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特斯拉股價跳空飆漲10.20%,總市值暴漲6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00億元),配合周一宣布的免息購車優惠,兩天累計上漲17%。

而如果從4月22日的階段性低點算起至今,其股價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已經累漲達62.80%。就在我們圍觀英偉達不斷創出新高時,特斯拉已經逐漸悄然收復年內跌幅,二季度幾項重要經營數據的公布揭示了,特斯拉沒有此前預期般那么拉跨。


01


從消息面來看,特斯拉7月2日的大漲和超預期的交付量有關。

最新公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生產了大約41.08萬輛車,並交付了大約44.40萬輛車,但好於市場預期的43.93萬輛。

其中,“主力選手”Model 3/Y生產了38.66萬輛,並交付了42.24萬輛,同樣超出市場預期;其他車型交付2.16萬輛,包括Model S/X、以及Cybertruck。

根據乘聯會數據,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6月交付量達到7.10萬輛,國內銷量環比持續增長至5.92萬輛,環比增長7%。另外,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國內銷量環比上升10.2%。

一季度特斯拉僅僅只交付了38.68萬輛汽車,這讓外界對特斯拉當前的競爭前景感到不甚悲觀,一季度接近30%的跌幅說明這一點。因此,好於預期的前提可能是,盡管二季度銷量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市場卻降低了交付預期,特斯拉的交付數據緩解了市場對純電動需求疲軟的擔憂。

之所以能取得超預期的交付成績,離不开降價等刺激措施,且從現狀來看,特斯拉仍在“變相降價”。周一,特斯拉中國推出的全新購車金融政策顯示,購买Model 3/Y標准續航版和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可享受“5年0息”等優惠活動,這項優惠或可爲消費者省下超過2萬元利息。

對比來看,今年迄今特斯拉和比亞迪在純電車型交付量上難分伯仲。

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在第二季度都表現頗佳。無論是在6月份還是在今年上半年,純電動汽車在比亞迪產銷量中的比重,都超過了40%。在6月份生產141,030輛,銷售145,179輛。上半年則是生產730,083輛,銷售726,153輛,而特斯拉一二季度加起來大約是73萬輛左右。

Counterpoint Research在7月2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BYD在純電動車市場的份額預計在2024年會顯著增長,到那時,其電池電動車銷量將超過特斯拉。”

今年4月,特斯拉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Q1特斯拉營收同比下滑9%;淨利潤同比下滑55%,並做出年度交付量將下滑的預期,拉低了市場對其信心。

但隨後馬斯克以先畫餅的形式調整業務布局,不僅用低價加快了FSD的推廣,在不久後的8月份即將推出Robotaxi,形成與Uber網約車類似的機器人出租車隊,特斯拉車主也將有機會出租自己的特斯拉汽車提供乘車服務。

連續6個交易日的上漲也讓馬斯克意猶未盡,他在X上回應“一旦特斯拉完全解決了自動駕駛問題,並量產Optimus機器人,任何仍持有空頭頭寸的人都會被消滅,即便是Bill Gates也不例外。”


02


除了電動車的生產、交付數據外,特斯拉在此次的公告中還宣稱,公司在第二季度部署了9.4 GWh的儲能產品,這是迄今爲止最高的季度部署量,同比增長157%。加上Q1的4.1GWh,上半年累積裝機量已經達到13.5GWh,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特斯拉儲能業務包括Powerwall和Megapack兩類產品。Powerwall是一款家用儲能系統,能夠儲存太陽能板產生的電力,用於夜間或停電時供電。Megapack則是一款超大型商用儲能系統,適用於大型商業和工業客戶,如數據中心、醫院和學校等。

目前已建及在建產能包括加州拉斯普洛超級儲能工廠,以及今年5月剛开工的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其中,二季度交付量增長主要得益於美國工廠的產能釋放。

上海工廠最快也有望於2025年一季度开始生產Megapack,其中電芯的兩大供應商分別找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

光儲業務雖然不是特斯拉最受關注的業務,但在如今電力結構性緊張的背景下,這部分業務價值反倒得以凸顯。原因在於,AI數據中心在經過建設後投入使用,個個都是座“吞電巨獸”,將給美國電網帶來巨大負荷。

大摩研究表明,,到2030年,美國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可能相當於1.5億輛電動汽車的用電量。2023年到2027年,美國數據中心電力的預計增長相當於在美國道路上增加5900萬輛電動汽車,即在役車輛總數增加21%。長期來看,大摩對特斯拉這部分業務給出約1300億美元的估值,並將目標價上調至310美元。

總的來看,雖然福特汽車、“新勢力”Rivian都警告美國電動車需求疲軟,且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但特斯拉依然在二季度實現了超預期的交付成績。

二季度的財報將於7月23日收盤後發布,值得關注。



標題:反彈60%+,特斯拉重回視线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229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