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周期見頂?大摩高調唱空,英偉達股價受挫
DeepSeek推出低成本AI模型,加劇了美國在AI領域領先地位的擔憂。
受此影響,市場出現劇烈震蕩,作爲全球市值最高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春節假期期間累計大跌超16%,創下歷史上最大拋售之一。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將2025年英偉達GB200出貨量從此前的3萬 - 3.5萬大幅下調至2萬 - 2.5萬件,最差的情況出貨量可能低於2萬。這一調整可能導致GB200供應鏈的市場影響達300億至350億美元。
此次下調反映了摩根士丹利對英偉達GB200芯片需求前景的悲觀預期。報告指出,隨着大客戶微軟資本支出放緩,英偉達GB200芯片的出貨量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摩根士丹利還預測,雲計算市場增長周期或持續至2025年上半年,隨後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可能降至個位數。
2025年行業周期或將見頂
大摩指出,雲計算行業的資本支出具有周期性。歷史數據表明,雲計算行業通常經歷2-3年的增長周期,隨後是2-4個季度的下行周期。下行周期主要表現爲美國大型雲服務商的同比增長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得益於市場對GPU服務器的投資,雲計算資本支出從2023年第二、三季度觸底後已开始回升,2024年第三季度雲計算資本支出同比增長62%,比第二季度的59%更高,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大摩認爲,如果歷史規律重現,這一增長周期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上半年。隨着市場逐漸接近周期峰值,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將放緩至個位數,或對高市盈率雲計算股票造成拖累。
Taleb警告:英偉達大跌只是开始
此外,《黑天鵝》一書的作者、黑天鵝基金Universa Investments的傑出科學顧問Nassim Taleb近日也發出警告,英偉達的股價暴跌可能只是更大災難的开始。
他指出,市場現在已經意識到英偉達並非絕對永遠上漲,之前被忽視的風險逐漸暴露。隨着AI开發成本的降低,企業可能會減少對高價芯片的依賴,或轉向定制化解決方案,這將進一步衝擊英偉達的營收預期。投資者對英偉達乃至西方科技股的信心動搖,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拋售。
在被問及英偉達等股價未來走勢時,他表示:“先行者”未必是“最終贏家”,下跌可能會再次出現,而且幅度可能“更大,甚至兩三倍”。
Nassim Taleb還稱,美國財富創造的脆弱性在此次大拋售中暴露無遺。英偉達等極少數股票在財富創造中佔據了過大的比重,這種單一的財富創造模式使得市場在面對風險時顯得尤爲脆弱。此外,美國經濟結構的脆弱性也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體現。股市的繁榮背後,是極少數科技企業的帶動,這凸顯出整體經濟結構的失衡。
因此,他警告投資者,不應盲目相信現有科技巨頭的優勢會持續。DeepSeek等新興企業的出現,可能會迅速顛覆行業格局,使得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
對於市場的未來走向,Taleb特別提到了美國債務問題的潛在風險。他認爲,如果未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再加上激進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脹的風險增大,進而對債券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這一觀點同樣給許多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標題:行業周期見頂?大摩高調唱空,英偉達股價受挫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