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陳振龍冒死把一根藤苗帶回福建,如今成爲了我國主食之一
1593年,從菲律賓至福建的輪船上,陳振龍冒死帶回一根小小的藤苗,用它救活了數千萬計的百姓,那根藤苗就是番薯。
說到番薯,也就是北方人說的地瓜,很多人都很熟悉,它無論蒸、煮、烤,軟糯香甜,十分可口。在現在大家只是把它當成粗糧中的一種,但是在中國古代,它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是老百姓們的主食,靠着它度過飢腸轆轆的歲月。
番薯不是像“稻谷”、“小麥”、“高粱”一樣的是本土種植的,而是從“番邦”引入的,所以名字中帶個“番”字,它的引入有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
明朝1543年,福建長樂的一個小山村裏,有個叫陳振龍的男孩子降生了。寄托着祖輩的希望,他從小聰明伶俐,刻苦讀書,20歲就中了秀才,離光宗耀祖就差一步之遙了。
要知道在明朝,秀才的地位很高,見到官員可以不跪,犯了罪還不能隨便用刑;秀才不用苦哈哈地服役,战亂時不用上場殺敵;身穿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走出去就是大街上最靚的仔,有無數美女對他拋媚眼。
本以爲陳振龍會仕途通暢,但是在後面的鄉試中卻幾次落第,把他打擊得垂頭喪氣。於是,這有志氣的哥們狠狠摔了紙筆,轉行做了一名商人。要知道那時候的創業者,可不是人人羨慕的。因爲商人的地位是社會最末等的,商人的子女也不能參加科考的。起初陳振龍的父母死活不同意他放棄秀才的身份,奈何他意志堅定,一去不回頭。
隨着鄭和下西洋开闢出來的航线,明朝的海上貿易越發紅火。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古稱呂宋)等國家都是明朝的海外貿易合作夥伴,尤其通過呂宋港爲中介,與歐美做起生意。在這樣的商機引誘中,陳振龍背起行囊,和同村的夥伴們到了菲律賓。
在外闖蕩,憑着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勁兒,陳振龍也確實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無論在哪個國家停留,他始終牽掛故鄉的一草一木和父老鄉親。1593年前後,福建大旱,農民收成不好,很多人都在餓肚子,這件事也深深困擾着陳振龍。
有一天,他走在菲律賓的鄉間,看到了一種植物,藤蔓遍野,碧葉蔥蘢,當地人一鋤頭挖下去,帶着泥土的薯類一串串躍出,色澤誘人。他非常驚訝,就請教當地人這個叫什么,用當地人的話翻譯過來,大概是“朱薯”,這種薯可以蒸着喫、煮着喫、烤着喫,香甜撲鼻。葉子也長得很茂盛,可以當菜,可以拿來喂豬牛羊和雞鴨,藤蔓曬幹可以當柴火,可以說一身都是寶。
聽當地人講,這種薯類生命力頑強,耐旱耐澇,所需肥料和人工比較少,但是產量極高。在菲律賓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當作主食。陳振龍的心大爲震動,聯想到自己的家鄉,民衆們食不果腹,如果能在家鄉也廣泛種植這種作物,不是能解燃眉之急嗎?
於是,他主動向當地人學習這種薯類的種植方法,並且計劃帶些藤蔓回去福建種植。誰知道一了解,西班牙殖民者在當地把它當成寶,是不允許外傳出境的,各個關卡都設置了檢查官,一經被發現,就要掉腦袋了。
陳振龍糾結了好久,一方面是巨大的風險,另一方面是家鄉父老的慘狀。最後,他決定鋌而走險,設法把薯苗帶過關。藏在身上肯定不行,檢察官連內衣褲都不放過。放在行李箱更不保險,一件件都要拿出來檢查的。怎么辦呢?
陳振龍無意間發現船上的吸水繩和紅薯的藤長得很相似,便決定將紅薯的藤纏在麻繩中。然後用泥土抹一下,這樣就一點都看不出了。
出發的這天,陳振龍收买了船上的老板,讓他先把纏了紅薯藤的吸水繩帶上了船,而他則氣定神闲地通過菲律賓海關檢查官地毯式搜索檢查,安全上了船。
就這樣,陳振龍冒着掉腦袋的危險帶過來的紅薯藤在海上航行了七天,終於靠岸來到了中國福建。陳振龍全程寶貝似守護着,一到家鄉,馬上和兒子在後院種下了寶貴的紅薯苗,四個月後,結出了一大盆個大飽滿的紅薯。
爲了推廣種植,陳振龍讓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匯報種植這種紅薯的好處。金學曾正愁無法解決災荒問題,見到這種生命力頑強又高產的薯類,高興地眼泛淚花。他下令各地依照菲律賓農民種植方法,採取藤苗扦插種植和護理,四個月後,果然大獲豐收。只見紅薯子母鉤連,一串串,一簇簇,飽滿紅亮,喫起來甜絲絲的。
十裏八鄉的人都種上了紅薯,解決了飢荒。金學曾在陳經綸紅薯種植方法的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而這種紅色薯類因來自隔壁“番國”,俗稱爲番薯。
陳振龍把番薯引入我國,功績偉大。它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在荒年,“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它成爲救急的食物。後來,陳振龍的孫子陳世元等人將紅薯帶到浙江、河南、山東等地,一段時間後,全國廣泛種植,成爲僅次於水稻、麥子和玉米的重要糧食作物。
因爲番薯的引入,明朝飢荒問題得以解決,整個國家元氣大增。借着這種高產又好種的作物,清朝人口也增長了三億多。
成爲民以食爲天,在我們今天感念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冒死將紅薯苗帶回國的陳振龍所做出的貢獻。只有銘記先輩們的偉大功績,才能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腳步。
標題:明朝時,陳振龍冒死把一根藤苗帶回福建,如今成爲了我國主食之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5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