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王府 | 醬酒的苦味是從何而來的?
醬酒五味——酸、甜、苦、辣、澀。這些味道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醬酒獨特而豐富的口感。那其中的苦味是從何而來的?今天小編帶你解密。
一、發酵過程中的化合物
醬香型白酒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其中呈香呈味的物質多達幾千種,苦味也是其中一種。特別是醇類物質,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苦味。此外,糧食中富含的某些化合物,如糠醛等,也會在蒸餾後保持其本味,其中包括苦味。
二、原輔料及配料問題
原輔料處理不當:糧食是醬酒的精魂所在,用以釀造的糧食如果有變質或發黴的現象,就會產生苦味和邪雜味。例如,糧食的殼子沒有摘幹淨,泥土沒有清洗徹底,這些多余的物質就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產生焦苦味。
配料不合理:在傳統釀造工藝中,醬酒的糧食和曲藥比例是十分精確和考究的。如果曲藥過量,那么在發酵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酪氨酸,酪氨酸在酵母的作用下會使白酒帶有持久性較強的苦味。
三、蒸煮溫度控制
醬香酒採用的是高溫制曲、高溫發酵、高溫蒸煮、高溫接酒。這一工藝流程復雜,且十分考驗窖池的密封性和溫控水平。如果蒸煮溫度未控制好,可能會導致發酵時產生苦味、辛辣味、黴味等。特別是在蒸餾過程中,如果發生焦鍋現象,焦化物就會導入酒中,從而產生焦苦的氣味。
四、釀造環境衛生
釀造環境衛生也是影響醬酒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釀造環境不衛生,包括釀造器具、原料輔料、水質等存在衛生問題,就可能導致酒體摻入雜菌,酒質含鹼量超標,從而引發苦味。
五、地道醬酒的取酒過程
地道的醬酒須經過七次取酒,每一輪取酒的香味都有所不同。其中,第六輪次的酒焦香突出,有焦苦味;而第七輪次的酒則焦香重,略有苦味。這也說明了苦味在醬酒釀造過程中的自然存在。
醬酒中的苦味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苦味物質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醬酒是純糧固態發酵的大曲酒,並賦予了醬酒獨特的風味特徵。當然,如果苦味過於濃鬱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是釀造過程中存在問題,需要加以改進和調整。
標題:醬王府 | 醬酒的苦味是從何而來的?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