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來了!山東最地道的一張餅,竟然不是煎餅?
統一山東的餅,
居然不是煎餅!?
什么餅能統一全山東人的口味?也許多數人會回答,那還用想,肯定是煎餅啊。
錯了。並不是所有山東人都愛喫煎餅,其實大家熟悉的“山東煎餅”,大多在臨沂、棗莊等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流行,膠東半島和魯西北的山東人則表示:我們確實不怎么喫啊。
山東人愛喫餅,可以卷一切的,不只煎餅。
攝影/鴨鴨翟
那其他地區的山東人不喫餅嗎?當然不是,作爲碳水大省,山東各地有口味 衆多的餅,酥脆的 周村燒餅,一咬掉渣的 油旋,還有早餐桌上的裹滿餡料的 肉火燒......可以說,山東人把餅喫出了萬般花樣。但要說衆多餅裏, 最低調卻能統一全山東口味的,是你可能見過、喫過,但叫不出名字的——
單餅。
單餅,樸樸素素的一張白面餅,卻在山東各地隨處可見, 濰坊的朝天鍋用它卷,前段時間 爆火的淄博燒烤,裏面的小餅也算是單餅的分支......它卷起萬物,也將山東人最純粹的情感包裹其中。如果有朋友向你發出邀請,說 “叫俺媽烙幾張單餅喫”,那千萬不要拒絕,這是山東人最樸素也最熱情的招待方式之一。
“家家支鏊子,戶戶烙單餅”
在莫言爲膠東熱土寫作的人民史 詩小說《紅高粱家族》中,有兩處食物描寫,一是當中的余佔鰲說他 “喫了十年拤餅”;另一處是九兒給伏擊日本軍車的漢子們送午飯時,也帶了一擔 “拤餅”。
從膠東到魯西,單餅承包了山東人的一日三餐。
攝影/鴨鴨翟
乍一聽 “拤餅”,大家或許有些陌生,實際上, 拤餅就是山東單餅。將餅平鋪在手中,卷入菜品後再包住,用手握緊,送入口腔,這整個動作被膠東人稱爲 “拤”,故此得名。
“拤”,只有山東人懂的動作。
攝影/ 攝影師么么銳
那么,單餅到底是什么餅呢?相傳它緣起於 寒食節, 寒食節不能喫熱食,但用面粉和水簡單制成單餅可以冷喫,所以人們 在禁火的三天內,單餅便成了最主要的喫食,臨近山東的江蘇徐州、河南等地也有類似的飲食習慣。由於餅皮相對細膩,又方便儲存和食用,單餅也就走入千家萬戶,成爲日常食物。
在山東人的家裏,你大概率會看見 鏊子。沒錯,這個用具在攤煎餅時也會用到。但一看制法,就會發現二者有極大的差別。從原料上看,煎餅多是用玉米、綠豆或其他雜糧的面粉攪出面糊攤制,單餅則是用精細的麥子磨成面粉和好面,再擀成薄餅烙制。 煎餅做好後偏向硬脆的口感,而單餅還有溼乎柔軟的口感,顯然能夠適應和包容的場景更多,這也是單餅更受全山東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山東單餅口感柔軟,可包裹萬物 。
攝影/王雪
顧名思義,單餅就是用一張面皮擀制而成的餅,這裏的 “單”指的是餅的層數。這與許多老山東人的集體記憶相互勾連, 在物質尚不豐盈的年代,人們舍不得添加油、鹽,面也是省着用,“單餅”的叫法就這樣流傳下來。但隨着生活條件轉好,單餅也开始不僅僅只有一層了,人們开始在單餅基礎上制做多層的餅,比如兩塊面一起擀的,中間夾着油鹽的,叫 烊子餅或 合餅,如果再多一層,就叫 “三頁餅”。
鏊子,單餅制作必要的工具。
攝影/飯仙人
別看單餅其貌不揚,它的做法頗有講究。在和面時,面要軟要柔,以便它有較好的延展性,這才能兜得住多樣的食材。擀面更是有說法,經過多次擀制,面皮要均勻且圓潤,擀得不圓,老輩人會說這餅 “瓢偏”,擀得過厚,他們則會說這餅像 “豬耳朵”。
制好餅皮,鏊子就派上用場。先要 燒鏊,爐火最好能夠讓其受熱均勻。因此,早年間 人們用麥秸稈充當燃料,這樣燒得旺,火力不疾不徐,這都是實踐中摸索出的經驗。鏊燒熱後,就是烙餅環節。這時,專用餅杖的出鏡率極高,用它多次翻餅,這一張單餅才算是制作完成。
如今也有許多借助機械烙出的單餅。
攝影/四白
看過制作流程,也就不難理解它與煎餅的差別了。烙成後的單餅, 薄、軟,又不失筋道,與口感偏硬的煎餅相比,自然更受人“待見”。物質匱乏的時代,單餅是節假日中才能喫上一回的稀罕物。那時的人想要解饞,索性炒上一盤菜,烙幾張單餅,味蕾得到滿足的幸福感,全部被卷入其中。
單餅,山東餅裏的“卷王”
單餅怎么喫?在山東,喫煎餅的地區,怎么喫煎餅,就怎么喫單餅;不喫煎餅的地區,也會用類似煎餅的方法,來食用單餅。總結成一句話,它作爲一張餅,更普適的喫法,還得是 卷。
