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盡管關稅战讓美國的衰退預期不斷加重,但是,十年美債利率卻快速飆升,從3.90%附近迅速飆升至4.50%附近。這是一個十分詭異的現象。

對於這一現象,著名投資人Peter Schiff在X上發了一段有些危言聳聽的話,大意是:

如果明天早上不緊急降息並宣布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明天可能會出現 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

一時間很多投資人开始討論美國長期債券的潛在風險,以及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總體上,我是認同Peter Schiff的邏輯的,但我有一個不同的表達框架,在這裏呈現給大家。


美聯儲是否該降息


目前,在美國內部,有一個看似簡單的深層次矛盾——美聯儲該不該立馬降息。一派是激進派,代表是特朗普,他認爲美聯儲該立馬降息;另一派是保守派,代表是鮑威爾,他認爲美聯儲不該立馬降息,即便降息也該放緩節奏。

那么,爲什么降息不降息這么簡單的問題會成爲美國的深層矛盾呢??爲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整個美國金融體系想象成一個巨大的旁氏資金池。

如上圖所示,這種資金池的背後有一個兩難

1、如果付息成本過高,資金池早晚要破裂,爆發金融危機;

2、如果快速地降低付息利率,大量資金會出逃,資金池可能立馬破裂,爆發金融危機;

從這個視角看過去,我們就能明白爲什么特朗普是激進派了,他認爲,整個金融系統還有得救,快速地降低付息利率不會導致資金池出現破裂;但是,以鮑威爾爲代表的保守派則不這么看,他們認爲,即便要降低付息成本也要緩慢地降,不要導致資本大量外流。

事實上,雙方都在爲美國利益考慮,只不過一個圖快,認爲不下猛藥反而耽誤了治療,另一個則圖穩,認爲藥下太猛直接把病人弄死了。

顯而易見,保守派佔據了上風,他們控制了美聯儲,不肯快速降息。於是,特朗普就用了一個險招,像瘋子一樣拉上全世界打關稅战,用衰退逼迫保守派就範。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目的在外,實際上,他是想對內搞休克療法,速战速決。

當納指跌入熊市之後,美債也出了一些問題,於是,Peter Schiff出來提示風險了。


美股如何跟美債關聯


一般來說,美股下跌會導致美國長期收益率下行,即股債蹺蹺板,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常識。但是,Peter Schiff卻說特朗普打錯了算盤,美股下跌會導致美國長期收益率大幅上行

那么,爲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爲在美國資金池的內部有兩個子資金池:股票資金池和債券資金池

如上圖所示,一些投資者會邊买入美股邊做多國債期貨對衝,他們希望持有一個波動率更低的組合;另一些投資者會邊买入美債邊做空國債期貨對衝,他們不想承受波動,只想喫高票息。

這兩波投資者在國債期貨市場匯合,互爲對手盤,各取所需。

不難發現,這個組合的火車頭是美股,只有美股持續上漲,才有更多的人做多國債期貨,企圖熨平一些波動;只有更多的人做多國債期貨,升水幅度才夠大,买入美債+賣空國債期貨的票息才夠高,才能吸引足夠多的人买美債。

也就是說,美股的上漲會帶動美債需求

近期,關稅战導致美股大幅下跌,於是,相反的鏈條起了作用,十年美債利率大幅反彈。

如果我們觀察十年美債和兩年美債的利差,該效應更加明顯。降息預期非但沒能帶來十年美債利率的下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十年美債利率的上行。

如上圖所示,十年美債和兩年美債的利差已經來到了55bp。

總的來說,如果捆綁美債和美股的交易很少,那么,美債和美股會表現爲蹺蹺板;反之,如果捆綁美債和美股的交易很多,那么,美債和美股會表現爲同漲同跌

顯而易見,近期美債的走勢告訴我們,捆綁交易的佔比很高,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捆綁交易的本質


那么,捆綁交易的本質又是什么呢??一個較爲穩固的利益分配

如上圖所示,站在能量輸入輸出的角度來看,對任意時間段,美國的資金池有兩個能量來源,1、基於聯邦基金利率R所分配的票息;2、基於外部資金流入所分配的資本利得

債券資金池和股票資金池是一個合作的關系,債券資金池借助對方,濾掉波動,主要去獲得票息;股票資金池,借助對方,減少波動,主要去獲得資本利得

盡管在資金池內部,金融機構設計了精巧的機制來分配利益,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整個系統需要外部資金輸入。

然而,這個外部資金輸入強烈依賴於聯邦基金利率R。如果美聯儲降息,但是,其他國家跟隨力度不夠,外部資金流入會減少,資金池有垮塌的風險

想明白這個原理,就不難明白爲什么鮑威爾那么不愿意降息了,根本不是因爲通脹,而是怕降息導致資金池垮塌,美股和美債一起暴跌。

鮑威爾的軟着陸實際上是資金池的軟着陸,降息的時候比加息的時候更兇險。


捆綁交易對傳統經驗的顛覆


在《關於國際資本流動對房價的影響》一文中,我們構建了一個AB銀行模型,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如上圖所示,假設美聯儲是商業銀行A,對手盤加息(ps:相當於美聯儲降息)會導致資本外流。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資產都能跟着存款跑出去,那些跑不出去的資產就要承擔價格下行的壓力

在傳統模式下,美國政府信譽良好,美債是高流動資產,所以,美債會受到外國投資者的追捧,於是,美股下跌,美債上漲。

但是,在捆綁模式下,一方面,美股和美債被套利交易捆綁,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信譽遭受質疑,所以,如果發生大規模資本外流,美股和美債會一起大跌。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就能明白特朗普在做一件多么激進的事情了,以及爲什么那么多美國人在拉他回頭。無論是美股的下跌,還是美聯儲被迫降息,均會導致美國資金池的系統性崩潰,它的必然結果就是美股美債美元一起下跌

那么,整個世界是否能夠承受這個後果呢??站在這個節點,我們難以估計。但是,Peter Schiff說,會比2008年那次嚴重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准備推出的那些政策並不僅僅是應對加關稅本身,更深的考慮在於,萬一特朗普搞砸了,那是一波很猛的金融危機,我們該提前做好准備。

最後,希望美股能硬一點,挺過特朗普疾風驟雨般的攻擊。

ps:數據來自wind,圖片來自網絡



標題:關於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2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