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就業修復現狀如何、有何特徵,2024年穩就業可能面臨哪些挑战?本文系統梳理,供參考。

穩就業,現狀與挑战

一問:2023年,就業修復現狀如何?就業形勢總體改善、結構分化明顯

2023年經濟恢復“曲折式前進”下,穩就業壓力顯現。2023年前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0萬人,完成全年新增1200萬人目標的98%,爲過往同期較低水平。2023年上半年,積壓需求釋放推動就業修復較快,新增城鎮就業達678萬人,高於2020、2022年同期;下半年穩就業壓力顯現,7-11月新增就業502萬人、僅高於2022年同期。

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回落,結構分化。2023年年初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回落,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低至5.3%,11月進一步修復至5%。2023年就業總體修復過程中,結構分化特徵明顯;其一,前三季度31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高於全國水平;其二,上半年16-24歲人口失業率與25-59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走勢明顯背離。

相較本地戶籍、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外來戶籍和本科以下學歷人口就業修復較快。11月外來戶籍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較2月下降1.4個百分點至4.7%;相比之下,本地戶籍人口就業修復較慢,11月爲5.1%,僅較2月下降0.3個百分點。分學歷看,本科以下學歷人口就業修復較快,失業率由年初的超5%回落至6月的4.4%。

二問2023年,就業修復分化的背後?招工需求修復緩慢,就業供給增多

穩就業承壓或緣於企業招工需求修復緩慢、供給增多等因素。從前瞻性指標來看,2023年制造業和建築業、服務業PMI從業人員指數自二季度以來均低於50%、處於收縮空間。從工業企業利潤來看,截至10月,私營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仍處負值。而非國有企業爲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2021年其就業人數佔總城鎮就業人數比例近九成。

同時,作爲“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的第一年,2023年就業供給明顯增多。截至9月底,農村外出務工人數近1.9億人,較過去五年同期增加超600萬人。就業市場上高學歷人才供給亦有增長,高校畢業生規模2022年增長至超1000萬人、2024年預計達1179萬人,研究生報考人數則維持在450萬左右,或指向更多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

同時,隨着經濟轉型加快,就業的結構性不匹配問題逐漸凸顯。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新增員工主要分布在電力設備、汽車、機械設備等行業,房地產、商貿零售等員工數明顯下降。但從百度高考熱搜專業來看,制造業相關專業自2020年熱度才有所提升,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與市場需求或一定程度上存在結構性不匹配問題。

三問:2024年,穩就業可能面臨的挑战?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總數或創新高

民營企業作爲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 2024年仍需政策呵護支持。2023年11月,私營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邊際改善至1.6%;小微企業經營調查亦顯示,三季度小微企業信心指數走弱,分項經營指數、僱員規模指數等有所回落,或均指向後續民營經濟修復發展仍需政策呵護支持,才能帶動民營經濟相關就業需求回暖。

供給端看,農民工就業是穩就業的重點之一。2022年,農民工人數達2.95億人,約六成選擇本地就業,且本地就業農民工年齡較大、平均達46.8歲,高於外地就業農民工平均年齡的37.4歲。2024年,農民工人數或進一步增長,爲大齡和本地就業農民工提供崗位、穩定農民工就業,或是穩就業的重要一環。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亦是穩就業關鍵。近年,高校畢業生更傾向選擇非一线城市、國有企業就業。在國有企業就業吸納能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慢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佔比持續提升。2024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79萬人,爲高校畢業生提供有效就業創業支持、緩解結構性失業、“慢就業”等問題或是穩就業面臨的挑战之一。

風險提示

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 

報告正文


一問:2023年,就業修復現狀如何?


2023年經濟恢復“曲折式前進”下,穩就業壓力顯現。2023年前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0萬人,已完成全年新增1200萬人目標的98%、相較過往同期目標完成度處於較低水平。2023年上半年,積壓需求釋放推動就業較快修復,新增城鎮就業人數達678萬人、高於2020和2022年同期水平;下半年就業修復略顯疲態,7-11月新增就業人數502萬人、僅高於2022年同期的491萬人。整體來看,2023年穩就業壓力凸顯,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尚未修復至疫情前水平,前11月新增就業人數低於2015-2019年平均1270萬人。

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回落,結構分化。2023年年初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回落,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修復至5.5%以下、爲5.3%,11月回落至5%。就業修復過程中,結構分化特徵明顯。其一,前三季度31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高於全國失業率0.1-0.2個百分點;其二,上半年16-24歲人口失業率與25-59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背離,16-24歲人口失業率年初以來持續擡升,而25-59歲人口失業率由年初的4.7%回落至6月的4.1%。

相比本地戶籍與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外來戶籍和本科以下學歷人口就業修復較快。2023年,外來戶籍人口和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由年初的5.9%、6%回落至11月的4.7%、4.4%;相比之下,本地戶籍人口就業修復較慢,由年初的5.4%修復至11月的5.1%,僅回落0.3個百分點。分學歷看,本科以下學歷就業修復明顯,年初失業率超5%,6月回落至4.4%;本科及以上學歷調查失業率整體處於較低水平、低於本科以下學歷失業率超1個百分點,6月爲3.2%、較年初略有增長。


二問:2023年,就業修復分化的背後?


