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以來,在“軟着陸”預期強化、原油價格上漲和長端美債供求關系趨於緊張等多重因素共振下,美債長端利率大幅上行,期限利差迅速收窄。進入新財年後,美國財政收支狀況能否改善,美債供求壓力能否趨緩?

熱點思考:美債供求壓力何時緩解?

今年美國國債發行規模顯著上行,期限以短期爲主,3季度財政部再融資例會後,中期國債發行量趨於上行。今年前9個月美債淨發行1.8萬億美元,相比2022年增長45%。國庫券佔比最高,達88%,10年以上長期國債佔比17%,2到10年的中期國債淨發行規模最低。6月債務上限危機解除後,美國國債發行提速,中期國債淨發行量明顯上升。

財政收入下降,支出上漲,融資缺口擴大是債券發行放量的主因。2023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1.7萬億美元,較2022財年增長23%。財政收入下降9%至4.4萬億美元,其中個人所得稅收入下降17%至2.2萬億;財政支出方面,2023財年總支出下滑2%至6.1萬億,但其中,利息支出上漲23%達8790億美元,社保支出上漲10%至1.4萬億美元。

但以往債券集中發行時期未必推高收益率,一方面受債券發行的期限結構影響,另一方面受需求側影響。今年,傳統的美債需求方承接意愿整體走弱,但美國家庭和非營利部門購买美債規模明顯上升,主要反映了美國對衝基金的購債行爲,對衝基金購債受對衝成本及槓杆率的制約,當前美債總敞口排名前50的基金槓杆率已明顯上升,或將抑制後續的需求釋放。

海外投資者整體減持美債,其中官方機構減持規模較大,私人機構上半年有所增持,但近期已明顯回落。官方機構淨購买規模在2015年後持續縮減,疫情後有所回升,今年以來延續下降。海外私人機構主要包括各國養老金等,日本壽險公司最爲典型,在美債期限結構倒掛和套匯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日本私人投資機構的購債行爲或同樣受到制約。

短期內,美國議長選舉及撥款法案存在不確定性,國債發行規模或仍處於高位。9月,美國財政赤字金額由8月的盈余893億美元擴大至赤字1710億美元。四季度美國衆議院議長需重新選舉,國會需要在11月17日前通過2024年正式財政撥款,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參考TBAC在不同情景下的發債預測,四季度,國債發行仍可能處於高位。

明年財政支出可能放緩,財政赤字或有所收斂,國債融資需求可能下降。拜登政府計劃對居民和企業加稅以彌補財政赤字,企業最低稅和股票回購稅已立法通過。CBO及OMB預計明年財政收入分別回升至4.8和5萬億美元。明年非國防支出需由2023年的7440億削減至7040億美元,法定支出伴隨財政補貼退坡也將縮減。明年財政赤字率或將由今年的6.3%下降至5.8%,赤字金額或將由今年的1.7萬美元降至1.57萬億美元,預計國債融資需求或將下降。

風險提示:俄烏战爭持續時長超預期;穩增長效果不及預期;疫情反復。

報告正文

8月以來,在“軟着陸”預期強化、原油價格上漲和長端美債供求關系趨於緊張等多重因素共振下,美債長端利率大幅上行,期限利差迅速收窄。進入新財年後,美國財政收支狀況能否改善,美債供求壓力能否趨緩?


美國國債發行規模爲何高增長?財政收入下降,支出上漲,融資缺口擴大


今年美國國債發行規模顯著上行,前9個月高達1.8萬億。期限方面以短期爲主,3季度財政部再融資例會後,中期國債發行量趨於上行。今年以來,美國國債發行量大幅上漲,截至9月,全年國債總發行規模達15.7萬億美元,淨發行1.8萬億美元,相比2022年增長45%。國債發行規模創近三年新高,也大幅高於疫情前中樞水平。從國債發行結構上看,今年美債淨發行量中,1年以下短債佔比最高,達88%,10年以上長期國債佔比17%,2到10年的中期國債淨發行規模最低。發行節奏上,5月之前,國債發行較平緩,6月債務上限危機解除後,美國國債發行提速,4個月內淨發行達1.4萬億,且短債發行規模逐月下降,中期國債淨發行量明顯上升。

財政收入下降,支出上漲,融資缺口擴大是債券發行放量的主因。2023財年(2022年10月-2023年9月),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達到近1.7萬億美元,較2022財年增長了23%。聯邦財政收入下降了9%至4.4萬億美元,其中個人所得稅收入下降17%至2.2萬億,個稅下降一方面是因爲納稅遞延,另一方面,是由於資產市場表現較差,引起非預扣個人所得稅下滑。此外,美聯儲上繳利潤受加息的影響大幅下降,由2021年末的1290億降至今年二季度的6億美元。財政支出方面,2023財年總支出下滑2%至6.1萬億。但其中,利息支出上漲23%達8790億美元,社保支出上漲10%至1.4萬億美元。

但以往的債務高發未必推高收益率,除了受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影響外,還與債券發行的期限和需求有關。歷史上,美國國債的集中發行往往出現在資金需求上漲或債務上限解除後。例如2020年二季度,美國爲應對疫情短期內淨發行2.75萬億的國債;2021年四季度,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後,財政部國債淨發行了0.7萬億。但債券發行放量並不必然推高國債收益率。除了衆所周知的避險和QE等因素之外,還與美債供求有關:其一,2020年二季度的國債發行集中在短期,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推高較爲有限;其二,則與需求方的承接能力相關,2021年四季度發行放量的同時,淨买入量也對應上升。


