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需求雙共振!高壓快充概念等領漲,和順電氣“20cm”漲停
6月13日,電氣設備板塊集體走強,細分板塊中,特高壓、高壓快充、換電概念等表現明顯,截至發稿,和順電氣20cm漲停,迦南智能漲超12%,國電南自、奧特迅等漲停,大華股份、山東威達、隆鑫通用、動力新科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6月12日,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表示,國家電網將加快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積極助力綠色低碳轉型,做好新能源並網消納,推進充電樁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同日消息,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近日在四川宜賓舉行。大會期間,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促進聯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聯合發起《重卡換電產業互通互換發展倡議》。
寧德時代舉行重卡換電產品發布會,發布“QIJI騏驥換電”重卡換電品牌。據介紹,騏驥換電塊採用第三代磷酸鐵鋰電池,搭載無熱擴散技術、CTP成組技術,電池系統使用壽命達15000次以上。
政策+需求雙共振
從新能源汽車推廣以來,補能問題就一直是主要爭議點。除了電動車充電時長無法與加油相比的問題外,以何種方式進行補能也被長期討論,其中充電和換電是兩種重要的補能方式,而充電仍是目前的首選方案。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發展,密集出台了多項充換電設備設施相關行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爲充電樁行業提供較大助力。
政策端上,支持充換電相關行業的政策和規劃層出不窮。今年5月,國常會通過關於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
除了中央層面的政策外,各省市也依托本地產業和資源優勢相繼出台相關政策和規劃,如北京規劃到2025年力爭建成充電樁70萬個,上海規劃到2025年滿足125萬輛以上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5月30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提出對充電設備、站點和企業給予補貼,從資金層次支持行業發展。
此外,商務部辦公廳6月8日印發關於組織开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的通知,通知重點作了兩項活動安排,即“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並提出推動完善農村充電基礎設施,合理推進農村集中式公共充電樁場站建設。
在此背景下,我國充電樁數量突飛猛進。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今年4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增加6.7萬台,同比增長52.0%。
超快充將成電車標配?
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車企和消費者均希望提高充電的速度,加快電車充電速度成爲了各家動力電池企業突破的方向:
寧德時代發布的麒麟電池可實現10分鐘快充至80%;國軒高科前不久發布的啓晨電池可滿足18分鐘1500次全時快充;欣旺達今年年底量產的BEV超快充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可達400公裏……除此之外,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億緯鋰能等電池企業都在超快充方面,給出了針對性的創新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同樣在快充領域持續發力,加快突破充電慢的技術瓶頸。
早在2019年,保時捷Taycan首次推出800V高電壓電氣架構,搭載800V直流快充系統並支持350kw大功率快充。目前,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均在推廣800V高壓快充技術,比亞迪的全新e平台3.0搭載800V高壓充電技術,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50公裏;小鵬汽車基於800V高壓碳化硅平台的量產車小鵬G9,可實現充電5分鐘行駛超200公裏;吉利汽車推出的極氪001搭載了800V快充平台。
從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來看,各家核心動力電池企業主推產品清單均聚焦在高能量密度電池系統解決方案及超快充技術。
中信證券指出,從技術趨勢上看,設備廠商普遍推出480kW及以上的針對新能源汽車超快充的充電堆產品,實現充電速度和電網衝擊之間的平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國內企業積極謀求出海,中短期內以小功率直流樁和交流樁作爲主要抓手。新能源汽車用戶對直流快充需求明確,疊加充電對電網衝擊增長,車網互動成爲大勢所趨。
標題:政策+需求雙共振!高壓快充概念等領漲,和順電氣“20cm”漲停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