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今年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單元开票,再度帶動了影迷群體的狂歡。

一切,似乎都沒有多少變化。

從數據來看,購票用戶性別上女性佔比65%,男性佔比35%,與上屆基本持平;年齡分布上,20-24歲和25-29歲的觀衆各佔29%, 30-34歲佔18%,位居各年齡段前三,只有輕微增減;城市分布上,北京本地影迷佔比70.7%,比上屆增加2.7%。

但變化雖然不大,其實還是存在的。比如去年的異地影迷增加了3%,今年則是北京影迷增加;20-24、25-29歲去年的佔比分別爲31%、30%,今年微弱下降。

雖然都是邊緣遞減,但考慮到北京電影節的購票受衆一般爲深度影迷或電影發燒友,本身的基本盤其實非常穩定,這種變化或許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如今市場的某種趨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文化消費促進行動首次面向北影節开展惠民促消費活動,發放500萬元觀影補貼,享受限時特惠、購票立減、影片專區等惠民活動。這種舉措顯然有意放大居民觀影熱情,在理解北影節市場時,還需參考這一因素。

展开全文

今年开售兩小時战報的出票TOP10中,《愛在黎明破曉前》以5場3183張票的成績拔得頭籌,其他上榜的包括《愛在日落黃昏時》、《無恥混蛋》、《西北偏北》4K、《天空的另一面》4K、《巴黎夏日》、《七宗罪》IMAX4K、《平克·弗洛伊德:龐貝古城現場錄音紀錄片》IMAX4K、《帝國的毀滅》4K、《千禧曼波》4K等。

從片單來看,依然以經典修復電影和知名佳作爲主,符合對電影節受衆的預期。但也需要看到,或許也受到今年沒有全新修復版名作、國內首映類作品的刺激,今年的二級市場不算活躍。

大部分觀衆是基於實際需求進行換票,在二手交易軟件上,熱門場次票價也比較克制,再未出現前兩年的天價票。

只有在大觀樓播放的京劇電影《霸王別姬》,被黃牛誤以爲是金棕櫚經典國片搶購不少,並試圖將原價10元影票炒上數百,鬧出今年一大烏龍。

而除此之外,今年北影節的整體售票情況來看,國內的核心影迷群體,基本盤正在出現一定的流失。這或許與近年來電影市場愈發疲軟,部分深度影迷已經不再保持觀影習慣有關。

尤其是今年北影節進一步擴大場外活動佔比,除了常規的大師班、論壇等活動,還特別推出“票根經濟”活動,4月18日至5月5日期間,覆蓋郎園Station、東郎、萬象匯、賽特+等多個場地,憑借電影節嘉賓證和北影節展映票根,都可以享受到優惠。

考慮到目前的市場,還存在今年普遍降價、消費補貼等措施的刺激;而伴隨着核心受衆消費更加謹慎,能夠帶動的文旅市場消費也會比較有限。

這部分受衆或許數量有限,但他們也代表着市場最活躍、最穩定的部分消費者,而電影行業該如何留住這些用戶,不能只靠一次電影節。



標題:觀察|北影節多片售罄、500萬補貼促降價背後,影迷市場現在如何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1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