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19時,2024諾貝爾文學獎在斯德哥爾摩揭曉。韓國女作家韓江出人意料地獲得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韓江由此成爲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作家,出生於1970年的她也是近年極爲少見的年輕獲獎者。

評委會稱,她“用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for her intense poetic prose that confronts historical traumas and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

韓國女作家韓江獲2024諾貝爾文學獎

韓江,1970年生於韓國光州,父親和兩個哥哥都是作家,現爲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2016年憑借小說《素食者》獲得布克國際文學獎,成爲首位獲得該獎的亞洲作家。2018年她憑借新作《白》第二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又憑借《少年來了》入圍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決選短名單。2023年,韓江憑借最新小說《不做告別》獲得法國梅迪西斯外國小說獎。

韓江的主要作品《素食者》 探討個體選擇與社會期望的衝突;《少年來了》 以光州事件爲背景,講述战爭與失去的故事;《白》是一部關於生命、死亡和哀悼的沉思錄。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於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針對全國845個圖書館的借閱數據進行分析顯示,韓江的《素食者》超過《82年的金智英》等話題圖書,借閱率僅次於《解憂雜貨鋪》。可以說,韓江是目前韓國文壇風頭正勁的中生代作家,也是當代韓國文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展开全文

2013年12月,上海《收獲》雜志編輯吳越曾與韓江在韓國有過一次訪談。談到對韓江作品的印象,吳越說,《玄鹿》是韓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已經顯露出作家的文學氣質:飄逸而又厚重,敏感而又結實,使人窺見韓國文學的殘酷、美麗與幽深。

對於《玄鹿》,韓江回應吳越:“這個故事可能是來自中國的。我最初看到它是從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想象中的動物》這本書。書中寫到這只鹿爲了想要從地下來到地上,見到陽光,就向人們交出了它的蹄子和牙齒,保證不會傷害人,但是它一來到地上,就融化了。化了之後變爲一攤淚水,這是我加上去的。二十多歲時,我讀到了這個故事,二十五歲時,我想寫一個煤礦題材的故事,當時就想要把這個傳說放進去,二十八歲,寫成了《玄鹿》。”

對代表作《素食者》,韓江告訴吳越,靈感來自韓國作家李箱的筆記中的一句話“我認爲只有人,才是(真正的)植物。”在此之前,她寫過一個短篇小說《植物妻子》,寫到一個女人會逐漸變成植物。後來她重讀自己的這篇小說,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感覺,一定要再好好寫一下這個形象。於是有了這部長篇《素食者》。

2013年,韓江接受來自上海的採訪。吳越提供

2016年5月,布克國際文學獎在倫敦揭曉。韓江憑借小說《素食者》擊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新作《我腦袋裏的怪東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晚年代表作《水死》、暢銷書“那不勒斯四部曲”終曲《失蹤的孩子》等154名競爭對手成爲該獎項歷史上第一位亞洲作家。當時,吳越認爲,“韓國文學的崛起,也許正從韓江獲獎的這個時刻开始加速了”。8年後,諾貝爾文學獎也選擇了韓江。

韓江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自己的創造力源於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她在寫作中注重細膩的描寫,擅長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情感,這使她的作品親切且富有感染力。評論界認爲,韓江的作品在形式上往往打破常規,有些章節甚至是詩歌形式,這樣的創新使她的作品更具多樣性和獨特性。

截至2023年,共有120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共有18名女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22年獲獎者安妮·埃爾諾爲第17位女性得主,今年,韓江加入了這一行列。

有意思的是,今年在博彩公司賠率榜上排名前列的包括中國作家殘雪在內的熱門人選爲女性,但最終,並非熱門的“70後”韓江殺出重圍,再次驗證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不可猜測性”。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开始頒發,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諾貝爾文學獎不公布提名名單,博彩公司开出的賠率榜成爲人們猜測獲獎結果的一種“依據”。

去年諾獎得主挪威作家約恩·福瑟就是賠率榜常客,因爲太過頻繁地出現在榜單上,他在獲獎後受訪時稱,這十年早已“做好了獲獎的准備”。2022年得主、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也曾居於榜單靠前位置。當然也有例外發生,2021年得主、非裔作家古爾納完全沒有出現在榜單上。

每年10月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總能影響出版界、文學界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莫言獲諾獎後,無形中提升了中國讀者對諾貝爾文學獎的關注與期待。諾貝爾文學獎有沒有規律可言?評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宏圖曾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諾貝爾文學獎每隔幾年會頒給瑞典學院認爲很有價值但不被大衆知曉的作家,授獎的目的就是推介這些作家。

但假使每年都把獎頒給小衆作家,又會讓人們對其信譽產生懷疑,因此產生了一種“狡猾”的平衡策略,每隔幾年又會頒給衆望所歸的大作家。在王宏圖看來,冷門與否只是相對概念,在英語是主導性語言的情況下,讀者對其他語種的作家關注相對較少;某種程度上,諾貝爾文學獎爲讀者提供了認識更多主流出版渠道之外優秀作家的窗口。

諾獎是出版界的“必爭之地”。自2017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攬下當年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版權後,從2019年的彼得·漢德克(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的格呂克(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的古爾納(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年的安妮·埃爾諾(上海人民出版社)到2023年的約恩·福瑟(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連續五年“捕獲”諾獎得主,顯示了上海出版人的文學眼光和鎖定優質出版資源的專業實力。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多部作品已有中譯本。除2013年吉林出版集團出版過《玄鹿》,韓江的其余六部作品均由磨鐵文化出品,從封面風格來看,已可窺其“暢銷”元素。

這可能是近年最爲通俗的諾獎得主作品,估計將在市場引發一股閱讀熱潮。

韓江作品中譯本

本文作者:施晨露



標題:“70後”韓國女作家韓江爆冷獲2024諾貝爾文學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5581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