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8日)下午,《哪吒2》票房突破70億元,繼續刷新中國影史票房冠軍紀錄。

同時,另一幕也引起外界關注——成都發布顯示,近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曹立軍前往成都高新區調研,期間與餃子等《哪吒2》主創團隊交流。

外界可能不知道,影片的第一出品方可可豆動畫和導演餃子,一直扎根於成都。十幾年前,醫學院畢業的導演餃子憑借一腔熱愛,在成都高新區創辦可可豆動畫前身,潛心打磨《哪吒》系列。

從此,世界影史多了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中國多了一個從成都走出的頂級IP。


誕生於成都

哪吒破70億,贏麻了


《哪吒2》到底有多火?

上映10天,《哪吒2》票房破70億元,多項紀錄被連續刷新:這是中國影史票房冠軍,也是最快破50億票房、春節檔單日票房最高(超8億)、首部連續5天票房逆跌的影片。

更具裏程碑意義的一幕是,《哪吒2》還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覺醒》成爲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冠軍。

登頂只是起點。貓眼專業版對《哪吒2》的票房預測已超過100億元,一個超級神話即將誕生。

圖源:《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有意思的是,哪吒的“故鄉”成爲熱門話題,多地爭相“認親”,乘勢宣傳,希望接住這波流量。

實際上,成都才是哪吒“老家”——《哪吒2》在成都備案,餃子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制作團隊可可豆動畫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無疑,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成都造”電影。

影片中的巴蜀文化元素更是無處不在。無論是太乙真人的川味普通話、三星堆青銅面具元素,還是陳塘關百姓的竹椅蓋碗茶和川西民居飛檐設計,都打上了四川印記。

除可可豆動畫外,《哪吒》系列背後還有一長串的成都本土企業——星閱辰石打造動態分鏡系統,艾爾平方負責三維場景渲染,墨境天合主打視效制作,美術擔當則是畫心科技,最具辨識度的配音由聲娛文化負責……

終於,這場潑天富貴來到了“五年磨一劍”的導演餃子,以及核心出品方光线傳媒。《哪吒2》共有5家出品方,其中3家是光线傳媒關聯公司,另外2家則是餃子持股公司。

春節假期後A股开盤,光线傳媒股價連續三日上漲,市值超400億元,創近四年新高。公司公告顯示,截至2月4日(上映7天),《哪吒2》貢獻營收約爲9.50億元至10.10億元。這一數據已超2024年前三季度總營收的70%。

這無疑是一場集體盛宴。


四川80後

半路出家,問鼎中國影史


回到原點,締造哪吒的餃子,是一位四川娃子。

餃子原名楊宇,1980年出生於四川瀘州,在成都長大,父母都是醫生。從小最大的興趣除了看動漫就是安靜畫畫,課本空白處畫滿了塗鴉。

1999年,餃子考上華西醫科大學(現四川大學)藥學專業。那時靠畫畫賺錢的人鳳毛麟角。出於現實考量,他選擇了一條看起來更穩妥的路。

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大三那年,餃子偶然接觸到三維動畫軟件Maya,發現一個人也能做出好畫面,兒時漫畫家的理想被瞬間點燃。打那以後,餃子告別醫學,全身心投入去自學動畫。

現實並非一帆風順,改行需要“不認命”。畢業後,餃子先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後辭職在家打磨動畫短片。他曾回憶,那段時間靠着母親1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撐了三年多。沒有專業培訓,沒有人脈,全靠自己摸索,親戚朋友直言他不務正業。

直至2008年,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一炮而紅,斬獲國內外30多個專業獎項。要知道當時的國產動畫尚處莽荒,幾乎沒人敢投資。

“這是第一步,沒有第一步就沒有下一步。長片必須有基礎,別人才相信你能夠做更好的東西。”餃子堅信靠作品說話,中國的動畫產業未來一定有光明。

次年,他和朋友在成都高新區創立“餃克力動畫工作室”,想做高質量的動畫長片。直到2015年,餃子拿到光线傳媒旗下彩條屋的投資,成立“可可豆動畫”,《哪吒》正式立項。

