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業績預告解讀:磨底
全部A股預喜率延續低迷,其中計提減值撥備的公司增加拖累了全A業績表現,事實上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影響以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業績在2024年Q4有了內生性修復的苗頭,但需要等待存量壓力的逐步釋放。
而在業績預告中的業績變動原因中,我們看到由於處於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上市公司不可避免會面臨盈利能力的承壓,而對外尋求增長的道路充滿機會與挑战,在這個過程中,制造業龍頭企業有望更加受益。
此外,在高景氣個股中,電子板塊確實是當下景氣投資機會最大的領域,然而也正在面臨着預期過高的風險;而在低景氣個股中,困境反轉機會可能尚未廣泛出現。
摘要
一、全部A股預喜率延續低迷,廣義實物資產側盈利優勢仍在,核心主題中出海鏈成爲重要亮點。
截至2025年1月28日0點,共有28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全年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或年報數據,佔全部A股的53.4%,披露率整體與2023年基本持平。
預告類型來看,2024年上市公司業績預告預喜率爲33.4%,相較2023年回落8.2個百分點。而結構上看,扭虧與預增個股佔比下滑,是預喜率的主要拖累,而首虧、續虧個股佔比相較2023年邊際擡升4.0、5.8個百分點。上市公司經營壓力相較2023年進一步擴大,去金融化與產能過剩帶來的盈利下行壓力仍在。寬基指數中,滬深300是唯一預喜率超過50%的指數;相較之下披露率較高的科創50預喜率僅爲35%,整體盈利能力偏弱。
行業層面,預喜率超過50%的僅有有色金屬、石油石化、美容護理、非銀金融與公用事業五個行業,廣義實物資產領域盡管在2024下半年股價表現並不佔優,但基本面盈利優勢仍然在持續。而在主要主題中,在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的個股中,出海鏈預喜率較高,近81%的個股業績錄得正向增長,而在科技主題中人形機器人與AI預喜率接近,相較之下低空經濟明顯偏低,業績兌現能力弱於前兩者。
二、低景氣個股的佔比擡升拖累全A業績表現,內生性修復的動能开始孕育。
以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爲分析樣本,整體法與中位數法下全部A股的2024年利潤同比增速爲-9.9%與-10.3%,相較2024年Q3分別邊際回落-8.2個百分點與擡升8.8個百分點,兩個口徑下的背離可能與低景氣度個股佔比擡升拖累整體口徑下的業績表現有關。事實上,從業績變動原因分析中我們看到業績預悲公司中63%的個股均進行了“減值計提”,成爲業績拖累的第一大因素,大幅高於市場關注度較高的行業過度“內卷”與產能過剩。
而在扣除該部分非經常損益後,中位數口徑下全部A股與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2024年全年業績表現已然收斂至0%附近,尤其單季度視角下分別錄得5.6%與4.4%,爲2021年Q3以來連續12個季度負增長後首度轉正。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業績有了內生性修復的苗頭,但需要等待存量壓力的逐步釋放。產業鏈視角,上遊資源領域有色金屬業績表現出色,整體法口徑下2024年Q4扣非淨利潤增速相較Q3擡升明顯。
中遊原材料板塊中,基礎化工行業相對佔優,邊際得到一定改善。而裝備制造板塊從目前業績預告披露的情況來看表現均相對較差。下遊消費板塊中,農林牧漁業績表現較爲佔優。
在TMT科技鏈上,硬件端的電子與通信業績改善明顯,且邊際視角來看仍在擡升中。在業績預告披露率大於50%的細分行業中,我們篩選得到商用車、通信設備、航空機場等11個行業業績絕對增速大於0,且邊際仍在改善。
三、在業績歸因中挖掘增量信息。
具體來看,在業績預告預喜的個股中,向外進行市場拓展的業績兌現是核心驅動。而在預悲個股中,除計提減值外,向外市場拓展帶來的費用增加是業績第二大拖累。這背後似乎都在表明當下處於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上市公司不可避免會面臨盈利能力的承壓,對外尋求增長的道路充滿機會與挑战。
