面通信,衛星通信具備廣覆蓋、低延時的特點,並呈現寬帶化、低成本的發展趨勢。現階段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需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無线電規則》按“先登先佔”的原則協調分配。各國在低軌衛星競爭加速,Starlink計劃到2027年部署4.2萬顆衛星,目前已發射超過5500顆。近年來,我國持續的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爲衛星互聯網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礎。星網+G60星鏈的建設推進,標志着我國衛星互聯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參考SpaceX的發展歷程,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商業火箭核心受益於衛星星座建設,市場空間將達千億規模。

風險因素:

我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低於預期。我國衛星發射計劃低於預期。我國衛星地面設施和運營服務建設不及預期。我國商業航天發展速度不及預期。國外衛星發射技術有更快的突破。

投資策略: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我國航天產業已進入發展“快車道”,衛星互聯網等新興星座的建設、大運力低成本趨勢正引領商業航天开啓新時代。萬億市場規模的新賽道即將揚帆起航,爲相關產業鏈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建議關注以下細分領域:衛星制造、商業火箭、地面設備、運營服務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3年12月11日發布的《商業航天行業跟蹤點評一中國航天新突破,商業航天再提速》報告,分析師:付宸碩S1010520080005、陳卓S1010521010004、劉意S1010522050004



標題:中信證券:中國航天新突破,商業航天再提速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072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