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年輕卻記憶力衰退、提早失智?醫揪研究「日常1習慣」是幫兇,不是熬夜、飲食運動

刷牙有無徹底,正悄悄影響身體是否會中風、得糖尿病,甚至提早失智。(示意圖/取自photoAC)
刷牙是每天必做的基本清潔習慣,不僅能保持口氣清新,還有助於預防蛀牙與牙周病。而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用研究表示,刷牙有無徹底,正悄悄影響身體是否會中風、得糖尿病,甚至提早失智,從牙齒流到腦部的細菌毒素,竟然可能是記憶衰退的幕後黑手。臨牀上遇到血壓正常、血糖也不高,卻仍發生心血管問題或慢性疲勞的個案時,常常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牙菌斑長期累積。
以為只是牙垢?牙菌斑其實是全身慢性病的溫牀
剛形成的牙菌斑幾乎看不到,但如果您幾天沒刷乾淨,它就會慢慢變厚、變色,吸附茶垢、咖啡、菸垢等色素,變成黃色、棕色甚至咖啡色的斑塊。久而久之,它還會結合唾液中的鈣質,變成牙結石,那時候光靠刷牙就刷不掉了。很多人誤以為那是色素沉澱,其實那就是一個長期未清除的慢性發炎根源。
刷牙,不只是為了漂亮笑容
我們都以為刷牙是為了不蛀牙、不口臭,但現在,越來越多研究告訴我們:您怎麼刷牙、刷得有沒有徹底,可能正悄悄影響您是否會中風、得糖尿病,甚至提早失智。
一層牙菌斑,可能讓心血管「走山」
根據多篇研究指出,像是牙齦卟啉單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這類牙周病菌,會透過進入血液循環,刺激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長期下來,不僅會造成動脈硬化,還會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
有時候,我們體內的慢性疾病,不是從大器官開始的,而是從這些牙齦邊的小細菌慢慢積累起來的。
阿茲海默症和牙菌斑的神祕連結
原來,從牙齒流到腦部的細菌毒素,竟然可能是記憶衰退的幕後黑手。這讓我們對口腔清潔的認知徹底改觀——那不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守住我們的大腦健康。
糖尿病、腸道發炎與牙齒的連動
牙菌斑不僅影響心臟與大腦,對血糖與腸道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現牙周問題,而牙菌斑的慢性發炎又會進一步造成胰島素阻抗,使血糖控制更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標題:還年輕卻記憶力衰退、提早失智?醫揪研究「日常1習慣」是幫兇,不是熬夜、飲食運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