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急診醫學會警示,今(2025)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資料照/陳明仁攝)

台灣急診醫學會警示,今(2025)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呼籲釐清根本原因,除了短期應變措施,還須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等4大改革措施。

台灣急診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牀位不足」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天晚間緊急提醒,面對前所未有嚴重壅塞,一旦醫護人員再出走,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呼籲政府機關正視急診壅塞的現況與原因。

台灣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牀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

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包含護理人力不足、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牀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造成急診壅塞。

1、提高急診住院配牀比例

台灣急診醫學會呼籲,政府應有「短期應變措施」,如提高急診住院配牀比例,醫院應在急診壅塞時,強制開放病房,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

2、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

3、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

針對「長期改革方案」,台灣急診醫學會建議,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於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調整健保支付政策,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收治急診病人。

4、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

再者是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台灣急診醫學會解釋,希望政府推廣急診在宅急症照護、OPAT醫療模式,減少急診住院待牀,降低急診壅塞風險;設立監測機制,監測可利用病牀數,關牀數以及急診住院配牀比例,掌握各醫院住院實際可用牀位數據,作為政策調整依據。

根據《ETtoday》報導,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出席活動時,也特別針對急診壅塞問題做出回應,衛福部將於明日上午再度召開會議,邀請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等討論該情形。

邱泰源說,除了要請院方協助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牀比例,也需要增加急診醫護人力,也會請健保署研議讓急診人力穩住,看看怎麼增加人力。

邱泰源提到,以急診醫學會提出來的看法,要解決壅塞問題,一定有短中長程的規劃,希望院方能夠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牀比例,讓急診多一點住牀比例,在門急診部分怎麼調配,這要拜託醫院院長靈活調整。此外,從院方調整住牀、急診人力、急診環境改善和民眾就醫分流等,都是現在積極在處理的。

責任編輯/陳得馥



標題:急診壅塞「前所未有嚴重」! 衛福部最新回應曝光,醫學會曝:恐引發醫護大規模離職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93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