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的福清街頭,剛出鍋的芋頭三角糕在油鍋裏滋滋作響,金黃色的棱角泛着油光,那股子芋香混着蔥油味直往人鼻子裏鑽。這看似簡單的小喫,可是藏着不少門道。

芋頭的"前世今生"

做三角糕的芋頭可有講究。福清本地人管這叫"芋粿",必須用福清特產的檳榔芋。這種芋頭澱粉含量高,蒸熟後綿密細膩,帶着淡淡的紫色。老輩人說,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在院子裏種幾棵,秋收時蒸上一大鍋,鄰裏間互相贈送,那場面別提多熱鬧了。

三角裏的乾坤

爲啥非得做成三角形?這裏面可有說法。一是好下鍋炸,棱角分明不容易粘在一起;二是方便拿着喫,三個角輪着咬,不會弄得滿手油;最重要的是寓意好——福清人相信"三角穩當",象徵着生活安穩。

古法制作的講究

現在市面上賣的芋粿,很多都偷工減料。正宗的得先把芋頭蒸熟搗泥,加入炒香的蝦米、香菇丁和五花肉末。調味只用簡單的鹽和五香粉,爲的是突出芋頭本味。和面時得趁熱,涼了可就捏不成形了。老師傅們都有絕活——手掌沾點水,三下五除二就能捏出個漂亮的三角。

展开全文

油鍋裏的學問

炸芋粿最考驗火候。油溫太低吸油,太高容易糊。得用中火慢慢炸,等表面結出一層金黃的脆殼,裏面的芋泥還是軟糯的。出鍋前得"復炸"一次,這樣外皮才會酥脆。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老遠就能聞到巷口阿婆炸芋粿的香味,那叫一個饞人。

消失中的老手藝

現在會做傳統芋粿的人越來越少了。城關的李阿姨告訴我,她家做了三代,現在年輕人嫌麻煩,都去买現成的。"機器壓的哪有手捏的好喫?"她邊說邊麻利地捏着芋團,"這手藝啊,就像老房子的磚瓦,拆一塊少一塊。"

喫貨指南

想喫地道的芋頭三角糕,建議您趕早。觀察攤主的手法:好的芋粿應該棱角分明,炸出來外酥裏嫩。掰开後能看到芋泥裏均勻分布着配料,聞起來有淡淡的五香味。配上一碗鍋邊糊或者花生湯,那才叫一個絕!

你們家鄉也有這種正在消失的傳統小喫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讓這些老味道能被更多人記住。畢竟,有些味道一旦消失了,可就真的找不回來了。



標題:福清芋粿:芋頭三角糕藏在棱角裏的古早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7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