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後,藥補不如食療,這5種“高贊”食物建議常喫,活出年輕態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隨着氣溫逐漸回暖,我們的身體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 “更新期”。這個時候,大家心裏都清楚,養生得提上日程了,可到底咋養,好多人還在迷糊呢。
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藥補,覺得喫點保健品、滋補藥品,身體就能棒棒的。但其實啊,老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尤其是开春這個特殊時期,食療才是養生的王道。
想想看,藥補雖然效果來得快,可難免有副作用,長期喫還可能給身體造成負擔。食療就不一樣啦,用天然食材來調養身體,溫和又健康,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讓我們享受美食的快樂,簡直一舉兩得。
在過去,人們就很注重應季而食,开春時喫些特定的食物,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現代科學也證實,不同季節的食物蕴含着不同的營養成分,能更好地滿足人體在相應季節的需求。
可一提到食療,有人就犯愁了,不知道該喫啥。別擔心,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 5 種开春後超贊的食物,不僅營養豐富,做法還簡單,常喫能讓你由內而外煥發出年輕活力,活出年輕態。這幾種食物堪稱开春食療界的 “頂流”。想知道是哪幾種嗎?快接着往下看吧!
1:韭菜。韭菜可是开春的 “明星食材”,民間有 “正月蔥,二月韭” 的說法。春天的韭菜,鮮嫩多汁,口感極佳。它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我們把積攢了一冬天的 “垃圾” 排出體外,緩解便祕。而且韭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維生素 B 族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對提高免疫力、補充氣血都有幫助。
立春頭茬韭菜最是金貴,莖葉飽含越冬蓄積的陽氣。崇文門老藥鋪的趙先生有個方子:取韭白二兩、核桃仁三錢,佐黃酒煸炒,專治春寒傷胃。若是給孩子喫,不妨試試津門衛的經典搭配——韭菜蝦皮烙餅,補鈣提鮮兩相宜。
平時咱們可以包個韭菜雞蛋餃子,或者做個韭菜炒蝦仁,簡單又美味,一家人都愛喫
2:菠菜。菠菜也是春季的時令蔬菜,它被稱爲 “營養模範生”。菠菜裏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爲維生素 A,對眼睛特別好,經常看電腦、手機的朋友可多喫點。還有大量的鐵元素,能預防缺鐵性貧血,女性朋友要多留意。菠菜涼拌、清炒、煮湯都很不錯,像菠菜蛋花湯,清爽又好喝,春天來上一碗,渾身都舒坦。
海澱醫院營養科王主任提醒:焯水時加勺花生油,能鎖住葉綠素;搭配豬肝做成翡翠肝膏湯,鐵元素吸收率提升三成。切記勿與豆腐同煮,草酸相遇損營養。
3:春筍。春筍破土而出,是春天獨有的味道。春筍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促進消化,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降低腸癌風險。而且春筍低脂肪、低熱量,正在減肥的小夥伴也能放心喫。春筍炒肉、油燜春筍,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
春筍含天然谷氨酸,與金華火腿同燉,勝過味精提鮮。上海瑞金醫院最新研究顯示,其膳食纖維可促進雙歧杆菌增殖,建議每周食用兩次,每次不超200克。
4:豆腐。豆腐腐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營養豐富又百搭。它富含優質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對調節女性內分泌很有好處。更年期女性可取石膏豆腐半斤,佐葛根粉勾芡,平補雌激素。豆腐的做法五花八門,麻婆豆腐香辣過癮,鯽魚豆腐湯鮮美滋補,小蔥拌豆腐清爽可口,怎么喫都喫不膩。
5:山藥。山藥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的功效。开春的時候,天氣還不太穩定,脾胃容易受到影響,喫點山藥能很好地養護脾胃。
懷山藥黏液含DHEA前體物質,日本抗衰老研究所列爲"天然青春素"。同仁堂祕傳喫法:帶皮蒸熟碾泥,調入桂花蜜與酒釀,晨起空腹食。脾胃虛寒者可用砂鍋慢煨山藥羊肉粥,撒上寧夏枸杞,溫補不上火。
山藥除了可以蒸着喫,保留原汁原味;也能煲湯,像山藥排骨煲,營養又美味;還能做成藍莓山藥泥,當作甜品,大人小孩都愛喫。
【食養三忌】
忌過食發物:薺菜、香椿等雖鮮美,過敏體質需慎食。
忌寒熱混搭:食春筍後勿立即飲涼茶,易致腹痛。
昨天路過牛街,看見回民食堂推出春韭盒子套餐,配着杏仁茶,這或許就是最接地氣的養生之道。食物本無言,當我們學會順應天時、品味本真,滋養身心的密鑰,早已藏在祖輩的炊煙裏。
標題:开春後,藥補不如食療,這5種“高贊”食物建議常喫,活出年輕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