穩就業承壓或緣於企業招工需求修復緩慢、供給明顯增多等因素。從前瞻性指標看,2023年制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PMI從業人員指數自二季度以來均低於50%;10月財政穩增長加碼下,建築業PMI從業人員指數修復加快,11月爲48.2%,較8月提升超3個百分點。從企業利潤來看,2023年年初以來,國有、私營工業企業利潤雖邊際改善、但仍處負值區間;截至10月私營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仍爲負值、或使其縮減招工需求。而從城鎮就業人數分布來看,非國有企業爲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2021年其就業人數佔總城鎮就業人數比例近88%。

作爲“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的第一年,2023年就業供給明顯增多。2023年一季度以來,農村外出務工人數持續高於1.8億人;截至9月底,農村外出務工人數近1.9億人,較過去五年同期增加超600萬人。就業市場上高學歷人才供給亦有增長,2020、2021年學成歸國人數均明顯超出國人數,或爲就業、升學市場提供更多人才;此外,高校畢業生規模2022年增長至超1000萬人、2024年或達1179萬人,研究生報考人數則維持在450萬左右水平,或指向更多高校畢業生選擇進入就業市場。

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新增員工主要分布在電力設備、汽車、機械設備、基礎化工等制造業行業,房地產、商貿零售等行業上市公司員工則明顯下降。而從百度高考熱搜專業來看,制造業相關專業自2020年熱度才有提升,2018年及之前人文社科類多爲高考熱搜專業,指向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與就業市場需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結構性不匹配問題。且從獵聘公布的2023年應屆生招聘的職位發布與投遞數據來看,IT、醫療健康、電子、金融等行業應屆生投遞佔比明顯高於職位發布佔比,科研技術、交通物流、生活服務等行業則存在一定需求缺口。


三問:2024年,穩就業可能面臨哪些挑战?


民營企業作爲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 2024年仍需政策呵護支持。11月,BCI企業經營和招工前瞻指數小幅回落,指向當前企業經營狀況承壓,招工需求修復緩慢。從吸納近9成的民營企業來看,11月私營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邊際改善至1.6%;小微企業經營調查亦顯示,其三季度營收及僱員規模指數有所回落,均指向民營經濟修復發展仍需政策呵護支持,才能進一步帶動民營經濟就業需求回暖。

供給端看,農民工就業問題或是穩就業的重點之一。2008年以來,我國農民人數持續增長,2022年,農民工人數已達2.95億人,主要分布於制造業、建築業及批發零售業。同時,農民工平均年齡持續提升,2022年平均年齡達42歲,50歲以上農民工佔比近三成。2020年以來,農民工本地就業比例加速提升,2022年約63%農民工選擇本地就業,且本地就業農民工年齡較大、平均爲46.8歲,高於外地就業農民工平均年齡的37.4歲,或是2023年本地戶籍就業修復慢於外地戶籍的原因之一。2024年,農民工人數或進一步增長,爲大齡、傾向本地就業的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等或是穩就業的重要一環。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亦是關鍵。2023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158萬人,而新增城鎮就業目標爲1200萬人,或意味着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減。從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來看,近年,高校畢業生更傾向選擇非一线城市、國有企業就業。2022年國有企業城鎮就業人數佔比約12%,指向國有企業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吸納能力或相對有限。在此情況下,“慢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佔比持續提升;根據智聯招聘數據,2023年近兩成高校畢業生選擇進修備考、支教、遊學、創業考察等形式的“慢就業”。202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1179萬人,如何爲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支持、緩解結構性失業、“慢就業”等或是穩就業面臨的挑战之一。

作爲吸納就業的重要補充,新型靈活就業或是2024年穩就業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新型靈活就業發展迅速,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人數快速攀升、2023年達8400萬人。2023年10月,各地網約車駕駛員人數累計達633萬人,較2020年10月的254萬人增長超一倍。在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新型靈活就業的學歷、經驗要求低於傳統就業、爲低學歷和工作經驗較少的求職者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但相比傳統就業的近六成社保覆蓋率,新型靈活就業的保障體系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經過研究,國金證券發現:

(1)2023年經濟恢復“曲折式前進”下,穩就業壓力顯現。2023年前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0萬人,完成全年新增1200萬人目標的98%、處於過往同期較低水平。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回落,結構分化;前三季度31城市失業率高於全國;上半年16-24歲人口失業率與25-59歲人口失業率明顯背離;外來戶籍和本科以下學歷就業修復較快。

(2)穩就業承壓或緣於企業招工需求修復緩慢、供給明顯增多、結構性不匹配等。作爲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的第一年,2023年就業供給明顯增多。截至9月底,農村外出務工人數近1.9億人,較過去五年同期增加超600萬人。高校畢業生規模2022年增長至超1000萬人,研究生報考人數則維持在450萬左右水平,或意味着近年更多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尋找就業崗位。同時,隨着經濟轉型加快,就業市場的結構性不匹配問題也逐漸凸顯。

(3)民營企業作爲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 2024年仍需政策呵護支持。供給端,2024年農民工人數或進一步增長,穩定農民工就業、爲大齡、傾向本地就業的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或是穩就業的重要一環;而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創新高下,如何爲其提供有效的就業創業支持、緩解結構性失業和“慢就業”或是穩就業面臨的挑战之一。作爲吸納就業的重要補充,新型靈活就業可能是2024年穩就業的重要抓手之一。

風險提示

1.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海外形勢變化對出口拖累加大、地產超預期走弱等。

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債務壓制、項目質量等拖累政策落地,資金滯留金融體系等。


注:本文來自國金證券2023年12月28日發布的《穩就業,現狀與挑战》,分析師:趙偉S1130521120002;侯倩楠



標題:2024年穩就業可能面臨哪些挑战?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65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