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怎麼煮才不會軟爛鬆散?(示意圖/取自photo-ac)

馬鈴薯可塑性高,薯餅、薯塔、薯蓉、燜馬鈴薯等等,都是一些深受歡迎的菜式。在烹調馬鈴薯菜式時,難免會先把馬鈴薯煮一煮,以減低其後的烹煮時間。但很多時因馬鈴薯經過兩次烹煮,而口感及質感變得過分軟嫩,部分馬鈴薯更會一夾便碎,實在麻煩。不過,有一個小技巧卻可以把煮過的馬鈴薯變得不再軟爛,用作燜煮確實一流。

料理薯不鬆碎步驟及小撇步

先準備材料:馬鈴薯、醋、水

步驟1. 馬鈴薯洗淨、去皮、切塊

步驟3. 馬鈴薯冷水下鍋,以中火煮10分鐘,完成

煮馬鈴薯小撇步:

1. 清水和醋的比例為5:1,250毫升的清水要加入50毫升的醋

加醋為什麼可令馬鈴薯煮後不鬆散?

眾所周知,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當中的澱粉亦是讓馬鈴薯在烹煮後變得鬆散的原因。因此料理前會浸泡清水,目的是去除澱粉及增加鬆脆口感。那麼加醋又如何幫助馬鈴薯煮後變得不鬆散?

由於醋是酸性,可以幫助馬鈴薯的果原膠在加熱的過程中提早凝固。表面會比沒浸醋水的馬鈴薯來的結實,所以料理時便不易碎。除此之外,馬鈴薯含豐富鐵質,加入醋酸可以幫助抗氧化,防止變黑。

以下將介紹一道容易保存的料理:醬燒馬鈴薯。燜煮過程約15分鐘左右,馬鈴薯經過兩次的烹調下,表面依然結實,內心軟糯。此外,這個醬燒馬鈴薯的做法簡單,好下飯之餘亦可以用作便當菜式,剩下的也可以冷藏於冰箱中,容易儲存。

醬燒馬鈴薯作法

醬燒馬鈴薯材料:

新薯400克(約5~6個)、麻油1茶匙、已烤芝麻1茶匙

醬燒馬鈴薯醬汁材料:

砂糖1湯匙、蜜糖2湯匙、醬油3湯匙、水100毫升

醬燒馬鈴薯步驟:

1.馬鈴薯刨皮切半,醬汁材料拌勻。
2.準備一鍋水,加入馬鈴薯,以中火煮10分鐘。
3.中火燒熱油鍋,加入馬鈴薯略炒。
4.下醬汁拌勻,轉大火煮至滾起。
5.加蓋後轉中小火續煮,至醬汁稍稍收乾。
6.加入麻油及已烤芝麻拌勻,即成。

馬鈴薯怎麼挑才好喫?

日本蔬果業界龍頭代表杉本先生表示,如何鑑別好喫的馬鈴薯有一個關鍵,不論是秋冬或春夏播種的馬鈴薯,只要有這個小撇步便可挑到一等貨色。

A和B馬鈴薯驟眼看差別在於體型。A馬鈴薯的直徑約5公分,B馬鈴薯約12公分。A馬鈴薯是細薯,B馬鈴薯是特大薯。A馬鈴薯是M size,B馬鈴薯是3L。蔬果業界龍頭代表杉本先生對鑑別美味蔬果非常有心得,由他解釋挑馬鈴薯的心得。正確是A馬鈴薯較美味!

A馬鈴薯的直徑約5公分,B馬鈴薯約12公分。A馬鈴薯是細薯,B馬鈴薯是特大薯。A馬鈴薯是M size,B馬鈴薯是3L。(圖/香港01提供)

為何體型小的馬鈴薯會更好喫?原來愈大顆的馬鈴薯,內有空心的可能性愈高。切開大顆的馬鈴薯細看,大的更易有空洞。馬鈴薯原本種植在寒冷地帶,並不適應溫暖氣候。如果遇上炎熱的天氣,體型會急劇膨脹,內部容易出現空洞。或在夏天晝夜溫差的作用下可能突然變大,就算是秋冬播種的新薯,若棚內的溫度高而外面寒冷。

棚內溫度高,新薯亦會快速生長,內部像裂開一樣出現空洞。所以業界不會選體型過大的馬鈴薯。前文提及新薯是秋冬播種,在春天收穫。另一種是春天播種,在秋冬收穫的馬鈴薯。新薯的顏色較淺,皮較薄。

新薯的顏色較淺,皮較薄。(圖/香港01提供)

本文/圖授權轉載自(原標:烚薯仔貼士|薯仔軟綿防變黑只需加1種調味料!燜烚耐煮唔鬆散)

責任編輯/林俐



標題:馬鈴薯別只會丟下滾水煮!內行人加1物「口感大幅升級」,絲滑綿密不鬆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870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