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正失去“性價比”
今年的春節返鄉置業,似乎冷淡了些。
往年返鄉過春節,親朋好友之間的寒暄,都繞不开車、房、結婚、上學、工作這些話題。
但今年的春節,寒暄之間,似乎也有了些許變化。
已經买房的同族年輕人當中,不再暢談房子,還未买房的,表示已經很久沒關注過家鄉縣城的房子了。
並且今年春節,再也沒有聽到哪個同族的年輕人买房了。
要知道過去這些年,即使是2020—2023年這樣的歷史階段,這些同族的年輕人春節都是返鄉置業的主力軍。
春節期間,要不三五成群組隊到城區的樓盤項目看房,要不就是已經去了同一個售樓部好幾回。
這些年大體上,零零星星都能聽到誰誰誰住進了縣城的新房,誰誰誰下了購房定金,誰誰誰剛新辦了貸款。
總之,很難出現一個購房或者正辦理購房都沒有的情況。
一方面本地就學政策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地村小或者鎮小,由於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出的原因,在歲月的推移中不是關閉就是已經合並。
而小女警所在的區域範圍的村小已經收縮到一兩所,其中有一所位置距離都較爲偏遠,需騎行1小時左右才能到達。
面對這樣的情況,入城上學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但進城卻有一道無形的門檻,那就是城中有房。
另一方面這些同族的年輕人也都陸陸續續到了適婚甚至晚婚年齡,到城區購置一套婚房,已經是本地的共識。
而對於這樣的變化,更覺得意外的是,同族年輕人當中,一位年紀相仿且關系較爲密切的,在股市中虧掉了一套婚房。
這位年輕人,性格內斂,從小不愛上學,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便外出務工,積攢十多年,加上父母的部分扶持,前些年便計劃买房。
因爲無力承擔持續30年的房貸,原定計劃是全款購置,且作爲婚房。
這兩年每逢春節看房都是例行的節目,前年小女警也湊熱鬧一同去過縣城各個售樓處。
大大小小的樓盤,最爲滿意的一套是位於城區中心,自帶附屬小學,臨近重點高中,樓層採光都通透的114平戶型。
當時價格是接近1萬/平,折後約8000元/㎡。
(廣東某縣城一樓盤實拍)
最後由於價格、預算問題,且擔心縣城價格繼續下探,开發商釋放更多的價格優惠以及銀行房貸利率持續調整的原因,計劃再多積攢些資金,2024年國慶或春節再考慮。
可惜2024年股市出現了幾輪跌宕起伏的行情,吸引了這位從未接觸過股市的年輕人進場。
原本只是嘗試一下,但並不懂股市的洶湧起伏,短短四五個月便虧掉了購房預算的一半多。
至於其中更多的細節和心路歷程,小女警不便多問。
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年輕人,已經失去了兩三年前看房子、計劃买房時的風採,提及縣城購房,臉上剩下的更多是懊惱和無奈。
而其他同族年輕人,聽聞他的遭遇,亦不敢多作追問。
果斷出手
與縣城置業相反的是,相識的好友選擇了一线城市郊區置業。
新年便收到同窗好友的入住新居喜訊。
同樣也是同齡人,人生路徑和選擇也截然不同。
這位好友從小品學兼優,大學畢業便選擇了廣州,工作、戀愛、結婚到生子,對於人生每個階段都按部就班,走得穩當。
細問之下,了解到選在了廣州增城的新塘附近。
三室一廳約100平,總價約140萬,確定的時候和銷售談到138萬,1.5成首付,稅費24萬,月供等額本息四千九百多,學校、商業、醫院都有,距離最近的地鐵站和城軌站約5公裏左右。
而選擇這個階段購房,一方面廣州出台了稅費減免支持政策,限購松綁政策以及廣州的銀行調整了房貸利率,另一方面,對於縣城年輕人來說,珠三角工作既是趨勢也是更好的選擇,工作地選擇購房也是更優解。
更重要的是,與老家縣城的價格和配套資源相比,即便是廣州增城的位置,也更具備性價比。
價格上,縣城核心或者熱門地段的新房價格維持在7000—10000元/㎡的均價。
非核心或熱門地段,價格維持在4000—6000元/㎡,且在开發商給出疊加優惠的情況下。
(廣東某縣城新春返鄉置業優惠項目)
而這幾年縣城的價格,經過調整後,泡沫被擠得差不多。
即使縣城價格變動不大,在廣州房價回調的情況下,差距也有所縮小。
其次,縣城消費並不低,且資源比較之下,就業、教育、交通,廣州都表現出了十八线縣城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縣城價格是一线城市價格對折的情況下,疊加本地工作公積金的優勢,四五千元每個月的房貸壓力,完全在負擔能力範圍內。
對於小鎮出生、學歷本科、工作在廣州的好友而言,選擇廣州的增城區域,的確要比選擇老家縣城更優。
但這也恰恰說明一個事實——縣城正失去性價比。
作者 | 飛天小女警
標題:縣城正失去“性價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