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大選周期中,稅收政策始終是核心議題之一,而兩黨在稅收政策的側重點上歷來存在顯著分歧。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主張提高資本利得稅並引入對未實現資本利得的徵稅,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則提出全面實施10%的關稅政策。無論是提高資本利得稅還是普遍徵收關稅,稅改措施都有望增加美國的財政收入,但同時也各自伴隨着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資本利得稅率的上調可能誘發資產“鎖定效應”,即投資者因避稅而長期持有資產,導致市場流動性減弱。而普遍加徵關稅則相當於向居民徵收消費稅,增加美國家庭的經濟負擔。展望未來,若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在大選中獲勝並實施其提高資本利得稅的政策,仍需警惕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醫療保健及電信服務板塊的回調風險。反之,若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當選並推行普遍關稅政策,美股周期及消費板塊或將承壓。

“哈裏斯稅”:取富戶濟戶部,兩難自解。

自2013年以來,美國現行的最高資本利得稅率爲20%,疊加3.8%的淨投資所得稅(NIIT),當前綜合最高資本利得稅率實際達到23.8%。美國民主黨正積極推動資本利得稅率改革,哈裏斯提議提升最高資本利得稅率至28%,計入NIIT後,彼時美國最高綜合資本利得稅率將攀升至33%。此外,哈裏斯還提議實施多項針對高收入階層的新稅收政策,包括徵收未實現資本利得稅。然而,美國目前並未對未實現資本利得徵稅;因此,民主黨若要推行新政策,不僅會面臨合憲性的挑战,還需克服徵稅過程中的實際操作障礙。盡管如此,提高資本利得稅的可行性仍相對較高。雖然哈裏斯提出的資本利得增稅措施主要針對的是美國高收入階層,該群體在全體納稅人中所佔比例較小,但由於持有大量的資本資產,因此稅基的擴大有望顯著增加美國財政收入。然而,資本利得稅基的擴大或導致潛在的負面影響,如資產“鎖定效應”,或對美國長期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不過,由於哈裏斯的整個稅改方案還包含其他層面的減稅措施,因此增加資本利得稅對經濟的整體負面影響預計相對有限。

“特朗普稅”:全球普遍徵稅,舍友存己。

在2024年大選期間,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主張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商品統一徵收10%的關稅。從狹義角度而言,普遍性的關稅可視爲消費稅的一種變體。追溯美國歷史,聯邦消費稅曾在早期實施,特別是在战爭與經濟衰退時期。然而,隨着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獲得憲法基礎,聯邦層面的消費稅逐漸淡出,目前僅由各州政府徵收;因此,從整體上看,美國的消費稅負擔相對較低。以日本消費稅改革爲鏡鑑,我們發現消費稅率的上調往往會對社會通脹水平產生顯著的短期衝擊。同時,根據跨期消費理論,消費者往往傾向於在不同時期之間平衡消費水平以最大化總體效用。因此,在消費稅率提升的過程中,消費者的行爲模式會發生變化,即政策實施前消費超前增長,隨後消費抑制,隨着消費者逐步適應新的稅率環境,消費水平趨於穩定回升。據CRFB預測,特朗普提出的10%全面關稅政策到2035年將爲美國財政帶來累計約2萬億美元的稅收收入。然而,上述政策也將導致美國家庭負擔加重,並增加通脹風險,或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衝擊。

美國兩黨不同稅收政策下,資本市場如何表現?

若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勝選,仍需警惕信息技術及電信服務等板塊的回調風險。回顧歷史,美國最近一次上調資本利得稅發生在2013年,時值奧巴馬成功連任美國總統。在此次資本利得稅上調的過程中,從2012年10月起,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成交額迅速攀升。在美股的一級行業中,信息技術及電信服務行業的交易額在同期內的同比增速展現出了最爲顯著的增長趨勢。自上一輪資本利得稅調整以來,信息技術行業已累計上漲879%,可選消費及醫療保健行業亦取得較大漲幅。而本輪美股牛市中,信息技術及電信服務行業分別上漲了121.6%和96.1%;結合2013年資本利得稅預期上調時市場所展現的拋售行爲,我們判斷一旦稅基發生調整,上述行業的投資者或更傾向於實現利潤並結清頭寸。鑑於此,若未來哈裏斯贏得美國大選並推進其資本利得稅改革計劃,仍須警惕在增稅政策實際落地前,由於投資者提前規避風險,美股市場或將出現拋售壓力增加的情形,尤其是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醫療保健和電信服務板塊。

若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勝選,周期及消費板塊或將承壓。參照2014年日本上調消費稅率的經驗,財政政策的調整對企業收入與盈利的影響周期大致爲三個季度。然而,鑑於美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以及特朗普政策議程中不僅包含廣泛的關稅策略,還提出了削減企業所得稅的措施,我們預計在全面關稅措施實施後,美國整體消費水平的復蘇步伐或比日本更爲迅速。2023年,美國的主要進口商品集中在工業產品與消費品領域。因此,如果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並隨後迅速推動全面關稅政策的落地,此類進口商品的成本可能會顯著增加。此外,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美國股市中的周期板塊出現了顯著的回調,而彼時美國政府實施的關稅措施尚屬於特定關稅範疇。若特朗普獲選後推行全面關稅政策,我們判斷美股市場中消費板塊以及周期板塊中的工業、原材料等行業可能會面臨顯著的下行壓力。

風險因素:

美聯儲貨幣緊縮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美股業績復蘇低於預期;海外金融體系風險蔓延;全球地緣衝突進一步升級。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10月24日發布的《美股策略專題—CGT vs Blanket tariff,如何影響美股?》報告,分析師:徐廣鴻;王一涵S1010522050002



標題:美國兩黨稅收政策如何影響美股?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039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