而在這個過程中,制造業龍頭企業有望更加受益:一方面,對外市場拓展後打开需求空間,市佔率得到進一步擡升;另一方面,在對內“反內卷”與產能出清周期中獲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部分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开始逐漸在行業格局邊際改善,產能开始出清後獲益,如面板、氟化工、改性塑料、小家電等。
同樣地,在一些細分行業中,出現了不同企業對同一個業績驅動因素截然不同的判斷,這種反差的出現表明着當下行業出清過程正在加速中,值得密切關注,行業內預喜的個股正在展現出其在本輪產能出清周期中“獲勝”的潛力。
四、業績預告的另類視角:
業績預告中會披露全部業績增速絕對值變動超50%的個股,我們可以借此提前觀測高景氣投資的有效性(即個股業績高增長的程度持續超預期)與低景氣個股中未來存在潛在困境反轉機遇的細分板塊與個股。從結果上看,連續兩個季度業績超預期的高景氣個股共有54只,集中於醫藥、汽車、電子等行業中。
其中電子行業連續兩個季度擁有最多的超預期個股數,表明着電子板塊確實是當下景氣投資機會最大的領域,然而從邊際上看,業績預告中電子領域超預期的個股數目下滑明顯,表明板塊所面臨的預期過高風險正在漸漸加大,擇股的難度正在不斷擡升。
而在低景氣個股中,2024年Q3業績超預期的個股僅有30只,其中最終年度業績預告超出市場預期的僅有5只,困境反轉機會可能尚未廣泛出現。
風險提示:測算誤差;代表性誤差。
1 全部A股業績預告披露率整體持平,預喜率邊際下滑
1.1 披露率:2024年業績預告整體超50%
截至2025年1月28日0點,共有28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全年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或年報數據(以下統稱業績預告,如果同時披露業績預告與快報,我們以業績快報中數據爲主),佔全部A股的53.4%,披露率整體與2023年接近。寬基指數中科創50披露率較高,共有56%的個股披露了業績預告;行業層面,多數行業披露率超50%,其中房地產、農林牧漁、國防軍工、計算機、建築材料、電子與通信甚至超60%。
1.2 預告類型:預喜率相較 2023 年同期回落
而從業績預告類型視角來看,2024年上市公司業績預告預喜率爲33.4%(包含扭虧、續盈、預增與略增四種類型),相較2023年回落8.2個百分點,與之相應的便是預悲率由2023年的58.0%擡升至66.2%。而結構上看,扭虧與預增個股佔比下滑,是預喜率的主要拖累,而首虧、續虧個股佔比相較2023年邊際擡升4.0、5.8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表明着隨着2024年宏觀經濟去金融化進程步入深水區,上市公司經營壓力相較2023年進一步擴大,盈利能力下滑趨勢尚未見到明顯拐點。寬基指數中,滬深300是唯一預喜率超過50%的指數,作爲A股市場上最優秀的上市公司集合,其盈利韌性仍在,然而由於披露率相對較低,實際結論可能存在一定差異;相較之下披露率較高的科創50預喜率僅爲35%,整體盈利能力偏弱。
行業層面,預喜率超過50%的僅有有色金屬、石油石化、美容護理、非銀金融與公用事業五個行業,表明着產業鏈盈利可能依然在往實物側分配。而在主要主題中,在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的個股中,出海鏈預喜率較高,近81%的個股業績錄得正向增長,相較之下中證紅利受煤炭拖累預喜率偏低,僅爲24%,當然其披露率也偏低,因此結論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而在科技主題中人形機器人與AI預喜率接近,相較之下低空經濟明顯偏低,業績兌現能力弱於前兩者。而作爲槓鈴策略的“杆”,大盤成長與順周期預喜率則在50%左右。
2 業績預告分析面面觀
2.1 業績增速分布的“U”型曲线左傾
受披露規則影響(例如業績增速大於50%或低於-50%的個股強制披露業績預告),導致整體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分布呈現一定的“U”型,考慮到高景氣個股(業績增速在50%以上)與低景氣個股(業績增速在-50%以下)基本完全披露,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U”中看出絕對高低景氣的分布變化。與2023年相比,“U”型曲线越來越左傾,表明着高景氣個股稀缺性在擡升,而更多的個股正在陷入低景氣區間。
2.2 去金融化深水區,上市公司內生性修復曙光出現