誰在买美債?需求方承接能力及意愿整體下降


今年,美債需求整體走弱(尤其是長端),家庭和非營利部門成爲主要購买者。家庭和非營利組織包含兩大部門,一是個人投資者,美國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irect網站直接購买美國國債,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國債爲儲蓄債券(Saving Bonds),每人每年僅可夠买1萬美元,總量較低。今年上半年家庭和非營利部門購买美債規模約6680億美元,儲蓄債券淨購买約150億美元,個人購債無法解釋家庭和非營利部門的總購債上升。家庭和非營利部門的另一大構成是對衝基金,根據美聯儲自身的解釋,對衝基金尚未完全納入聯儲金融账戶中,因而劃分至家庭部門,對衝基金購債受到對衝成本及槓杆率的影響,美債總敞口排名的前50的基金槓杆已明顯上升,或將抑制後續的需求釋放。

海外機構整體減持美債,其中外國官方機構減持規模較大,海外私人機構上半年有所增持,但近期已明顯回落。外國投資者是美債的主要需求方,持有美債佔比達30%,外國投資者包括外國官方(央行)以及外國私人機構。外國官方購买美債主要是作爲外匯儲備以及安全資產投資。中、日是持有美債規模最高的兩個國家,但官方機構購債規模在2015年後持續縮減,疫情後有所回升,今年以來仍下降。海外私人機構主要包括各國養老金等,日本壽險公司最爲典型,在美債期限結構倒掛和套匯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日本私人投資機構的購債需求同樣受到制約。

作爲美債的第二大持有主體,美聯儲的縮表計劃至關重要。短期內,由於縮表計劃仍在推進,美聯儲持有的份額仍將維持下行態勢。截止到8月23日,美聯儲總資產高達8.1萬億(相比2022年5月縮表前減少了約7,700億)。其中,持有的美債規模爲5萬億(佔資產的比重爲62%),佔公衆持有的美債的比例約爲20%;中長期名義債券4.3萬億(佔比53%),佔公衆持有的中長期名義債券的24%(公衆持有的中長期名義債券規模約18萬億)。所以,一邊是美聯儲減持美債,另一邊是財政部增加美債發行,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自然是趨於上行的,但其對期限溢價的擡升或有限 。

以每月950億美元縮表上限估計(假設GDP按名義潛在增速),准備金/GDP的比重將於2024年1季度下降到8%以下(7.7%)。如果按照廣義准備金計算,該時點將延遲至2025年3季度(8%)。所以,逆回購將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爲准備金是縮表進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非極端場景下,縮表的終點或落在2024年1季度-2025年3季度之間。

值得強調的是,不應靜態地理解8%或9-11%標准。因爲,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監管標准和銀行的流動性偏好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2023年1月20日的這次演講中,沃勒做出了一些修正,認爲“銀行的增長速度更快……因此儲備金(/GDP)的目標應該是11%-12%”。按照當前的縮表進度推進,縮表結束的時間或位於2024年4季度前後(廣義准備金/GDP約爲11%)。


未來融資缺口還有多大?短期內,國債發行或處於高位,明年融資缺口或縮小


短期內,美國議長選舉及撥款法案存在不確定性,國債發行規模或仍處於高位。今年9月,美國財政赤字金額繼續擴大,由8月的盈余893億美元擴大至赤字1710億美元。8月份受學生貸款減免被取消的影響,財政支出下降,財政盈余上升,但該事件爲一次性的偶發事件,財政盈余是“技術性”的。短期內,四季度美國財政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是衆議院議長需重新選舉,另一方面是,國會需要在11月17日前通過2024年正式財政撥款,否則將可能面臨政府停擺。參考TBAC在不同情景下的發債預測,四季度,國債發行量仍有可能上升。

明年美國財政收入預計將有所回升。拜登政府計劃通過對居民和企業加稅以彌補財政赤字,現階段已立法通過的主要爲企業最低稅和提高股票回購稅。《通脹削減法案》規定對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徵收15%的最低企業稅,預計2024年帶來450億美元收入,且在結構上企業最低稅條款主要削減了新興行業的稅收負擔,半導體、電氣設備等行業新增負擔較低,增加了鋼鐵、企業、公用事業等傳統行業稅收負擔。此外,《通脹削減法案》也規定將股票回購稅由1%提高至4%,預計將使2024年收入增加160億美元。CBO及OMB也預計明年財政收入分別回升至4.8和5萬億美元。但拜登政府較爲重視的增加企業所得稅至28%以及億萬富翁稅能否通過仍具有較高不確定性。

明年財政支出可能放緩,財政赤字或將有所收斂,國債融資需求可能放緩。財政支出方面,《2023財政責任法案》要求將2024年自由可支配支出削減至1.6萬億,其中非國防支出需由2023年的7440億削減至7040億美元。法定支出伴隨通脹放緩與財政補貼退坡也將縮減。CBO預測2024年的財政法定支出將下降約1500億美元。財政赤字方面,在收入改善,支出回落的影響下,明年財政赤字率或將由今年的6.3%下降至5.8%,赤字金額或將由今年的1.7萬美元降至1.57萬億美元,因而國債融資需求或將放緩。

風險提示

1、 俄烏战爭持續時長超預期。俄烏雙方陷入持久战,美歐對俄制裁力度只增不減,滯脹壓力加速累積下,貨幣政策抉擇陷入兩難境地。

2、 穩增長效果不及預期。債務壓制、項目質量等拖累穩增長需求釋放,資金滯留在金融體系;疫情反復超預期,進一步抑制項目开工、生產活動等。

3、 疫情反復。國內疫情反復,對項目开工、线下消費等抑制加強;海外疫情反復,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壓制延續,出口替代衰減慢。

注:本文來自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0月22日發布的《美債供求壓力何時緩解?》,報告分析師:趙偉(執業S1130521120002),陳達飛(執業S1130522120002),趙宇(執業S1130523020002)



標題:美債供求壓力何時緩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449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