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的科技含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科技含量提高了,而總量則更加強調“持久战”。與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今天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要“緊緊抓住主要矛盾”,無疑就是“新質生產力”(也就是科技),除了“大力”、“加速”的措辭,進一步把“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助推“科教興國”(人才要素)放在了第二位,而擴大內需的內容則下降至第三,以財政爲代表的總量政策則更加強調持續發力,而非短期的強刺激。
科技方面,什么最“急”?行業厚度和人才。除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的“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和生命科學”外,智能網聯新能源車、新興氫能、新材料和創新藥急需鞏固和加快發展。而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數字經濟內容大幅增加,數字基礎設施和算力體系可能成爲重要抓手。除此之外,人才的因素越來越受到關注,科教興國下構建“教育-科研-人才”的支持體系。
總量方面,穩還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持續的“穩”。財政政策开始着眼於未來幾年,貨幣政策新增了穩定資本市場的功能,地產方面,依舊以“平穩健康發展”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具體來看:
產業政策:新質生產力成爲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對比起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產業政策不僅重要性被擡升、而且相關表述也更多了。兩會上“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這一表述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脈相連,不過對比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多了一些新的產業領域,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
新質生產力的“含金量”十足。其實“新質生產力”這一名詞並不陌生——自去年9月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及以後,它就在各大“重磅”會議裏頻頻出現。同時春節前後各省省委書記也紛紛出面、爲新質生產力“站台”。對比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目前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表述,新增了“大力”和“加快”二詞,產業政策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除此之外,科教興國重要性的提升,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潛台詞”。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教興國可謂是最大的“黑馬”——從近年會議重點工作中並未提及,到此次直接躍升至重點工作中排序第二的位置。其實科教興國與排序第一的新質生產力也是“珠聯璧合”的關系,這是因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开人才的投入,科教興國战略正是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好“引擎”。
新質生產力有何內涵?從內部看,作爲新質生產力發展載體的战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可以帶來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的深層次變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大“捷徑”。從外部看,在海外AI加速發展、主要發達經濟體加大新興產業補貼力度的背景下,我國產業政策加碼及切實落地的緊迫性明顯提升。
總量方面,財政政策比起“速決战”,更偏好“持久战”。雖然2024年目標財政赤字率並未突破3%“紅线”,但兩會上正式“官宣”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以及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擬發行規模,都意味着積極財政政策的基調不變。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出台意味着未來幾年財政的發力更偏“循序漸進”式、而非“拔苗助長”式。發行不計入赤字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言外之意可能是逐步實現去土地財政化,從而真正實現經濟增長引擎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決心。
貨幣政策除了穩增長、穩價格,今年還新添了穩市場。這意味着央行今年在市場預期方面也將承擔重要職責,做好長短兼顧:短期方面可通過發揮貨幣政策“排頭兵”的作用,譬如年初的大幅降准穩市場預期;長期方面或暗示《金融穩定法》的加速推進及平准基金的籌備,健全維護市場穩定的長效機制。從實際利率、地產表現與外部壓力來看,我們預計今年的降息降准空間應不低於去年,節奏上可能要到第二季度中後段,但面臨後續再通脹、經濟與市場的變盤時,也要留意貨幣政策穩市場的“前置”落地與平准基金的“擇時”入市可能。
地產更加聚焦“風險”與“落實”。一是相比去年,保障房建設從工作安排中的民生領域前提至防風險領域,提升了保障房建設作爲地產防風險一環的重要性;二是隨着“白名單”的持續擴容與PSL等資金支持落地,年初以來地產政策的顯著感受是“做的”比“說的”多,融資機制效率良好,反映當前政策可能更加注重落實,資金到位後的地產开工施工最快有望在二季度企穩。
風險提示:政策出台節奏及項目落地放緩導致經濟復蘇偏慢;海外經濟體提前顯著進入衰退,國內出口超預期萎縮。
注:本文來着東吳證券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的科技含量》,報告分析師:陶川、邵翔、李瀟宇、鐘渝梅
標題:政府工作報告的科技含量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