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可曾想過,一碗平凡的豆腐腦,一塊香噴噴的燒餅,竟能牽動整個朝廷的神經?你是否好奇,那些威嚴的朝廷命官,在晨曦微露時分,會如何解決他們的第一頓飯?

從明清到民國,再到新中國,早點文化的變遷又如何折射出整個社會的滄桑巨變?讓我們一同揭开這段鮮爲人知的歷史,探尋藏在嫋嫋熱氣中的權力遊戲和人間煙火。

晨鐘暮鼓:古代官員的辛勞生活

在那個沒有鬧鐘的年代,官員們爲了准時上朝,可謂是絞盡腦汁。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寒冬清晨。天還未亮,京城的街道上已經有了零星的腳步聲。這是趕着上朝的官員們,他們踩着厚厚的積雪,借着微弱的月光,朝着紫禁城的方向匆匆趕去。

嘉靖帝以勤政聞名,每日五更天就开始上朝理政。這意味着大臣們必須在寅時(凌晨3點至5點)就起牀准備。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夜,沒有電燈的照明,官員們摸黑起牀,穿戴整齊,然後摸着黑在京城的街道上趕路。

展开全文

有位叫做李默的官員,就因爲趕路時不慎掉進護城河裏,差點丟了性命。這個驚心動魄的經歷讓李默刻骨銘心。從那以後,他每次出門前都會仔細檢查路況,甚至在家中模擬摸黑行走,以防再次發生意外。

爲了不遲到,許多官員選擇睡在衙門裏。他們帶着鋪蓋,擠在狹小的值班室裏過夜,就爲了能多睡一會兒。有位叫張華的年輕官員,剛入京爲官時,因爲不習慣衙門的環境,常常失眠。他想出了一個妙招:在枕頭裏塞了一些家鄉的土,聞着熟悉的氣息,才能安然入睡。這個小習慣,他一直保持到告老還鄉。

到了清朝,這種早起上朝的傳統更是達到了極致。康熙皇帝規定,百官必須在卯時(早上5點至7點)之前到達皇宮。爲此,許多官員不得不在三更天就起牀。紀昀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每日寅正(凌晨3點)起牀,匆匆梳洗用餐,趕在卯初(早上5點)前到達皇宮。"

紀昀是個有趣的人,他雖然每天早起,卻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他的祕訣是:每天睡前都要讀一段輕松的笑話集,帶着愉快的心情入睡,第二天起來就神清氣爽。這個習慣讓他在朝中以機智幽默著稱,甚至連康熙皇帝都對他另眼相看。

御膳房外的盛宴:宮內早點攤的興衰

在官員們匆忙趕往皇宮的同時,宮中的太監們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禁門和乾清宮之間的空地,原本只是官員們等待上朝的地方。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裏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獨特的早點市場。

乾隆年間有一位叫做和珅的權臣,就曾在這裏設立了自己的"專屬"早點攤。和珅深諳飲食之道,他的攤位不僅提供精致可口的點心,還常常會有一些稀罕的時令水果。有一次,和珅特意從江南運來了剛上市的楊梅,放在攤位上售賣。這個舉動引起了轟動,許多官員爭相購买,就爲了討好和珅。

然而,並非所有官員都能享受到這樣的"特權"。大多數中低級官員,只能在擁擠的攤位間擠來擠去,爭搶那些普通的早點。

有一次,爲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兩位六品官員竟然大打出手,鬧得滿城風雨。這件事最後驚動了乾隆皇帝,乾隆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哈哈大笑,說道:"連早餐都如此拼命,看來朕的臣子們當真是忠心耿耿啊!"