彼時,距離餃子自學動畫已過去14年之久,終於等來做長篇動畫的機會。選擇哪吒,除了對童年記憶《哪吒鬧海》的喜愛和致敬,餃子直言想做一部想打破成見的動畫,這也是他一路走來的心路寫照。正如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2019年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馬之姿刷新國產動畫紀錄,獲得超50億的票房成績。續篇向來難寫。還好,又過了五年,《哪吒2》王者歸來。

一路走來,餃子感慨良多,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稱遇上一個好時代,才有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正如影片結尾哪吒與敖丙的對話,“難道你想改變這個世界?”“我想試試。”


一座動漫之都

見證國產動漫崛起


哪吒誕生於成都,並非偶然。

正如餃子曾坦言:“成都的包容性與文化底蕴,爲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而政府搭建的產業生態,則讓技術落地成爲可能。”

當中還有一個細節:餃子剛在成都創業時,是成都數字新媒體創新孵化基地給予了支持,從政策咨詢、房租減免、培訓交流,再到業務對接、項目申報。並在基地牽线搭橋下,餃克力順利承接了武侯祠大廟會等文創產品。

梳理下來,除了出品《哪吒》的可可豆動畫、創作《十萬個冷笑話》的艾爾平方、曾參與《黑神話:悟空》《流浪地球》的墨境天合都坐落在成都高新區,這裏還聚集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騰訊新文創總部、愛奇藝潮流文化坊等企業及平台,悄然形成一個完整的動畫制作產業生態。

有人打了一個比方,《哪吒》項目就像一屆奧運會,吸引了國內最優秀的動畫人才們。而成都高新區成了奧運村,只需要10分鐘的路程,就能任意排列組合出一支理想的制作團隊。

時至今日,成都高新區已聚集數字文創相關企業6000余家,2024年162家規上文創企業實現營收1141億元,產業鏈涵蓋內容創作、內容分發、衍生服務等,已形成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

把視野拉長,成都不經意間成爲了中國動漫文創行業的盤龍臥虎之地。

這背後,是一場持續20余年的長跑。時間回到2006年,成都被選爲國家級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之一,與北京、上海、廣州並肩,先後成爲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首家國家網絡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和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

早在《哪吒1》票房與口碑雙贏時,成都就召开文創產業發展專題會,分析研究現象級文創作品背後的產業機遇。彼時討論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讓“哪吒”扎根成都?

2022年,成都率先發布數字文創產業“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實現數字文創從“盆地”走向“高地”。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100億元至3400億元。

當文創土壤足夠厚,那么爆發力就足夠強。除了《哪吒》,成都已孕育出《王者榮耀》這樣的全球領先手遊團隊,誕生《漢化日記》《萬國覺醒》《十萬個冷笑話》等精品力作。

放眼望去,國產遊戲動畫崛起不再是空話。猶記得,去年开創國產3A遊戲歷史的《黑神話:悟空》和馮驥、楊琦團隊,同樣是數年磨一劍,發售後的24小時內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讓全世界玩家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而《哪吒2》最感人一幕在於片尾,出現了138家中國動畫公司,沒有一家外國公司。

出圈的土撥鼠,出自同爲春節檔競品的《熊出沒》團隊;《深海》的紅極動畫將其最精湛的水墨粒子渲染技術悉數奉獻;還有《白蛇》《凡人修仙傳》《長安三萬裏》的制作團隊以及《流浪地球》的特效公司......4040名動畫人,集結了“整個龍族最堅硬的龍鱗”,硬生生托起了《哪吒2》的票房奇跡。

換言之,成功是一群人的堅持,也是動畫工業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頂級團隊們紛紛貢獻出自己的長板,踮着腳,拼命夠到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想起電影中哪吒走出陳塘關,望向更廣闊的天地。屬於中國動畫的遠大徵途,才剛剛开啓。



標題:哪吒破70億,成都贏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118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