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30億,哪吒殺瘋了
一年一度的春節檔战況正酣。
6部影片強勢集結——烏爾善的《封神2:战火西岐》、徐克新作《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國產軍事動作片《蛟龍行動》、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和《熊出沒·重啓未來》,以及王寶強、劉昊然主演的《唐探1900》。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2日15時,2025年春節檔票房(含預售)突破68億元。其中,《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票房榜前三位。
票房告捷並不意外。事實上,這個春節檔可以說是“神仙打架”,六部影片類型豐富、陣容強大,且大部分是經典IP續作,前作累計票房超300億。如今口碑炸裂則是《哪吒2》——截至2月2日,最新票房破30億元,有望衝擊中國影史票房第一。
史上最忙春節檔
哪吒封神
春節最熱鬧的地方,當屬電影院。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5大年初一,春節檔首日票房超17.72億,刷新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紀錄、創造中國影史單日觀影人次紀錄。
截至2月2日15點,春節檔影片總票房已超68億,其中《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累計票房分別爲30億元、17.40億元、8.78億元。
开源證券研報稱,考慮到2025年春節檔影片的市場期待度較高,且宣發節點有所提前,影片對應用戶圈層各有差異,有望擴大春節檔觀影覆蓋面,預計總票房將達到85.4億元,有望超越去年春節檔80.16億元的成績,再創新高。
2025年春節檔可謂是“終極IP大战”,每一部都有經典IP傍身,涵蓋武俠、神話、懸疑、動作、動畫等題材和創作類型。一場沒有硝煙的票房大战上演。
目前來看,《哪吒2》是最大贏家。
盡管在預售階段並不出彩,但影片一經上映便率先拔得頭籌,成爲2025年春節檔首部破10億元的影片。來自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數據顯示,《哪吒2》的總票房有望超過67億元,衝擊中國影史票房榜首位。
還記得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全網刷屏,狂攬超50億元票房,成爲目前史上最高票房的國產動畫片。
五年再出鞘,延續了前作的劇情线索,《哪吒2》講述了天劫之後哪吒、敖丙靈魂雖保但肉身面臨消散,太乙真人欲用七色寶蓮爲二人重塑肉身卻遭遇重重困難的故事。
來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口碑更是不俗,《哪吒2》开分8.5,還在持續上漲中,成爲春節檔最高、口碑最佳的影片。
觀衆贊美之情溢於言表。“好看到超出預期,打破了對哪吒鬧海神話傳說的既定想象,爲故事塑造了符合時代的全新內核。”“哪吒就是國產動漫天花板”。甚至有影院將放映版本調整爲2D,“這么高的上座率,3D眼鏡來不及擦。”
同樣突破10億的還有《唐探1900》,截止目前收獲17.4億元的票房成績,並助力王寶強成爲中國影史首位票房破200億元的80後男主演,另一名主演劉昊然則成爲首位票房突破200億元的90後男主演。
《唐探1900》將故事背景拉回到20世紀初。但內核沒變,依舊是偵探+喜劇,依舊是唐人街的異域風情,依舊是王寶強和劉昊然主演,還請來周潤發和好萊塢演員約翰·庫薩克助陣。盡管票房飄紅,但爭議也同樣存在,比如被質疑推理劇情薄弱,漏洞較多。
同樣希冀續寫票房神話的還有《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2023年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憑借口碑發酵逆襲,捧紅了“質子團”。《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講述了殷商大軍兵臨城下,西岐保衛战一觸即發的故事。目前總票房保持在第三位,已超7億元。可惜的是口碑遠不如第一部,豆瓣評分僅6.3。
今年春節檔電影中,最具爭議的電影之一便是徐克執導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由肖战、莊達菲、梁家輝、張文昕等主演。截至2月2日早,《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累計票房超5億元,排名第四。
此外,“熊出沒”系列的第11部大電影《熊出沒·重啓未來》,受《哪吒2》分流,暫時落後位列第五。春節檔新片中唯一超前點映的《蛟龍行動》,未能延續前作《紅海行動》票房奇跡,目前墊底。