這種情況在雍正年間達到了頂峰。當時的宮內早市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幾乎成了一個小型的美食街。然而,雍正帝認爲這種做法有損朝廷威嚴,下令取締了大部分的早點攤位,只留下少數幾個供應最基本食物的攤子。

這一決定引發了不小的騷動。許多官員爲此向皇帝上書,稱沒有了早點,他們很難支撐整個上午的朝會。其中,一位叫做張廷玉的大臣巧妙地在奏折中引用了古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暗示早餐的重要性。雍正被這個典故逗笑了,最後不得不做出妥協,允許在指定區域內保留一定數量的早點攤位。

煙火北京:宮外早點的百態人生

宮內的早點攤爲官員們提供了便利,宮外的早點市場則展現了更爲豐富多彩的民間飲食文化。在明清時期的北京,最有名的早點集中地當屬前門大街。

老字號"六必居"的鹹菜攤位前,每天清晨總是排起長隊。有一位姓劉的翰林,因爲胃口不好,每天都要买一小碟鹹菜佐餐。久而久之,他和攤主成了好友。

有一次,劉翰林得知攤主家中有難,便暗中資助了一筆錢。攤主感激不已,從此每次劉翰林來买鹹菜,都會多給他一些。這個小故事在官場中傳开,大家都贊嘆劉翰林的爲人。

與"六必居"相鄰的是另一家老字號"護國寺小喫店"。這家店以其獨特的炸醬面而聞名。有位姓張的翰林院編修特別鐘愛這裏的炸醬面,每次上朝前都要來上一碗,以至於同僚們都戲稱他爲"炸醬翰林"。張編修不以爲忤,反而自得其樂。他常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何況是這等人間美味?"

除了這些老字號,前門大街上還有許多流動的小攤販。其中,最受歡迎的要數一位姓王的老農所賣的糖炒慄子。這位老農有一手獨特的炒慄子技藝,使得慄子外酥裏嫩,香甜可口。據說,就連當時的幾位閣老大臣都常常派家僕來此購买。

有一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臣微服來到王老農的攤位前。他被慄子的香味吸引,买了一小袋品嘗。沒想到這一嘗就停不下來,轉眼間一大袋慄子就見了底。

大臣驚訝於自己的貪嘴,問王老農:"老丈,你這慄子可是下了什么魔法?"王老農憨厚一笑,回答道:"回大人的話,小老兒只不過是用心罷了。每一顆慄子,都是用老婆子織毛衣的心思來炒的。"大臣聽罷,深受感動,從此成了王老農的忠實顧客。

食在官場:早餐中的政治博弈

在古代中國的政治舞台上,早點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常小事,卻往往成爲了牽動朝局的重要因素。宮內外的早點攤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場所,更是政治博弈的隱祕战場。

清朝康熙年間,張廷玉就因爲善於利用早點時間進行政治活動而聞名朝野。他每天清晨都會在東華門外的一家小喫鋪用早點,而這家小喫鋪很快就成了朝中官員爭相光顧的熱門地點。

有一次,一位新晉的六部員外郎在這裏遇到了張廷玉。他假裝不經意地向張廷玉請教了一個關於吏部選官的問題。

張廷玉一邊品嘗着豆腐腦,一邊不動聲色地給出了幾點建議。這位員外郎如獲至寶,回去後立即按照張廷玉的意見行事,果然在隨後的考核中脫穎而出,很快就升了官。

這種借早點之機進行政治交往的做法,在當時被戲稱爲"早餐政治學"。一些精明的官員甚至會刻意研究各位大臣的飲食習慣,以便在合適的時機"巧遇"。

然而,這種做法也並非沒有風險。雍正年間就發生過一起因早點而引發的政治風波。當時有兩位大臣在宮門外的早點攤上發生了激烈爭執,原因竟是爲了一碗豆腐腦是應該放鹹還是放甜。這場爭執很快演變成了朝堂上的黨爭,兩位大臣各自拉幫結派,互相攻訐。

這場"豆腐腦之爭"鬧得沸沸揚揚,最後驚動了雍正帝。雍正聽聞此事,既感到好笑,又覺得荒謬。他召見了兩位當事人,嚴厲訓斥道:"朕的大臣,難道連一碗豆腐腦都容不下嗎?

