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圖片在全球各大媒體瘋傳。

那是在新德裏舉辦的G20峰會晚宴邀請函,上面赫然寫着:

Bharat總統邀請您於9日出席G20峰會晚宴。

什么情況?

這次的東道主不是印度India嗎?Bharat是哪個國家?

原來,印度是借着G20峰會的東風,決定改國名了……

據《經濟時報》和《今日印度》等當地媒體,莫迪將於9月18日-22日的特別會議上,提出把國名India改爲Bharat的決議。

對此,反對黨提出強烈抗議:

我希望政府不會愚蠢到放棄印度的名字,‘印度’在幾個世紀以來已經積累了無法估量的品牌價值。

好家夥,連品牌價值都說出來了。

印度諷刺漫畫,莫迪:我是Bharat首位總理,尼赫羅的靈魂在看着他

好好的國家,怎么就要改名呢?

咱們來好好掰扯掰扯。


01

India,屈辱的歷史


其實,許多媒體將Bharat翻譯成“巴拉特”,是不准確的。

這個詞匯,在古代中國有個更形象的譯詞——婆羅多

婆羅多一直都是印度的另一個國名,只不過並不常用。

印度憲法的第一句,就明確寫道:

“印度,即婆羅多,是一個聯邦。”

印度,婆羅多,兩個名字有什么區別?

這必須從悠遠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和古代中國一樣,華夏先民稱母親河爲“河”,那時的河水十分清澈、並不黃。

古印度人,則將印度河稱作“大河”,發音是Sindhu。

這個詞,往東方傳播,沒啥問題。

比如在唐朝以前、佛教在中國大興之前,我們對印度的官方稱呼,一直都是“身毒”

但往西方傳播的時候,就變味了。

公元前517年,印度河流域被波斯皇帝大流士徵服,成爲波斯帝國第二十個行省。

波斯人對“S”的發音不習慣,就念成了Hindu。同時,在古波斯語中,對統治的地區會加上“斯坦”的後綴。

於是Sindhu變成了Hindustan,即印度斯坦。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印度行省。直到今天,這依然是西方人對印度的別稱。

對印度人來說,這當然是個侮辱性稱呼。

就像中文互聯網上,許多人把日本調侃成中國的“日本省”一樣,實際上就是罵人。

Hindu從波斯繼續往西邊的歐洲傳播。

歐洲部族林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可能因爲口音問題,Hindu莫名其妙又成了Indu。

你讀一下,這兩個詞發音非常相似。

等傳到了最西邊,一個叫英吉利的小島上,最終演變成了India。

這就是最近幾百年,印度一直被叫的官方名字,它是英國殖民者強行給起的名字。

別看許多印度精英人士,仿佛對英美文化極爲崇拜,並不以被殖民的歷史爲恥。

英國人對這片土地的傷害,其實超乎很多人想象。

英美同根同族。

美利堅是怎么徵服北美大陸的?一個字,殺。

當地土著的印第安人,幾乎被屠戮殆盡,成了少數民族中的少數民族。

英國人更狠。

據統計,1880-1920年,英國殖民者在印度造成約1.65億人死亡,整個印度的預期壽命,從26.7歲下降到21.9歲。

你要知道,1920年全球人口才16.6億,1.65億人死亡是個什么概念?

要不是英國殖民者人數太少,印度人太多,他們早就和印第安人一樣,接近滅種了。

二战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曾在《不需要战爭》中說出一句經典永流傳的話:印度人死光之前,我們大英帝國決不投降!

簡直不把人當人,這誰能忍?

同時,據史學家估算,英國在印度掠奪的財富,至少高達54萬億美元。

很快就壯大爲“日不落帝國”。

而印度,則從一片富饒之地,成爲全球最窮的國家之一,GDP從佔全球25%降到了2%。

英國人均GDP突突突往上躥,印度就一直趴在那兒沒起來。

總之對印度人來說,India這個詞,代表着屈辱的歷史。

更何況,它還源於另一個更侮辱人的詞匯,Hindustan。

以前,大英還是大英,印度人不敢在國際上作聲。

現在,大英成了小櫻,反而是印度後來居上。

自信心爆棚的印度人,當然要踢开那段屈辱的歷史,摘掉生鏽的項圈。


02

Bharat,光榮的未來


其實改國名這種事,早就有先例。

2022年,聯合國同意將土耳其的英文名從“Turkey”改成“Türkiye”。

Turkey,在英語中指的是火雞、愚蠢的人、嚴重失敗的東西。

拿這種詞來形容一個國家,這不是罵人嗎?

你再罵?

