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作爲人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種類繁多,其中啤酒和葡萄酒堪稱歷史最爲悠久的兩大品類,歷史超過4000 年。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探尋它們的前世今生。

啤酒:從遠古早餐到大衆寵兒

啤酒,如今已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飲品。但你可知道,它最初竟源於人類的早飯。從實物證據來看,伊拉克境內出土的一幅約公元前 4000 年的壁畫顯示,說明當時不僅已經有了酒,酒文化也出現了。

蘇美爾是位於新月沃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一個古老文明。人們普遍認爲啤酒最早是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在蘇美爾發明的。

蘇美爾人在釀造啤酒方面有着較爲成熟的技術,他們以大麥爲原料釀造了至少 16 個品種的啤酒。爲了能經常喝到這種美味的液體,他們有意識地大量收割野生谷物並保留種子,嘗試人工栽培,將足量的谷物用來制造美味,啤酒就這樣誕生了。

蘇美爾人在農業、藝術、建築和技術等許多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文化生活也非常豐富,啤酒在他們的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兩河流域,人們食用的大麥或小麥面包多爲死面,質地堅硬。人們將喫剩的硬面包泡在水裏,意外發現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新味道,這便是發酵,啤酒也由此誕生。

展开全文

早期人們自制啤酒當早飯,可由於無法精確掌握發酵過程,做出的啤酒味道參差不齊,可能像酒,也可能變餿。比如凱撒徵服高盧期間,就吐槽當地蠻族的啤酒如同喂豬的泔水。

直到 11 世紀末,人們开始添加啤酒花來改善啤酒的口味和香氣。在此之前,啤酒味道欠佳,酒精含量也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啤酒一直是窮人的飲品,如 16 世紀亨利 8 世時期,英國窮人早餐就是黑面包蘸啤酒,只因面包麥麩含量高,太過堅硬,啤酒可幫助下咽。

隨着工業化的興起,啤酒生產走向規模化、標准化,像百威、喜力等大品牌實現全球性銷售。而後工業時代,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啤酒漸漸失寵,精釀啤酒开始受到青睞。

這一現象與手衝咖啡的興起相似,反映出人們對個性化和高品質產品的追求。美國人麥考利夫受蘇格蘭啤酒啓發,回國自制啤酒,帶動精釀啤酒在美國發展,短短 30 年間,其市場份額增長到 20%。

葡萄酒:從貴族專屬到大衆飲品

與啤酒不同,葡萄酒自誕生之初便帶有貴族氣息。公元前 6000 年人們制作陶器後,很快發現用葡萄汁發酵制作飲品的方法。

聖經記載,諾亞從方舟走出後,首先栽種的便是葡萄樹。早期,葡萄酒稀有而珍貴,公元前 3150 年,埃及蠍子王一世墓中隨葬 700 罐從黎凡特地區進口的葡萄酒。直到羅馬凱撒時代,貴族飲用葡萄酒,平民只能喝啤酒。

公元前 3000 年起,埃及人开始自行栽培葡萄並掌握釀酒技術,葡萄酒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到古希臘時期,阿提卡地區農夫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收益遠超耕種普通農作物,許多農民轉而以此爲生,糧食依賴進口。雅典葡萄酒出口規模巨大,一艘船可裝 3000 桶葡萄酒,每桶 25 升。

爲應對運輸顛簸,雅典人設計了錐形底部的陶制酒罐。當時的葡萄酒多爲濃縮液,運達後需用 8 至 20 倍水稀釋,即便如此度數也不高,且希臘人習慣摻水喝,認爲只有酒神狄奧尼索斯能喝不摻水的葡萄酒。古希臘人視葡萄酒爲揭示人內心和品性的工具,與如今部分酒桌文化差異巨大。

古羅馬在徵服希臘前,已從伊特魯斯坎人那裏學習葡萄栽種和釀造技術。羅馬酒文化相對粗放,以暴飲暴食和放縱舞蹈爲特徵。與希臘相似,葡萄種植的高額利潤引發政治不穩定,羅馬本土小麥價格高昂,自耕農破產,共和制走向衰落。

中世紀時,歐洲保持富人飲葡萄酒、窮人飲啤酒的局面,普通民衆在領聖體(基督教重要儀式)時也有機會嘗到葡萄酒。關於領聖體時酒的顏色,曾引發爭論,托馬斯阿奎納認爲白酒、紅酒皆可,但至今仍有人堅持只有紅葡萄酒合適。

當下酒文化:啤酒創新,葡萄酒品質升級

如今,啤酒和葡萄酒在全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啤酒經歷了從依賴運氣的家庭釀造到工業化生產,再到精釀啤酒復興的過程。精釀啤酒憑借其獨特風味和個性化特點,贏得了衆多消費者的心。

葡萄酒方面,盡管法國人近年來人均葡萄酒消費量減少了一半,但高品質葡萄酒,尤其是名產區的葡萄酒,在市場中的佔比卻超過了一半。與此同時,中國的葡萄酒市場迅速崛起,自 2013 年起,中國葡萄酒消耗量躍居全球第一。

過去,中國人喝紅酒多是幹杯爲主,如今,人們對紅酒的品味逐漸提升,購买時關注產區、葡萄種類,飲用時懂得晃杯、聞香、品味,开始追求更專業、更精致的飲酒體驗。

啤酒和葡萄酒,這兩種古老的飲品,不僅見證了人類社會的變遷,更在不斷發展中融入了新的文化內涵。它們從簡單的飲品,演變成了承載歷史、文化與生活態度的獨特符號。或許,這就是酒的魅力所在,總能在滿足我們味蕾的同時,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與探索。



標題:4000年前人類發明了啤酒,用來充當早飯,相當於我們喝的粥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6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