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4分鐘,這次10分鐘。

搭載“人類希望”的馬斯克星艦,一次比一次飛得遠,但還是炸了。

當地時間11月18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於德克薩斯州進行第二次“星艦”火箭無人試飛的飛行測試。

雖然結果以“失敗”告終,但相較於第一次的試飛,這次的進步非常大,也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SpaceX直播,星艦在起飛後接近3分鐘時,一級火箭與飛船成功分離(熱分離),星艦飛船成功點火隨後搭載33個猛禽發動機的火箭發生意外爆炸。不過星艦飛船又繼續飛行了接近5分鐘,直播畫面顯示飛船數據突然停滯。

隨後,SpaceX公司證實,在一級火箭達到工作時序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任務控制中心與火箭失去聯系,被迫啓動自毀系統。

但總體來看,相較於今年4月的嘗試,這一次飛行仍是“成功”的。

SpaceX 質量工程經理Kate Tice表示,盡管確實第二級助推器和星艦都發生了“快速,意料之外的解體”,但是今天的試飛仍然是很成功的。SpaceX也在X平台發文稱:

“祝賀SpaceX團隊在星艦的第二次綜合飛行測試中取得令人興奮的成就!星艦成功地在超重型助推器的33台猛禽引擎的動力下升空,並順利完成了一、二級分離。”
“通過這樣的測試,成功來自於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今天的測試將幫助我們提高 Starship 的可靠性,以幫助SpaceX實現“讓人類成爲跨星球生命體”的愿景。”

隨後,馬斯克也向團隊表達祝賀。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也證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艦”火箭系統從得克薩斯州發射時發生事故,異常情況導致飛行器失聯。目前,暫無人員傷亡或公共財產損失報告。

此前11月15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SpaceX星艦的第二次試飛。SpaceX同日宣布,計劃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發射“星艦”。

但馬斯克隨後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表示,由於需要更換飛行控制硬件,“星艦”火箭的試飛被推遲一天至18日21時發射。

按原本計劃,飛船將從得克薩斯州發射,與助推器分離後繞地球飛行,並在升空約1.5小時後降落在夏威夷海岸附近的太平洋區域。

對於這次的“失敗”,上個月馬斯克曾暗示,對第二次試飛 " 不要把期望定得太高 "。

" 這枚火箭有無數種失敗的可能性,我們並不會太期待成功。別把發射台炸了就好。"

據悉,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是迄今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總高度約120米,直徑約9米。

火箭由兩部分組成,底部是“超級重型”助推器,高約69米,配備33台“猛禽”發動機;頂部是飛船,高約50米,可重復利用。

SpaceX表示,“星艦”能夠將多達150噸的有效載荷運送到近地軌道——這個運載能力是目前大多數火箭的五到十倍。

如果星艦能夠定期安全地發射,就像SpaceX的小型獵鷹火箭系列近年來所做的那樣,它可以大大降低將科學實驗設備和天文台送入太空的成本。

今年的4月20日,SpaceX公司的星艦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發射升空試驗,不過在升空後約4分鐘後,火箭在空中解體爆炸。

彼時SpaceX稱,由於數台幾台發動機出現故障,損失高度並开始旋轉,隨後觸發飛船預設的自毀程序。馬斯克當時對爆炸回應稱:

“在一次令人興奮的‘星艦’測試發射後,祝賀SpaceX團隊!爲幾個月後的下一次測試發射學到了很多東西。

時隔半年,雖然又炸了,但馬斯克的SpaceX又成功向前邁了一步。

因爲失敗乃成功之母,馬斯克越挫越勇。

SpaceX 估計將會對地這一次的發射迅速總結經驗教訓,然後進行下一次的發射嘗試。因爲按照規劃,2024 年SpaceX還會進行多輪 " 星艦 " 發射任務。

另一方面給到SpaceX 的壓力是:如果不加快速度,將影響美國無法按時載人登月。

據悉,美國宇航局(NASA)已選擇 " 星艦 " 作爲搭載美國航天員重返月球的交通工具,有望助力美國 2025 年實現 " 阿耳忒彌斯 3 號 " 載人登月計劃。

今年8月,美國宇航局(NASA)官員表示,如果關鍵系統研發進度跟不上,“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劃最終可能不包括航天員登陸月球這一環節。

美國宇航局探索系統开發任務部官員稱,如果SpaceX公司开發的載人月球着陸系統(即登月版“星艦”)等關鍵裝備沒有及時到位的話,“我們可能最終執行一次(與計劃)不同的任務”。

美國政府2019年宣布“阿耳忒彌斯”新登月計劃,目前已完成“阿耳忒彌斯1號”繞月飛行任務。美國宇航局計劃明年11月實施“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



標題:“星艦”又炸了!馬斯克百折不撓的太空夢背後,都隱藏哪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33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