來源:百度百科

土耳其能改,印度當然也能改。

既然要改名,爲什么要改成婆羅多,改回“身毒”不好嗎?

其實上文都說了,身毒Sindhu這個詞,指的只是印度河。

是外人強行把河流的名字,當成印度的國名。

這就好比,咱們明明是中國,有人非要叫我們黃河國。

這不是搞笑嗎。

更何況,印度河基本就不在印度境內,它主要位於巴基斯坦。

India要是改成Sindhu,但Sindhu這條河又不在自己國內。

那得多尷尬……

其實,印度的真正國名,從來只有一個——婆羅多Bharat。

Bharat來自古梵文,源於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其中摩訶是“偉大”的意思,婆羅多則指的是創立印度的“婆羅多王”。

大概相當於我們的黃帝。

婆羅多王統治的地方,叫作Bharata,即“北方雪域和南方海洋”之間的土地。

所以在印地語中,印度的正統國家名字,就是婆羅多。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喜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間的國家。

就像中國古人認爲,中原處於天圓地方世界的中心,所以咱們叫中國。

總之這個詞,既承載着古印度的文化,也形容了國家的地理方位,更不涉及屈辱的文化。

所以它是最佳選擇。

尤其是對莫迪政府而言,Bharata這個詞,實在是太友好了。

衆所周知,莫迪的“印度人民黨”(BJP),是個充滿着濃重印度教色彩的政黨。

他拋棄曾經國大黨團結穆斯林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大搞民族主義,宣稱:印度是印度教的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印度。

這樣一來,就能把十二億印度教徒牢牢綁在自己的战車上。

這是莫迪的基本盤,試圖將政黨與宗教深度捆綁,進一步貼近“神權政治”,通過人、黨、神的三者結合,賦予自己更大的權力。

一切的關鍵,是“大國崛起”這個主旋律。

8月15日,莫迪在印度建國76周年慶典上,定下“Amrit Kaal”目標,大概意思是黃金年代。

他說,到2047年,也就建國100年的那一年,印度要成爲一個發達國家。

“這是個宏偉的決心,我們要用所有的力量去實現它。”

他鼓勵所有20-25歲的青年,在接下來二十多年人生的黃金歲月中,實現“印度夢”。

這個目標很宏偉,也有一定可能實現。

2021年,印度經濟體量超越曾經的主人英國,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27年,印度經濟將超越德國和日本,僅次於中美兩國。

客觀來講,印度成爲世界第三,是板上釘釘的事。

人多,就是最大的資源。

前一段時間,我們經常討論:印度人口超越中國,是紅利還是陷阱?

當然是紅利。

印度的人口結構十分健康,不存在什么人口爆炸一說。

自1964年至今的半個多月世紀裏,印度每年的出生人口都在2400萬左右,三代人的數量規模相差並不大。

這就導致,他們的年輕人數量超過50%。同時也意味着龐大勞動力市場和內需市場。

同時,印度正在大力施行教育普及。

自從喊出“免費”教育的口號後,印度大學數量一路飆升,目前已經達到8410所,比美國還多2000多所。

目前,印度的基礎人才數量,已經是個恐怖的數字。

其人口紅利,現在才是真正开始爆發的時候。

再加上,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還有一定語言優勢。

雖然只有10%到20%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會說英語,但你想那也是兩三億人,單拎出來都能排到全球人口第四大國了。

至少,作爲新一輪工業轉移的承接地,印度是完全夠格的。

國內的很多媒體,總喜歡宣傳印度社會的一些陋習,千萬不要被這些內容迷惑了雙眼。

至於印度喜歡坑外資,那又是另一回事……本文就不細說了。


03

尾聲


很明顯的,印度經濟有確定性的增長,全體國民都預期自己將越來越富。

他們還能不自信?

再加上,執政黨又一直宣揚民族主義,贊美印度歷史的偉大。

那更是自信爆棚:厲害了,我的國!

對印度人來說,我大印度甩你英國幾條街。連你們的首相,都是咱們印度人!

憑什么要用你給我的侮辱性名字?

這一點,中國人特別能理解。過去幾十年,我們的國力變強的同時,國民的自信心也在高漲。

任何傷害民族感情的事,都能在輿論上引起軒然大波。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比如,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音譯就是支那。本來是瓷器的意思,是個中性詞。

但是,自從日本將其污名化後,這個詞對中國人的尊嚴造成極大傷害。

所以在二战後,日本作爲战敗國,“支那”一詞就被禁止在任何刊物上使用,老老實實改成“中國”兩個字。

這看上去只是一個詞匯在一個國家的改變,但卻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地位提高的體現。

印度現在所追求的,正是我們已經得到的。(全文完)



標題:印度,沒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10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