鹹甜各有所好,何必爭執?若是連這等小事都要分黨爭利,還如何治理天下?"這番話不僅平息了爭端,也給朝中官員們敲響了警鐘。

有趣的是,皇帝們也並非對這些"早餐政治"渾然不知。相反,他們常常會利用這一點來了解朝中實情。據說,乾隆皇帝就曾多次微服私訪,混跡於宮外的早點攤,親耳聆聽官員們的私下議論。

有一次,乾隆聽到兩位官員在討論一項新政策的利弊,其中一人提出了幾點很有見地的看法。乾隆回宮後立即召見了這位官員,並採納了他的建議。這位官員後來成爲了乾隆的心腹之臣,而他自己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仕途轉機竟是源於一次早餐時的無心之談。

從宮廷到街頭:早點文化的現代嬗變

隨着時代的變遷,早點文化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呈現出新的面貌。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再到新中國成立後,早點文化經歷了多次變革,但其核心精神始終未變。

清末民初,隨着西方文化的湧入,早點文化也开始出現了新的元素。1900年,同仁堂創始人樂顯揚的後人樂家範在北京創辦了"樂家花園",這是北京第一家西式面包房。起初,許多人對這種新奇的食物持觀望態度,但很快,它就成爲了一些知識分子和新興資產階級的早餐新寵。

有一位名叫老舍的年輕作家,就特別喜歡"樂家花園"的面包。他常常一邊品嘗着香脆的面包,一邊構思小說情節。據說,他的名作《駱駝祥子》中的一些場景,就是在這裏萌發的靈感。

民國時期,隨着社會的變革,早點文化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在北平,最有名的要數位於東單的"福來居"早餐廳。這裏不僅有傳統的中式早點,還提供西式早餐,如煎蛋、培根等。許多政要、文人都是這裏的常客。

據說,魯迅先生就曾在這裏與友人討論文學創作,並在此構思了《阿Q正傳》的部分情節。有一次,魯迅正在專心品嘗一碗豆腐腦,突然靈光一閃,他放下勺子,從口袋裏掏出紙筆,匆匆記下了幾行字。這幾行字後來成爲了《阿Q正傳》中的一段經典描寫。

新中國成立後,早點文化又迎來了新的變革。國營食品店的出現,使得早點的供應更加規範化、標准化。北京著名的"月盛齋"就在這一時期开始大規模生產滷煮火燒,成爲了許多工人階級的早餐首選。

1960年代,北京市爲了解決上班族的早餐問題,开始推廣"早餐供應站"。這些供應站通常設在居民區或單位附近,提供熱豆漿、小籠包、油條等傳統早點。一位名叫李師傅的廚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明了"豆漿油條套餐",很快成爲了供應站的招牌。

李師傅的創新源於一次意外。那天早晨,供應站突然斷電,豆漿機無法工作。眼看着排隊的人越來越多,李師傅靈機一動,將昨晚剩下的豆漿倒入鍋中加熱,然後將剛炸好的油條掰成小段放入豆漿中。這種簡單而美味的組合立即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從那以後,"豆漿油條套餐"成爲了北京早餐的標配之一。

隨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早點文化又有了新的發展。一些外來的早點开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如肯德基的早餐套餐、麥當勞的麥滿分等。這些洋快餐雖然一度風靡,但並沒有完全取代傳統早點。相反,它們的出現促使傳統早點也开始創新。

結語:

從明清的朝廷到現代的街頭,早點文化的演變見證了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它不僅僅是一種飲食習慣,更是一面鏡子,映射出每個時代的特色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古代官員的晨間政治,還是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早點始終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點,是本土與外來文化的融合處,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碗碗香噴噴的早點中,我們品味到的不僅是美食,更是歷史的沉澱和文化的魅力。



標題:古代官員上朝很早,早飯喫什么,一群朝廷命官圍着地攤喫早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7742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