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國宴以淮揚菜爲主
來源:食研所
請客喫飯這事兒,讓人頭大,因爲衆口難調,想照顧周全,很是麻煩。平時和朋友聚餐喫點啥都得想半天,就更別提國家擺國宴請喫飯了。畢竟,不同國家風俗不同,口味也不一樣。
上太辣太重口的,怕人家腸胃受不了,喫一頓,兩頭受刺激;
上太特色的,怕人家心裏受不了,實在下不去嘴;
爲了照顧到所有食客的口味,國宴的菜系必須經過反復斟酌,經過一番思考取舍,我們國家的國宴最終選擇了淮揚菜。
後邊太長版不看,短視頻先了解原因。
淮揚菜調味平和,不會過於刺激,淮揚菜食材精細,講究刀工造型漂亮。比如經典的淮揚菜大煮幹絲,要把豆腐切成火柴杆粗細,再用雞湯火腿熬湯,嘗一口,那叫一個鮮吶!
大煮幹絲
其實要了解淮揚菜,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水”字。 夠新鮮的水產、會端水的廚師、能帶貨的水軍。
淮揚菜中的淮揚指的是江蘇的淮安和揚州,這兩地中間河網密布。有河,就有河鮮,隨便說幾個名字吧:洪澤湖大閘蟹、長江三鮮之一刀魚、黃鱔。淮揚名菜軟兜長魚就是炒黃鱔,肉嫩、味鮮、營養豐富。隨着大運河的修建,淮揚地區成了南北交通樞紐,各地的物資和財富匯聚在這裏,人多,地區也變得漸漸富庶起來。
軟兜長魚
《殷芸小說》裏說過:“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當然,全國各地的人匯聚在這裏,也會出現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人多味雜,喫不到一起去。幸好,跟着人群一起來到江浙地區的還有會端水的廚師。
正當大家因爲喫甜還是喫鹹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時候,淮揚的廚子站了出來。優秀的淮揚廚子,追求的就是一個平衡。在廚子們努力的端水之下,淮揚地區的菜品口味,逐漸變得兼具南北特色。這種特色說好聽點是中正平和,當然也可以說什么味都不突出,但是也挑不出來啥毛病,就是也行、湊合?
大量的人口流動,不僅造就了淮揚菜,連帶着淮揚菜在全國都打出了名氣。後來,兩位帶貨大V的加持,使得淮揚菜徹底破圈,走出全國。
粒粒分明的揚州炒飯
隋煬帝一面用京杭大運河來運輸物資,一面又公器私用,沿着大運河旅遊。旅遊嘛,就是逛喫逛喫,但皇上出遊,喫的能是一般的飯嗎?比如蛋炒飯,老百姓喫的是質樸,而皇上就得喫出點檔次,那就得加海參、雞腿肉、鮮雞蛋、特等秈米飯、青豌豆、鮮筍……這種奢華頂配版的蛋炒飯,就是另一道大名鼎鼎的淮揚名菜——揚州炒飯。蛋炒飯都那么卷,其他菜餚也不得起飛嘍!
粉蟹獅子頭
紅燒獅子頭
於是大家都有樣學樣,這個雕花,那個拉絲,把菜做成了你喫不起的樣子,比如同樣都是肉丸子,別人家的肉丸子就是個普通的小丸子,而淮揚菜的肉丸子不僅個頭大,而且味道鮮美,這么好喫又好看的菜,必須要換個更霸氣的菜名:獅子頭。
你知道的,除了隋煬帝,清朝的乾隆帝也是個愛旅遊的。當時乾隆帝下江南路過揚州,看到沿途的百姓很富裕,有點飄,決定辦一場酒席,請隨行的大臣喫飯。但大臣們來自五湖四海,口味並不統一,很難全部兼顧,但傲嬌的乾隆帝,絕不降低要求。滿族的菜、漢族的菜、五十六個民族的菜,朕全都要。
而且像滿漢全席這樣的國宴,屬於國家的重大典禮,不僅要好喫,更要好看,如果只圖喫個飽,那么可能,有的想喫鍋豬肉燉粉條子和鐵鍋燉大鵝,有的則要牛油鍋,料碗裏多加折耳根。無奈之下,御廚們祭出了前輩們的端水大法,決定以口味清淡、賣相精致的淮揚菜爲主,再以其他菜系作爲點綴,湊出了滿漢全席。
最炫刀工的文思豆腐羹
據《揚州畫舫錄》記載,滿漢全席的菜單裏淮揚菜佔了大多數,比如:西施乳、文思豆腐羹、魚肚煨火腿。
有了乾隆帝帶貨,淮揚菜的人氣急速飆升,成了國家級宴席的首選。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一番深思熟慮,也決定把淮揚風味的菜,作爲國宴,招待賓客。慢慢地,口味和顏值很balance的淮揚菜,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蟹黃湯包
除了前邊提到的,蟹黃湯包,水晶餚肉也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美味。
《北京志·商業卷·飲食服務志》詳細記載“开國第一宴”的過程,並一一列出了菜譜:先上美味4小碟,再上點心類,計有:炸年糕、艾窩窩、黃橋燒餅、淮揚湯包。主菜15個:揚州蟹肉獅子頭、全家福、東坡肉、雞湯煮幹絲、口蘑罐燜雞、沙炒翡翠蝦、鮑魚濃汁四寶、香麻海蜇、蝦籽冬筍、熗黃瓜條、芥末鴨掌、酥鯽魚、羅漢肚、鎮江餚肉、桂花鹽水鴨。最後上:菠蘿八寶飯、水果拼盤。
水晶餚肉
淮揚菜被作爲國宴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淮揚菜精致上檔次,有幾道炫技菜的刀工,能體現咱們國家餐飲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是有歷史文化底蕴;第三淮揚菜調味料不多,能喫出食材原汁原味的鮮美的同時也符合飲食健康(淮揚菜是鹹鮮口, 不是甜口);第四是淮揚菜真的很好喫,清淡卻不寡淡,喫後不會對身體有什么負擔,看着非常寡淡,但入口非常鮮美。建議大家有機會去淮安嘗嘗。
標題:爲什么國宴以淮揚菜爲主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