如果以該部分公司爲分析樣本,則整體法下全部A股的2024年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爲-9.9%,中位數法下爲-10.3%,相較Q3分別邊際回落8.2個百分點與擡升8.8個百分點;剔除金融與石油石化後整體法下下滑至-48.3%,中位數法下則爲-14.8%,相較Q3分別邊際回落23.9個百分點與擡升6.9個百分點。兩個口徑下的表現背離或許與前文提到的低景氣度與高額虧損股個股佔比擡升有關,一定程度上拖累整體口徑下的業績表現。事實上,扣除非經常損益後,中位數口徑下全部A股與全部A股(剔除金融石油石化)2024年全年業績表現已然收斂至0%附近,尤其單季度視角下分別錄得5.6%與4.4%,爲2021年Q3以來連續12個季度負增長後首度轉正。也表明着2024年宏觀層面景氣度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在上市公司層面形成了一定傳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實現修復。
寬基指數中,滬深300、實物工作量指數無論是中位數,抑或是整體法口徑下均錄得了較爲出色的業績表現(本文所涉業績均爲利潤指標),然而受披露率相對較低影響,可能與最終的業績表現存在一定差異;相較之下披露率較高的科創50與創業板指兩個指標口徑則出現分化,不同的是創業板指受龍頭企業業績穩定帶動整體法表現相對佔優,而科創50則尾部企業虧損相對較大使得中位數口徑下表現更爲出色。
行業層面,披露率高於50%的一級行業中,上遊資源領域有色金屬板塊業績表現出色,整體法口徑下2024年Q4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歸母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速高達32.4%,相較Q3擡升16.7個百分點,全年錄得12.8%,相較Q3邊際擡升5.2個百分點。中遊原材料板塊中,基礎化工行業相對佔優,相較2024年Q3邊際改善明顯。而裝備制造板塊從目前業績預告披露的情況來看,表現均相對較差。下遊消費板塊中,農林牧漁業績表現較爲佔優。在TMT科技鏈上,硬件端的電子與通信業績改善明顯,且邊際視角來看仍在擡升中。
細分行業來看,我們設置以下篩選條件:1、業績預告披露率高於50%;2、中位數法與整體法2024年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均大於0;3、中位數法與整體法單季度視角下相較2024年Q3均在邊際擡升。最終篩選得到商用車、通信設備等11個細分行業絕對景氣度較高,且邊際上仍在改善。
3 挖掘業績變動原因背後的“真相”
年度業績預告中一個重要的增量信息便是其在業績變動部分包含了公司對業績增長或下滑的解釋,這是我們可以挖掘的重要线索,但這些信息往往以非結構化文本形式存在,難以直接批量規則化提取和分析。因此,我們構建了業績變動原因的專用詞庫,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等文本分析方法,系統性地對公司業績變動進行歸因,同一家公司可能由多種因素驅動。從而更精准地理解公司經營狀況,識別潛在風險和機遇,以及對行業或產業鏈進行全景刻畫。
3.1 整體來看,市場拓展是業績增長第一驅動,而“計提減值“成爲了業績的首要拖累
整體而言,從影響公司業績的直接會計科目來看,主要集中在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業務成本、商譽、投資收益、壞账准備、應收账款、原材料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領域。通過更深層次地挖掘影響這些會計科目背後的驅動因素,我們發現,對於預告類型爲預喜的個股而言,第一驅動力是外部市場的拓展,其次是研發投入前期較多/本期減少、降本增效、政策驅動、行業景氣回升、需求恢復/供需缺口等;而對於預悲的個股來說,第一拖累項是計提減值,這或許意味着後續的財報季中“業績暴雷”風險需要警惕。其次是拓展市場費用增加、研發投入增多、行業競爭加劇、行業景氣低迷、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等。
具體到產業鏈層面,預喜/業績增長視角來看,對外市場拓展對中遊制造、出口相關的下遊消費(汽車、家電、紡服等)以及科技等業績帶動明顯。而對於鋼鐵、科技、房地產和環保等領域來說,政策的扶持佔據了較高地位。相較於產業鏈其他環節而言,行業景氣度的回升對於下遊消費行業的業績增長貢獻更加明顯。
而從預悲/業績回落視角來看,除上遊資源、鋼鐵、食品飲料等板塊以外,其余多數板塊均存在大量的計提減值。與此同時,電力設備、軍工和科技則還有大量的研發投入對業績形成的拖累。此外,中遊制造中,需求疲軟/產能過剩依然是困擾板塊業績表現的重要原因。
3.2 制造業內部:尋找龍頭企業佔優的线索