《射雕》意外熄火
流量最大,爭議最大
今年春節檔最戲劇性的一幕,便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兩極化評價。
多次被改編翻拍的金庸經典作品《射雕英雄傳》,此次由著名導演徐克掌舵。依靠金庸的IP、徐克的口碑,以及主演肖战龐大的粉絲群體,預售屢破紀錄,以超3億元的成績穩居春節檔預售票房榜冠軍。
不過,預售第一不代表最終票房成績,上映首日排片佔比並不理想。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大年初一當天排片佔比僅爲16.4%,排在《哪吒2》(23.4%)、《唐探1900》(22.6%)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21.5%)之後。這意味着院线對其票房信心似乎有所保留。果不其然,上映後很快被反超,跌出票房前三位。
作爲春節檔唯一未开分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收獲的評論可謂冰火兩重天。不少吐槽主要圍繞故事本身、選角不當以及徐克執導水平下滑。“徐克你還記得‘俠’字怎么寫嗎?”“武俠味所剩無幾”“瘋狂堆配樂和旁白的PPT電影”“打一星對抗粉絲控評”。
不過,正如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射雕英雄傳》。在一些觀衆眼中,電影並非一無是處。“原著中的桃花島、雁門關、大漠草原、蒙古軍營、馳馬弄雕,在電影中都達到了極致呈現。”“配角華箏異常出彩,被圈粉了。”
這一幕似曾相識。早在2023年春節檔,由程耳執導、梁朝偉、王一博主演的電影《無名》同樣預售第一,爭議不斷,甚至豆瓣特意上线了警示:當前觀衆意見分歧較大,隨即展示部分短評,請謹慎參考。
回過頭來看,今年春節檔可謂成也IP,敗也IP。這類故事往往有更廣泛的群衆基礎,觀衆對其預期自然會高出許多。一旦陷入自嗨式創作或忽視內容打磨,有可能遭遇口碑反噬。畢竟,真正決定一部電影票房的,還是觀衆的口碑。
另外,網友最爲關注的電影票價格太高問題,今年有所緩解。上映的6部電影都推出了19.9元特價電影票,“19.9低價票重現2025年春節檔”等話題登上熱搜。有網友表示,面對這樣的低價,“不买覺得都虧了”。
同時,在促消費大背景下,北京、江蘇、廣東、四川等多地以“新春觀影惠民活動”,通過發放觀影券或大禮包的形式進行票補。
實際上,近幾年國內電影市場的平均票價處於下降趨勢。燈塔專業版報告顯示,2018年低價票補被叫停後,電影市場的平均票價一路從2018年的39.7元上漲到了2022年的52.8元,此後平均票價便开始下跌,在2024年春節檔低至50元以下。
不過,低價票數量相對有限,從購票平台的信息來看,平均票價約爲四、五十元。今年,你的電影票貢獻給了哪部電影?
爲好內容买單
警惕00後开始拋棄電影院
票房飄紅背後,又是一場造富。
6部電影背後集結了中國電影、橫店影業、北京文化、阿裏影業、萬達電影、中國儒意、博納影業、光线傳媒、華強方特等多家頭部影視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檔電影共有超140家影視公司(未去重)參與到出品、發行環節。其中以《唐探1900》制作、出品、發行方參與數量最多。主出品方爲壹同傳奇影視、萬達影視、貓眼、樂开花、儒意影視、中影股份等6家公司,聯合出品方包含上海電影、寰亞電影、華策電影、幸福藍海、珠江電影集團等26家。
《封神2》則由阿裏巴巴、江蘇電影集團、華夏電影、北京文化等7家公司主出品,企鵝影視、珠江電影集團、新麗傳媒、愛奇藝影業、新浪微博等20家公司聯合出品。
競爭堪稱 “慘烈”背後,是春節檔不容有失。業內人士直言,“中國電影能不能活下去,就看這個春節檔了。”
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2024年全年425.02億元總票房,相較上年總票房縮水超百億。中國電影市場觀衆總基數約爲4.5億,有57%的觀衆全年只看一次電影。
其中兩億多人唯一一次走進電影院,大多發生在合家歡的春節檔,這使2024年春節檔收獲了破紀錄的80億票房,幾乎成爲全年唯一火爆檔期。
前車之鑑不可不察。這一幕也就解釋了,爲何各大IP非要在春節檔爭個先後。
更嚴重的是,電影院正在被年輕人拋棄。國內電影購票年齡已從2019年的27.9歲上漲到2024年的30.7歲。上述報告顯示,25歲以下的年輕觀衆佔比下降至21%。
對00後而言,相比費時費力去電影院,看一場不知好壞的電影,早不再是“精神剛需”。手機裏刷不完的短視頻、短平快接地氣的短劇、互動性強的直播,比去電影院更香。甚至不少人直言,連博主的吐槽影評都比電影本身更好看。
回到今年春節檔,每天都在刷新票房新紀錄,火爆开局是件好事,說明好電影從來不缺觀衆,能讓人們真金白銀买單的只有優質內容。
標題:破30億,哪吒殺瘋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