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安晚報

藥食同源的百合。張洪哲/攝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8月22日22點54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這意味着三伏天進入了尾聲,暑氣漸漸消散,秋意慢慢浮現。處暑時節如何養生呢?8月22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副主任醫師談佳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推薦大家常喝三種湯,即蓮藕排骨湯、銀耳雪梨湯、百合蓮子湯。

“這些食物味甘酸,可以起到滋陰養陰的功效,且多食甘酸的食物可以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談佳佳說道。

潤燥養陰多食三種湯水

順應節氣,調整飲食,是中醫養生非常重要的原則。

“處暑,又稱作出暑,與夏日相比,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我們需要多食潤燥養陰的食物。在家中,我們可以制作蓮藕排骨湯、銀耳雪梨湯、百合蓮子湯。秋天天氣變得幹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談佳佳介紹道。

處暑後逐漸秋燥,潤燥養陰是最基本的應對方法,所以在飲食上多喫一些百合、銀耳、蓮子、梨子或者蜂蜜所做的菜和飲品,可以緩解皮膚幹燥、口幹咽燥的狀況。“在這裏要提醒大家,容易上火的朋友在食用蓮子時最好喫不去芯的蓮子,那樣效果會更好。”

此外,談佳佳認爲,秋天應該是收斂的狀態,飲食上還要注意少辛多酸,“少辛就是避免喫一些發散辛辣的食品,這個時節要不喫或少喫辛辣類的食品,辛辣火鍋、燒烤類盡量不喫或者少喫。”談佳佳稱,處暑後可以多喫秋季的應季食品,尤其是新鮮水果,比如橘子、葡萄等等,這些都是秋季應季水果,且是甘酸的食物。

舌苔厚膩人群暫不要喫滋陰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舌苔很厚膩的人群,暫時不要喫滋陰的食物。

“大家晨起漱口可以對着鏡子自查下舌苔,正常舌苔應該是薄白的,當舌苔顆粒細膩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上有一層油膩狀黏液的苔質時,爲膩苔;苔質較厚,望之不能見底,爲厚苔。”

展开全文

處暑以後,雨水減少,氣候會變得越來越幹燥,有的人群會出現明顯的皮膚幹燥、甚至脫屑瘙癢,談佳佳表示,這類人群在洗澡時水溫不要太熱,若皮膚瘙癢明顯可以在洗澡後塗抹潤膚露。

宜早睡早起,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與夏日相比,處暑之後我們要適當增加睡眠時間。”談佳佳說,《黃帝內經》中有言秋三月宜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早起適當地活動有助於肺氣舒展,同樣能緩解秋燥。“我們也建議在陰陽交替的午時(中午11時至13時)盡量休息,雖說處暑時陽氣逐漸收斂了,但是午時暑熱仍然存在,我們最好睡半小時左右,從而避开暑熱,補充睡眠。”

春捂秋凍。談佳佳建議,處暑後人們的着衣原則是感涼而不寒,“能感覺到涼意,但不應覺得寒冷,這樣也可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向接下來逐漸變寒冷的時節過渡。”有心血管疾病的、體弱的老年人,應注意把握秋凍的度,早晚外出要注意攜帶薄外套,更應注意及時增減衣服,以防增加心髒的負擔以及感染疾病的風險。

秋收冬藏需調暢情志

秋季自然界萬物凋零,容易使人產生悲秋之情。中醫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秋天主收斂,且秋天的肅殺之氣容易影響人的情緒。

“處暑後,我們要收斂神氣,同時比較建議做一些平心靜氣的活動,像聽聽舒緩的音樂,練習書法及美術等,另外建議不要劇烈運動,”談佳佳表示,處暑後,陽氣逐漸收斂,運動宜緩,可以選擇八段錦、太極拳等,注意選擇早晚相對涼快的時候運動,運動後及時擦汗更衣,避免受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宋冉



標題:處暑宜喫甘酸食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3999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