單餅卷雞蛋、醬箕餾:“原教旨主義者”的最愛
卷雞蛋,是山東人想到的最原初的喫法。將餅皮鋪展,把煮好的雞蛋放置在中央,碾碎雞蛋,蛋白與蛋黃合爲一體,只需加入少許食用鹽,即可大快朵頤。這是追求食物本味的原教旨主義者的首選。餅皮的麥香,雞蛋提供的蛋白質醇香,再加上淡淡的調味品滋味,盡顯原汁原味。
單餅卷雞蛋,單餅常見的喫法。
動圖/周小芳單餅
口味稍重的人,通常會把醬萁餾當作單餅的好伴侶。醬 萁餾各地做法不同,但基礎都是用黃豆發酵出的醬制品,將其切片放在鰲子上加熱,豆子的香氣在高溫下全部散出,用單餅卷食,別有一番風味。
滕州:與煎餅狹路相逢,單餅也可卷萬物
說到滕州,你也許會想到菜煎餅。白菜、粉條、豆腐、韭菜等菜品,都是它的“囊中之物”。在這塊以煎餅聞名的土地上,單餅也有它的一席之地。煎餅能卷什么,咱單餅也行。
單餅卷撒子,山東人的碳水盛宴。
攝影/仔貓食處
在滕州,與單餅最適配的是饊子和豆腐串。去到本地,你會發現這樣的情景,一口大鍋咕嘟嘟煮着豆腐串,香料的味道在時間的催化下,早已融進食材。另一邊,炸好的撒子正在待命,它與煎餅中的薄脆功用相似。此時,食客需要做的就是捏好餅,咬上一大口,讓豆腐串和撒子,在嘴裏迸發出麻辣鮮香與酥脆。
濰坊:一口朝天鍋,單餅卷起市井味
在濰坊,單餅派上了很大用處,它是朝天鍋的重要組成部分。朝天鍋,早年在集市售賣,人們露天支鍋,在當中煮一些 “豬下貨”,當地人稱之爲 “雜碎鍋子”,由於土鍋無蓋,也就此得名。
一口熱氣騰騰的朝天鍋。
攝影/趙得君
朝天鍋中的單餅必不可缺。它將滷好的豬腸、口條(舌頭)、豬頭肉等滷貨卷入其中,撒上芝麻鹽,再搭配山東本地的大蔥段,以及醃制好的疙瘩鹹菜,既能解饞,又不至於太過油膩。如今,朝天鍋越做越精細,也有店家將卷餅內的“豬下貨”替換爲黑椒牛肉、土豆絲等食材,但始終不變的是,它卷起的那股濃濃的市井味道。
單餅,朝天鍋最好的搭配。
攝影/攝影師么么銳
淄博:做最好的燒烤搭子,留住人間煙火氣
爆紅的淄博燒烤,讓人們認識了小餅加烤肉的搭配。如果深入燒烤攤就會發現,各家的餅其實也有些許差別。一些店家會使用單餅,在淄博的下屬地臨淄、桓台和周村等地,人們更愿意叫它“馬宋餅”,馬宋是淄博的一個村,尤以做餅見長。
淄博小餅也是單餅的延展形態之一。
攝影/ Valentina
用單張餅卷起剛剛熟成的烤肉,肉帶着油脂的香氣,撒好燒烤料,夾好小蔥,再抹上蒜蓉辣醬。 一份淄博燒烤經典套裝就組合完成,將其送入口中,餅松軟可口,內裏香氣四溢,二者搭配,相得益彰。
單餅的喫法遠不止這些,除了卷食,它和其他餅類一樣,還是很多湯品的好搭子。到單縣、莒縣、棗莊、萊州等地喝羊湯,去濟南喝甜沫兒,在臨沂喝糝湯,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讓單餅作爲“碳水擔當”。喫的過程中,還可以將單餅撕成小條,泡入湯內,冬天來上一碗,飽腹又暖身。
單餅也是羊湯的好搭配。
攝影/ 趙得君
在山東,單餅就以這樣多元的方式融入各地。發展過程中,它還可以卷烤鴨、卷驢肉,與其他菜品相搭時, 單餅不壓菜味兒,菜也奪不走餅的麥香。 作爲主食,它踏實地完成使命,讓人獲得飽嘗碳水的快樂。
從這個維度看,這張餅與山東人的特質有共通之處。 樸實無華,又用至爲簡單的方式,包容了一切。單餅喫多了,山東人自然而然也懂了不少喫餅的門道。 起碼,大家都知道一點,畫餅不能充飢,可單餅真能頂飽。
文 | 毛熊
文字編輯 | 姜姜
圖片 編輯 | =G
封圖 | 攝影師么么銳
首圖 | 攝影師么么銳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作者介紹:“地道風物”是《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平台,這裏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爲行走的風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標題:卷起來了!山東最地道的一張餅,竟然不是煎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