在制造業內部我們發現:第一,在所有披露的預喜個股的業績歸因中,大量制造業龍頭企業似乎更加受益於需求修復與對外市場拓展後的市佔率擡升,並在產能出清周期中獲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與此同時,部分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开始逐漸在行業格局邊際改善,產能开始出清後獲益,如面板、氟化工、改性塑料、小家電等;第二,在一些細分行業中,出現了不同企業對同一個業績驅動因素截然不同的判斷:以醫藥商業板塊爲例,預喜個股中都提到了行業景氣度與行業競爭格局的改善,而同樣在預悲個股中,也分別有42%與58%的個股提到了行業景氣度的下滑與競爭格局的惡化。我們認爲這種反差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表明着當下行業出清過程正在加速中,而行業內預喜的個股正在展現出其在本輪產能出清周期中“獲勝”的潛力。
4 業績預告的另類視角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年度業績預告中往往會披露全年業績增速絕對值變動超50%的個股,因此我們可以認爲當下業績預告的成分股中包含了所有高景氣與處於困境中的個股,這也爲我們提前觀測景氣投資的有效性(即持續超預期)與未來可能存在潛在困境反轉機遇的細分板塊與個股提供了可能性。
4.1 超高景氣個股:留意電子板塊高景氣投資有效性下滑風險
我們篩選出業績預告中“預告淨利潤變動幅度”正向大於50%的成分股作爲“高景氣股票池”,其中具備盈利預測數據的個股共有462只。設定:2024年Q3業績披露前後十天的對於2024年全年盈利預測的變化,若上調記爲超預期,不變記爲符合預期,下調記爲低於預期。然後採用年度業績預告中的預告利潤下限與2024年末對2024年全年的盈利預測結果進行判斷,如果前者大於後者,記爲超預期,小於則記爲低於預期。從結果來看:
2024年Q3業績超預期的176只高景氣個股中,2024年業績預告下限同樣超出預期的個股共有54只,集中於醫藥、汽車、電子等行業中。而從超預期原因分析上,我們看到產業周期的復蘇與科技創新帶來的需求擴張、出海全球化布局後海外業務的高速增長以及精益化管理下的降本增效是主要驅動。
從邊際上看景氣投資的延續性上,醫藥、汽車、計算機、通信、有色金屬、非銀金融行業細分個股的高景氣度延續韌性相對較強。值得一提的是,電子行業中連續兩個季度擁有最多的超預期個股數,表明着電子板塊確實是當下景氣投資機會最大的領域(這與公募基金在2024年Q4大幅擡升對電子板塊的配置行爲一致),然而從邊際上看,業績預告中電子領域超預期的個股數目下滑明顯,表明板塊所面臨的預期過高風險正在漸漸加大,擇股的難度正在不斷擡升。
4.2 低景氣個股:尋找被忽視的困境反轉難度較大
同樣地,我們可以採用相反的思路去嘗試着在低景氣個股中尋找是否具備潛在困境反轉可能性的個股與細分領域。我們篩選出業績變動程度低於-50%,且具備盈利預測數據的個股,共有409只。其中2024年Q3業績披露後進行了2024年盈利預測上調(超出預期)的個股共有30只,持平(符合預期)的共有95只,即在2024年Q3業績披露後市場預期並未進一步下調/惡化的個股共有125只,其中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淨利潤上限超出市場預期的個股僅僅有5只,這也意味着當下低景氣個股中,去尋找具備市場預期外的困境反轉機遇依然相對較難。
4.3 景氣適中個股:2024年四季度的“突圍”
而對於業績預告中淨利潤變動幅度在(-50%,50%)區間的個股,由於披露的個股數目相對較少(剔除ST後僅爲422只),樣本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因此我們選擇從個股層面去尋找潛在的投資機遇。我們看到預喜的個股中,歸母淨利潤與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在2024年Q4仍在邊際擡升的個股共有35只,分布於國防軍工、基礎化工等行業中,其中預告淨利潤均值改善幅度超預期的個股共有12只。
5 風險提示
1)測算誤差。文中有關歷史數據的回溯測算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2)代表性誤差。本文基於業績預告的數據分析可能與最終完整的業績表現存在偏差。
注:本文來自民生證券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策略專題研究20250131:2024年A股業績預告解讀:磨底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2月01日
報告撰寫:牟一凌 SAC編號S0100521120002 | 吳曉明 SAC編號S0100523080002 | 季宏坤 SAC編號S0100124070013
標題:2024年A股業績預告解讀:磨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